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的過程中,病逝於五丈原。這個無比聰明的男人,拼盡了他最後的力氣,終於還是沒有讓北伐獲得成功,帶着無盡的遺憾,永遠地離開了。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難道他不知道,面對人口和資源數倍於己的曹魏,北伐是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嗎?筆者認為,他一定是知道的。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到死都在堅持北伐呢?
三國時代,蜀漢和東吳作為南方的割據政權,和佔據北方中原之地的曹魏相比,在發展潛力上不是一個量級的。關於蜀魏的人口土地的對比,想必大家已經看過很多了,總之是差距懸殊,這個客觀事實誰都沒有辦法否認,蜀漢的人口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還不到。
蜀漢之所以能夠和曹魏鼎足而立,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北方還沒有完全從戰亂中恢復過來,畢竟所謂的天下大亂,主要就是北方中原一帶的戰亂,像荊州、益州這些地方是相對和平的。所以,一旦讓佔據北方的曹魏緩過勁來,獲得一段平穩發展的時間,那麼人口可能就遠不止蜀漢的四倍而已了,到時候哪怕就是整個南方聯合起來,恐怕都不是北方的對手。
所以,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掌舵人,他面臨的情況是——拼後期發展就是慢性死亡,益州再怎麼充分發展,其潛力都無法和北方相提並論。“王業不偏安”,聰明如諸葛亮,他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知道自己沒得選,只有讓曹魏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阻礙其發展,讓蜀漢獲得哪怕一絲一毫的機會。
那麼可能大家還會有疑問,蜀漢的北伐難道不會把自己拖垮嗎?畢竟戰爭可是勞民傷財啊,對曹魏都是消耗,何況於家小業小的蜀漢呢?實際的情況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諸葛亮發動北伐,曹魏的消耗要比蜀漢大得多。
當時曹魏需要同時面對兩個方向的軍事威脅,西線的蜀漢,東線的東吳。在西線這邊,其實是蜀漢強而曹魏弱,因為進攻的一方基本都是蜀漢(在諸葛亮還活着的時候)。所以,北伐對於蜀漢來説,並不會傷筋動骨,因為司馬懿沒有能力吃掉諸葛亮的軍隊。而且,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大後方穩定,又握有關中之地,只需要供應漢中向秦嶺一路的補給就好,因此在後勤方面相當“經濟實惠”。
那麼曹魏那邊呢,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只能動員中央軍去防守。因為在第一次北伐中,邊防軍隊控制下的三郡皆反,朝野震驚,那是血的教訓。而大規模調動中央軍隊,戰線極長,成本極大,更不用説還要提防東線的東吳了。所以,諸葛亮的北伐完全能達到勞其師、疲其國的效果。
曹魏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壓力究竟有多大?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魏明帝曹睿,在諸葛亮死之前,一直是個勤儉節約、勵精圖治的明君。然而,在諸葛亮死後,整個人就變了,鋪張浪費,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為什麼?是曹睿善變嗎?其實是局勢變了。因為諸葛亮的北伐,讓曹睿一直繃着一根弦,軍費開支一直壓力很大,西線一直吃緊,對於鋪張浪費,他是既沒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膽子。而諸葛亮一死,西線頓時就鬆了,曹睿繃着的那根弦也鬆了,自然就開始享受生活了。
諸葛亮的北伐,除了讓曹魏不得安心恢復、勞師疲國之外,還有更多可以預見的利益。下面筆者來推演北伐的幾種情況——
第一,通過多次北伐給曹魏施加壓力,在軍事上是不是提供了東吳伐魏的條件呢?如果二者陷入大規模戰爭,得利的漁翁就是蜀漢了。這是諸葛亮設想中的“天下有變”,是蜀漢唯一的機會。
第二,如果吳魏兩國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那麼北伐給魏國帶來的壓力,是不是給了司馬懿勒索魏明帝曹睿的資本,以此討要更多軍費和資源呢?有沒有可能司馬家的勢力慢慢做大做強,漸漸分裂魏國?然後,蜀漢就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
第三,如果上面兩種情況都沒有出現,那北伐有沒有可能讓蜀漢獲得一些土地呢?或者讓曹魏損兵折將呢?事實證明,諸葛亮的北伐確實得到了一些土地(武都和陰平),而且也讓曹魏損失了張郃這樣的大將。
以上是諸葛亮北伐的對外戰略意義,下面説説北伐對內有什麼政治意義。
蜀漢政權是劉備建立的,一直是以漢室正統自居,是漢朝延續,與曹賊不兩立。那麼,北伐正是證明蜀漢正統的最有力方式,而且還是打壓蜀漢內部益州派的最好辦法。因為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對於益州來説都是外來户,而益州的本土世家大族憑什麼要在他們手底下幹活呢?為什麼不給曹魏這個更大的老闆幹活呢?所以諸葛亮只有不斷地北伐來確立蜀漢政權的正統與合法性。而且,提出北伐的口號,相當於找到了一個大家共同的目標,無論是益州派還是荊州派,都要為這個目標而服務,也就轉移了內部矛盾。
最後,筆者相信,北伐是諸葛亮政治理想的實現手段。他的理想是什麼呢?匡扶漢室,克復中原,作為一個無雙國士,諸葛亮一直都沒有放棄過這個理想,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儘管這個理想是如此的不現實,儘管面對的敵人實力數倍於自己,但那又怎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總而言之,對於北伐,諸葛亮的堅持是非常有意義的,絕不是窮兵黷武,一來可以拖垮曹魏的發展,二來可以鞏固蜀漢的統治。最後,這也是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