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十五年的科研“接力”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經典

本報記者 卞 曄 實習生 朱凌菲

“這是一份特殊的榮譽,既是激勵,也是責任。”日前,得知東華理工大學鈾資源勘查與開發教師團隊獲評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後,該團隊帶頭人、東華理工大學校長孫佔學説。從風華正茂的小夥兒,到兩鬢斑白的團隊帶頭人,孫佔學的身上,折射出了這支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25年的奮鬥與追求。

採鈾科研“接力跑”

作為核工業的“糧食”,鈾是國家戰略資源。但鈾輻射強、開採難度大,易污染地下水。作為中國核工業的第一所高校,東華理工大學從組建起,使命就與採鈾緊密相連。鈾資源勘查與開發教師團隊,便建立於上世紀90年代。

“當時,我們的老校長李學禮教授利用節省下的一點科研經費,建起了這支團隊,為的就是更好地服務國家對核能開發的戰略需求。”説起團隊的起點和初心,孫佔學對本科時期的老師李學禮記憶猶新。

1995年,在老師的召喚下,從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的孫佔學放棄北京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母校,成為東華理工大學第一位取得博士學位的老師,並於1997年幫助李學禮組建起團隊。4年後,他從老師手中接過團隊帶頭人的“接力棒”,開始科研“接力跑”。

2005至2007年,團隊承擔了學校首個國家核能開發項目,成員在新疆戈壁荒灘住鐵皮房和地窩子,克服酷暑嚴寒和沙塵暴的侵襲,夜以繼日地開展試驗,成功研發出淡化少試劑地浸採鈾新工藝,盤活了曾被視為“呆礦”的大量寶貴鈾資源。近年來,該團隊研發鈾礦生物溶浸採鈾新技術,建立全球首個浸鈾菌種庫。

然而這樣的團隊,是淡泊名利的。“這個研究領域,由於保密原因,很難發論文。”團隊成員周仲魁的一句話,道出了不易。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初心,他們從未動搖。

在孫佔學的帶領下,團隊聚焦鈾礦勘查與綠色開採,堅定“做就要做出個樣兒來”的信念,常年堅持野外一線工作,不斷優化開採工藝。團隊成員、孫佔學的學生周義朋教授紮根新疆15載,把實驗室建在戈壁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主持建成我國唯一工業化應用的微生物地浸採鈾工藝系統,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從最初的6人,到如今的22人,團隊的發展變化歷程,詮釋了何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李學禮上世紀60年代從蘇聯留學歸國,主動要求分配到撫州,在核地學領域白手起家,成為水文地球化學學科的開拓者和資深專家;85歲的史維浚身體患病仍堅守實驗室,指導學生、撰寫報告,親力親為……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團隊22人中19人是黨員,其中不少是師徒。很多人放棄外地優厚的待遇,回到學校。除科研平台的吸引之外,一代代教師對學生的傾囊相授,是重要原因。

孫佔學如今雖身為校長,但一直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不論工作多忙,始終堅守三尺講台。受其影響,團隊中的教授全都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授課,每學年平均課時達250學時,副教授每學年平均課時達340學時;15人先後擔任輔導員、班主任等貼近學生的職務。“孫老師既是我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成長的引路人,他讓我懂得最美的青春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所需聯繫起來。”學生丁蘭芳説。

團隊組建以來,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15人、博士研究生29人;指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與創新創業項目28項,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成果轉化16項;出版《水文地球化學》《江西相山鈾礦地質實習教程》等特色教材8部。

近年來,團隊依託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在校平台,利用三維地質調查技術,新探明鈾礦近萬噸、鉬礦近4萬噸、磷礦近800萬噸,創造潛在經濟價值200多億元;微生物浸鈾技術在江西、新疆、廣東等多地應用,實現了低品位鈾資源綠色高效開採;研發的“工程地質災害精細探測技術”助力我省應對特大洪澇災害,為行業與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