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公子扶蘇秦始皇長子嬴姓,趙氏,名扶蘇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應為趙扶蘇因其母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公子,公子扶蘇,聽了覺得如沐春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詩經.國風.鄭風》
説起扶蘇,必然會想到秦始皇,想到秦始皇必然會提起焚書坑儒事件,恰巧焚書坑儒又是導致扶蘇和秦始皇關係惡化的導火索。
當扶蘇在九原軍營中得知道經朝會議決,秦皇即將下詔坑殺涉案的四百餘名儒生時,立即決定速回咸陽勸諫
雖經蒙恬勸阻扶蘇還是回了咸陽。扶蘇在秦皇生病發怒時私自回
贏政皇帝見面很狠摑了兒子一個耳光,“一口鮮血猛然噴濺而出”。此時秦皇贏已經生病。看到自己不懂事的兒子不詔自回,恨鐵不成鋼,不懂為政之道,不懂謀略之道,他作出坑儒的決定,是想聽聽朝野反響。又看到統率30萬大軍的蒙恬也一起回來,假若你是秦始皇做何感想,不言自明。他打了兒子,同時又下了詔書,説:“扶蘇不明不察大局,固執己見而攪擾國政,殊為迂闊!今授扶蘇九原監軍之職,當即離國就任,不奉詔不得還國!
這邊是扶蘇被迫出咸陽的主要原因。
此事件不久,始皇帝帶着胡亥,趙高,李斯等人巡遊去了,巡遊途中突然駕崩了。然後就有了,扶蘇被迫自殺的故事流傳。
以扶蘇之能難道看不出聖旨是假的嗎,起碼也要回去問一下吧。如此才合理。如果扶蘇不自盡的話,他起兵的理由就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秦始皇死了,趙高李斯和胡亥篡位,偽造秦始皇的遺詔。只要扶蘇可以讓北疆長城軍相信這一點,那麼就可以直接經上郡南下進攻咸陽,只要拿下咸陽,控制住關中這個基本盤,趙高胡亥等人就完蛋。
那為什麼扶蘇要自殺呢?
第一,名不正。何為名不正,就是秦始皇還沒立太子。秦始皇巡遊在外,並沒有立太子。下賜死詔書之時,遺詔已經被趙高李斯篡改。立胡亥為太子。賜死詔書中便説“日夜怨望不得罷歸為太子”,雖然這樣的罪名可能並不屬實,在當時不論他自己還是大臣,都認為他應該是太子的人選。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説立胡亥為太子,那賜死他為新太子清除障礙的邏輯還是合理的。第二,賜死詔書的權威性。始皇死後,玉璽等均在趙高手中,而李斯作為作為左丞相參與其中。可以説這樣的詔書具有很大的權威性。第三,不敢於違抗。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在戰國後期,秦國的法令森嚴。荀子言秦國的百姓,“勇於上陣殺敵而怯於私鬥”(見商鞅變法),可見人們心中極度敬畏法理。違抗聖旨等同造反。
第四,沒得選。即使不自殺,扶蘇所面臨的選擇也不過兩個。一是像蒙恬所説的再請旨。那再請旨又怎樣呢?賜死的詔書讓扶蘇和蒙恬一起死。扶蘇死後,蒙恬沒有自殺,而是跟着作為囚犯進咸陽了。此時胡亥太子名已正,再合法發喪即位,扶蘇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即使暫時不死,也會死於非命。另一個是不自殺也不請旨,公開反抗。扶蘇心裏根本沒有這個思想,扶蘇的性格。史記中關於這一段的記載是説扶蘇因為性格“仁”,故而不願意違抗,
從某種意義上,扶蘇自殺幾乎是必然的,因為他就缺乏拒絕這種詔令的能力
皇帝與太子天然的矛盾,一方面希望太子能成為棟樑之才,另一方面又怕他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石虎連立兩個太子,兩個太子都是一心要殺他,嚇得他最後就立了十歲的石世當太子,因為這個兒子年齡小,估計威脅不了他
唐太宗的太子一度聯絡眾多黨徒,想玩武裝政變,結果讓唐太宗廢了。
康熙的太子,更把康熙皇帝折騰的焦頭溢額,最後也讓康熙廢了
皇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幾乎是無可避免
因為皇帝希望自己一息尚存,就可以永遠大權在握:問題是,太子卻顯然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接班。
大臣們,不敢和太子走得太近。也不能不搭理他。總之進退兩難。某種層面上説。大臣們支持誰,誰就有可能發動政變。
從這層面上看,秦始皇猜忌長子扶蘇,那就是必然的
秦始過於迷信中央集積的威力,所以對於整個皇族的力量。一直採取壓制的
態度,所以長子扶蘇,面對趙高李斯的算計,缺乏反抗力,趙高、李斯顯然認為,扶蘇就沒有拒絕這種詔令的力量。
因為從普遍意義上,人如果有機會反抗,誰也不會乖乖去死的
表面上,扶蘇是死於趙高、李斯二人之手,其實扶蘇是死在秦始皇的直屬班底手中
如果沒有秦始皇的直屬班底達成默契,趙高、李斯不要説做別的了。就是想封鎖秦始皇死亡的消息,也是難之又難的!
大活人好幾天在車裏不出來,招人疑,車駕旁,又放一堆臭魚爛蝦的。招人疑,經不起推敲。
實力差不多的人,誰殺誰也很容易。因為殺人容易,想擺平相關的事,就難了。
單憑趙高、李斯兩個人的力量,殺掉扶蘇,並不是難的無法想象的事情。
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大佬支持趙高、李斯。單憑趙高、李斯的力量,想擺平這件事的後果就難的無法想象了,
因為扶蘇死後,眾多大佬打出“趙高李斯篡改遺詔,殺害太子扶蘇”的旗號,趙高、李斯就涼涼了
現實中的政治鬥爭,那是無數人蔘與的鬥爭。誰能讓最多的人站在自己身後,誰才有機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究竟秦始皇的秘詔、遺詔到底説了些什麼,誰也不知道,一切解釋權就在趙高、李斯手裏,剩下的事,就看大家願不願意承認了,如果大家願意承認,它就是真的;反之它就是假的,更主要的還在於,它是真的又怎麼樣?是假的又怎麼樣?
誰能給予各位大佬更多的利益,誰就可以在這場鬥爭中勝出。
秦始皇死後胡亥承了皇位,胡亥的哥哥、姐姐們,都被趙高、李斯屠殺殆盡了,
只留下一個最年幼的胡亥,成了帝國的新皇帝。
從某種意義上,秦始皇死後,帝國分為三大利益集團
1第一強大的利益集團,秦始皇的直屬班底。
以趙高、李斯為代表人物。基於他們的共同利益,就是擁立一個弱勢的皇子繼承皇位。因為只有弱勢皇子繼位,他們的既得利益才會得到保持
2第二強大的利益集團,就是扶蘇的擁戴者,
他們以蒙恬為代表人物。基於他們的共同利益。他們自然希望扶蘇繼承皇位;
4第三強大的利益集團。就是皇族。
始皇帝的二十多個子女為代表人物,而基於他們的共同利益,誰繼位,沒有明顯的好處,也沒有明顯的壞處。
這種博弈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扶蘇的擁戴者,淘汰出局了。
皇族利益集團,也很快出局了。
這種結果,就是贏氏皇族,就再也不是什麼舉足輕重的力量。
弱勢皇位維承人取得勝利。對帝國、對元老重臣的利益,是不是種幸事呢?這是無法確定的。就李斯而言,扶蘇繼位自己的利益肯定得不到保障。胡亥繼位至少從眼前看,它顯然是符合李斯利益的。
鼠目寸光,皇帝弱,國家必然衰敗。國家都沒了,你的利益從何而來呢。所以只顧眼前,必有大患。
從以前幾點看扶蘇已經陷入了死局中,唯有留下仁德千古頌!
從扶蘇自殺故事中我們可以獲得什麼經驗教訓呢。就拿婚姻舉例,一段婚姻可以長久美滿的取決於,以下幾點
1男方的經濟實力
2女方的經濟實力
3男方父母的家庭背景
4女方父母的家庭背景
若是男強女弱,男方容易出軌。加之女方家庭再一般。女方很難生活的如意。反之男方也很難生活的如意。
現在就是門當户對才能彼此珍惜,那些妄想找個大款,找個富家女的想法,還是不要有了。實力不一樣,你們很難和諧愉快的相處。
若是我説的對的,你姑且聽之,若是我説的不錯,您就嘲笑我一番可好!
原創不易,懇請留情,若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