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學者:古印度文明實際上是中國建立的,跟現代印度關係不大
正如那句話所説的\"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死亡的歷史會復活,過去的歷史會變成現在,這都是由於生命的發展要求它們的緣故。\"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有它發展的過程及形成的原因。今天的生活是由無數個過去所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一定的發展。在世界上就有這樣一個遙遠的國度,它的建立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深遠,它的國度文明也是眾多學術界人士常年研究的對象,作為人類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它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古印度長河的文明進程公元前1800年至前600年間,此時的印度處在吠陀時代,並且已經出現了前期和後期時代,公元前1000年,後期部落逐步分解為瓦爾納社會。公元前600年瓦爾納制度的確立將原本的古印度文明制度進行了轉化,之後便出現歷史上有名的孔雀王朝。到5世紀中葉,啞噠人自由中亞侵入印度,6世紀初,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已被啞噠人所佔領,這使得原本的居民生活得到大規模破壞。公元前528年,北印度各王公聯手剿滅啞噠人,但在這之後,印度內部的各小邦開始紛紛獨立,一時間整個印度又陷入分裂的混戰之中。公元前570年,曾引以為傲的笈多王朝退出了歷史的舞台。1529年,巴布爾統一北印度,莫卧兒帝國進入鼎盛時代。帝國的疆域空前擴大,超過了歷史上其他王朝。在古印度文明發展的長河中,對於文明的建立及歸屬絕大部分人都是認同由印度完成的,但後來卻一位女學者的出現打破這一説法。學者提出的中國建設論並且整個印度河流域文明都屬於中國人創造的,很可能是當時中國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地帶,這跟現代印度的學術説法並不一致。其實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學者對古印度文明進行深入的挖掘探索,在一代又一代人經過10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古印度文明由中國人建設而成的這一歷史事實也被越來越多學者所贊同。由此,米爾卡丹妮在論文中呼籲兩國的學術人士正視並尊重歷史事實,如果雙方都認同這一觀點,那麼這將是一件巨大的舉措。米爾卡丹妮大膽的推測引起了一些專家的質疑,可仔細梳理歷史來看,米爾卡丹妮的提出並不是空穴來風。古印度的發展經歷過很多個時期,在此期間有一批又一批的外族人踏入這片古老的土地,公元12至13世紀時,中國部分沿海地區的人們開始進入印度的阿薩姆地區以及印度東北部的最少7個邦鎮內。他們的生習性也與中國人十分相近,無論是上到農耕還是下到穿着,充分可以體現了中國古代華夏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文化遺傳。僅僅是這一説法並不能獲得專家的認可,米爾卡丹妮還提出了另一種證據。在後人對古印度文明的考古挖掘中曾出土過一批文物,米爾卡丹妮便把目標放在了這裏米爾卡丹妮在查閲中國甲骨文的歷史後發現,中國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年代距今大約有3000多年,而古印度文明出土的印章文字大約距今5000---3700年左右,根據這一記錄,米爾卡丹妮大膽認為中國的甲骨文應該是從古印度河文明地區傳播過去的。但這一説法並沒有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或反駁,那麼古印度文明的文字究竟是不是甲骨文的前身呢,目前也成為了一個謎團,或許只有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問題只得由後世的後世來解答了。世界歷史永存的光輝印記縱觀整個古印度文明流域來看,它不僅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更重要的是所創造出的一項又一項貢獻,無論是在自然文學還是人文文學,這些都進一步推動了古印度文明的向前發展。除此之外古印度文明時期的商業貿易往來也是異常繁榮,有大量進口的外來物資,也有對外出口的本地貨物,在後來出土的大量從出土的各種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和各類精緻的銅器中看來中,當時的古印度人已經完全掌握各類手工加工技術。後世對於古印度的大量挖掘中所呈現的各種記載中,充分證明了它與伊朗、緬甸、中國和阿富汗等地都有貿易往來。無論是在什麼方面的記載,都已説明當時的古印度文明達到一個頂峯的狀態,無論這是否與中國有關,古印度文明作為一項藝術,時至今日它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閃光永不失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