有位讀者問:差不多一樣優秀的兩個孩子,一個上了重點初中,一個上了普通初中,普通初中的孩子就一定會比重點初中的孩子差嗎?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這事其實還真的很難説!
主要還在於個人,孩子的心理素質,努力程度,有沒有上進心為主。家長給孩子最重要的品質應該是勝不驕敗不餒吧。
前兩天上過熱搜的一個孩子,姜明宇,只有15歲,高考成績667分,生活的現狀是父母離異,爺爺奶奶帶大,家境貧寒。
但是姜明宇似乎從小就是為學習而生的,天生學神型,5歲時就跳級到2年級,喜歡看科研書,喜歡搞化學研究,家裏一堆瓶瓶罐罐,都是他做化學的儀器,但是大部分都是人家送的,只有少部分是爺爺給他買的。
從採訪時,姜明宇的狀態看,他開朗又低調,並不願意張揚,即便是667分,也並不是很滿意;而從他的家境看,不能給他提供任何可幫助的資源,但是姜明宇一個特點,自律,就這樣一個特點讓他即使處於最不利的環境了,也能為自己贏得尊重和一切。
這個孩子可以説是典型的什麼都沒有型,但是隻要有一顆自律上進的心,就一切都風雨無阻!
就我自己而言,上的是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因為那時候沒有那麼多選擇,平時成績還好,但是考試時發揮一般,進了普通高中,但是最後高考時我的成績比重點高中分數都高,我那時候也算是自律的一族。
再來看看上重點高中的孩子:
前兩天一個朋友和我聊,説起她的一個同事,她是高中老師,當時她同事的兒子上的重點高中,優秀的孩子特別多,壓力特別大,後來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死活不肯去上學了,在家休學了一年,家長也不敢過於逼他。
直到後來,轉到普通高中,重新有了自信心,才重新考取的大學。
但是,這些案例並不是説上重點初中了反而不好,普通初中的反而好,而是説,能上重點初中當然是重點初中好,學風更好,孩子們也比着學;不能上重點初中的,也不要太氣餒,自己要爭氣。即便別的孩子不學了,放棄了,自己也要有一定之規,一定要讓孩子建立這種習慣。
這不僅是上學時應該養成的好習慣,以後走上社會也是有幫助的。
所以説,上普通初中和重點初中,以後的差別主要在於孩子自身的自律精神以及父母是不是能給予孩子最有力的支持。
努力吧,每位學子們!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温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