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雲中蘇大,挑戰高等教育“無人區”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經典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舒適區”,當行業經過了長期的成長,運行模式穩定,往往會停留在“舒適區”而失去不斷創新的動力。所幸,每個行業也從不缺少,敢於挑戰“無人區”的先行者。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有一個觀點認為,未來會有“三所大學”,一種是有2000多年曆史存在於物理空間的大學,這也是高等教育當前的“舒適區”,第二種則是蘇州大學與華為共同創新的雲中大學,這是一種有別於物理空間,處於數字平行狀態的新大學;終極形態是“看不見的大學”,是依託物理空間大學和雲中數字大學,凝練出的精神大學。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

實際上,精神大學代表的是一種學無止境的精神世界,但從大學這個實體的角度,雲中大學所涉及的範疇,足以改變傳統高等教育的形態,創造新的模式。

雲中蘇大,就是挑戰這一“無人區”的先行者。

進入“無人區”,不是冒險而是探索

實際上,蘇州大學之所以敢於挑戰傳統高等教育的無人區,這並不是一個“冒險”,而是順應數字化時代大潮的一次新探索。

首先,要有行業數字化變革的東風。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加快了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的建設,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2018年10月,蘇州大學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此開啓了打造"數字化、鏡像化、智能化"的雲中大學之旅。

其次,要有勇於開拓的思考和精神。如熊思東所説,“蘇大人歷來醒得早、起得早”,在雲中大學理念形成之前,創造過四個第一: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創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正是這種勇於探索的精神,讓蘇州大學成為了雲中大學的第一個樣本。

第三,高校是人才密集型的領域,但卻不是技術密集型的領域。實現雲中大學的目標,就要對科技領域的“懂行人”予以足夠的信任和空間,事實證明,蘇州大學與華為邊探索邊建設,致力於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將物理空間的大學進行數字化,通過把海量的數據匯聚雲端,猶如在空中有個鏡像中的大學。同時利用最新的5G、AI、大數據技術,實現邊端管雲無縫連接,使雲中大學更加智能化、智慧化。

第四,以結果為導向,以應用為實踐。熊思東説,“兩年來,雲中大學正從構想逐漸變為現實,重點建設了數據平台、運營中心、數據中心、聯創中心、360智慧教室等12大項目,加快推進學校向數字校園、便利校園和智能校園轉型。”

在雲中蘇大的建設過程中,作為雲中蘇大的“合夥人”,華為為蘇州大學進行了全方位的頂層設計,具體包括明確“雲中蘇大”願景,在“雲中蘇大”一期建設中,華為已經幫助蘇州大學構建起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應用系統,具體包括迎新、離校、智能電錶、停車誘導、人臉識別和360智慧教室6個應用。

而去年10月開始,雲中蘇大進入到第二期建設,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聯創中心建設、數據打通工程、學生陪伴系統、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等多個方面。我們也將期待一個真正的雲中大學。

找到“懂行人”,走出“無人區”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也意味着我們將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高等教育也面臨着解構和重塑。同時,2020年又是教育現代化全新的開局之年,和新基建的元年,教育信息化正在邁向深水區,走向更深層次的教育數字化轉型。

如年初的新冠肺炎期間,為了響應中央“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線上授課成為了一種常態,也進一步加速了大學的信息化進程。這其實,恰好驗證了雲中大學的意義,在全球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蘇州大學沒有耽誤一門課,沒有缺一個學分,沒有對課程進行任何縮水,這也加深了蘇州大學對“雲中蘇大”建設的迫切感。

但大學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面前並沒有先天的優勢,亟待填平認知鴻溝,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找到“懂行人”走向共同創新,共同走出“無人區”。

如何做教育行業的懂行人?華為要躬身入局,從教育角度去思考,數字技術如何與“樹德育人、人才培養”的教育核心相契合;專注於教育行業,針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行業關鍵業務場景,與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户提供完善的數字化轉型方案。

為此,華為結合頂層設計和教育息壤數字平台的核心能力,幫助學校從數字化基礎設施底座、數據與能力中心以及教育服務三個方面進行數字化轉型。華為搭建了“WeLink+3智慧應用(一網通辦、IOC、智慧教室)+教育息壤數字平台”的建設智慧校園方案框架,基於華為雲WeLink搭建智慧校園應用門户、基於IOC搭建校園智慧大腦、基於雲邊端建設智慧教室,讓智慧校園方案更立體,幫助學校實現更高效的管理,為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作為華為全新發布的息壤數字平台,其寓意源自《山海經》,原意指一種能自生長,永不減耗的土壤。華為想借神話故事,寓意打造教育行業的堤壩、黑土地,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行業數字平台,通過軟硬件平台+技術+合作伙伴的生態,抵禦各種技術上的洪水猛獸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

“雲中蘇大”創造了中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多項第一:建成首個高校數據中台、第一個試點 5G+VR 手術示教教室、第一個實際部署人臉報到應用、產生第一個“雲中蘇大”原住民、第一個在高校現場成功孵化雲中教室,同時,創立首個在高校實際註冊的雲中大學聯創中心。的確堪稱是未來大學的典範。

未來思考

讓“無人區”變成“有人區”

走出“無人區”之後,未來就是一片新的開闊地,雲中蘇大作為高校數字化的典範,它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事實上,能夠將雲中大學的模式,由蘇州大學拓展到更多的高校,這才是模式的成功之處。

讓“無人區”變成“有人區”,先行者的身份,就成為了“開拓者”,這也是雲中蘇大的真正意義。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簡單,只有關注到那些並不容易被關注到的“不平凡”,才能夠領悟,如何成為一所云中大學。

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

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張惠展

我們可以從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張惠展,所展示的一些細節當中,找到應有的答案。

例如在教學領域,華為首次應用5G+VR+Welink技術,打造了一間360教室,顛覆了傳統醫學人才培養前期和後期的培養流程,將手術室搬到了課堂,讓大一年級學生第一時間結合案例、結合問題進行沉浸式學習,實現了手術室、教室、辦公室的3室聯動,觸發了一場”“課堂革命”。

這個故事顯然展現了技術與場景結合的完美狀態,技術融合是華為的長處,而蘇州大學則提供了技術落地的場景,並幫助華為催生了360教室的解決方案,這又是典型的場景驅動,形成了鮮活的協同創新。

再比如雲中蘇大IOC的選址,選在了1589年建成,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文物文星閣當中,這表達了雲中蘇大的建設,並不僅止於眼下,更是面向未來。如熊思東所説,“以前參觀學校,看老三樣:圖書館、校史館和博物館,我希望今後要看新三樣:IOC、聯創中心、服務大廳。”正是這種積極的態度,讓雲中蘇大成為了雲中大學的樣板。

而從建設的總體框架上,張惠展表示,“雲中蘇大一直在圍繞‘1+2+4’這7大方向在投入,其中包括1個教育息壤數字平台,2個基礎網絡,4個重點工程為IOC、統一門户、IDC和360教室,分別服務於管理、服務、基礎設施和教學,這7大工程,共同組成了雲中蘇大的核心框架。這一套已經成型的方法論,很值得其他高校借鑑。

最後,1+1+N的模式,則是雲中大學建設的關鍵。因為雲中大學探索的是大學的未來形態,沒有一家公司,一個企業具備端到端的能力,華為就算是具有邊端管雲的能力,業務軟件能力也是欠缺,所以華為一直再呼喚“懂行人”的加入,做到端到端快速集成方案。

我們説,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雲中蘇大之所以能夠建成雲中大學的樣板,能夠成為數字化大學的典範。對轉型的堅定、對創新的渴求、對科技力量的遵從、對合作夥伴的信任、對未來方向的把握,缺一不可。當“無人區”成為“有人區”,雲中蘇大隻會留下一個背影,去探索更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