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如何緩解當下嚴重的教育焦慮
某種程度上,今天已經進入一個全球教育焦慮的時代。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社會,課外輔導由來已久。韓國和日本中小學生課外補習參與率普遍超過60%。20 世紀 90 年代起,前蘇聯國家和東歐國家的課外輔導也開始有了極大擴張。在歐洲,參加課外輔導最為突出、持續時間最長的是南歐。而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近年也有了較大增長。如美國有超過20%的高中生在大學入學考試前會參加課外補習,倫敦地區2014 年時接受課外輔導的學生已接近40%。只有在北歐,課外輔導規模仍然不大,但也在增長中。
教育焦慮席捲全球的背景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在發生重大變化。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蒂發現,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球範圍內階層流動越來越困難。這一現象引發中產階層家長的極大焦慮:按照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文化資本不可直接繼承,因此,教育的成功與否成為決定孩子前途的關鍵。
與世界相比,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的成因更為複雜。2018年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長教育綜合焦慮指數達到 67 點,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報告從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家庭關係及父母成長四個維度展開調查,發現在二線以上城市的高學歷家長中,約七成家長對孩子教育感到焦慮。其中環境變化維度下,學習成績、校園安全和手機成癮是關切事項的前三位;父母成長維度下,75%的家長對自身成長感到高度焦慮。伴隨而來,2019年《中國兒童發展報告》顯示,近80%的中小學生睡眠不達標,近70%的兒童報了課外培訓班。中國家長的嚴重教育焦慮和由此帶來的沉重課業負擔,已成為今天中國教育亟須面對的關鍵問題之一。
心理學研究解釋焦慮的產生機制:焦慮=不確定性×無力感。這個公式中存在兩個變量:你不知道的(不確定性)和你不能控制的(無力感)。你感覺越不確定,你就會感覺越無力,從而帶來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為反應,如失眠、認知障礙、失去自控力,以及一系列後續心身疾病。當前的教育焦慮主要有外在、內在和環境三個壓力源:首先是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其次是家長自身的教育失能,如對社會再分層的焦慮和社會壓力,以及自身的教育知識不足;第三,媒體和利益相關方的廣告營銷,傳播了大量錯誤的教育理念,極大地放大了這種焦慮。
目前我國教育政策層提出,轉變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解決教育領域的“兩唯”(唯分數、唯升學),推動中小學生的“雙減”(減少孩子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對教育焦慮做出系統層面的解答。這些政策的制定具有較充分的教育學依據:首先,教育史上里程碑文獻之一的《科爾曼報告》早已發現,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建立和發展自信、自尊等良好的人格,是孩子成長的最關鍵部分。其次,東京大學一項研究顯示,補習班對於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確有提升,但同時也和非認知能力發展有負相關,後者恰恰與人格的成長和未來的成功密切相關。第三,隨着教育研究的發展,21世紀以來,人們越來越傾向於不把家長和學校視為兩個單獨的要素加以割裂,而是視為整體的家校協作共同體展開建設。
應對教育焦慮的具體對策可以包括:首先,構建全面的現代教育質量治理結構,推進數據驅動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藉助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實現基於循證決策的高效課堂、“教學考評管”全過程管理和教育優質資源動態精準配置,從而優化教育供給。其次,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推進家庭教育。調節家長教育理念,從而有效識別媒介海量推送的碎片化教育議題操縱,抵禦商業營銷發起的深層心理築模和符碼控制。第三,促進孩子智力和人格發展,倡導注重過程的智慧的教育。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基於“尊重的教育”和“創造的教育”理念,從工業時代人才培養最重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轉向後工業社會人才培養最重視的學科思維和學科興趣發展,從而真正實現終身視野下教育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作者是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