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之 陳霸先
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著名將軍,他的字是子云,據考證他的出生地在今天江蘇宜興。他跟隨蕭衍做隨從的時候,蕭衍還只是刺史,起初他只做的是一些參謀之類的官職,直到他四十歲的時候才獨自帶領軍隊打仗。陳慶之雖然是有名的武將,但他的武功卻是很平常的,連普通軍士用的弓,他都拉不開,更不用説騎馬射箭了。但他足智多謀,善於謀劃,而且治軍有方,所以才能帶領只有七千人的白袍軍多次打敗上萬乃至幾十萬的軍隊。
陳霸先畫像
陳慶之一生立下了卓著的功勳,幫助梁武帝建立了梁朝,也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當然最出名的就是他曾以7000兵力打敗10萬大軍,攻取了北魏都城洛陽。他也被人民稱為南朝第一戰神。
當然説到南北朝,説到陳慶之,我們不免回想起另一個姓陳的著名人物,那就是陳霸先。陳霸先是南朝陳的的第一位皇帝,字興國。上面我們不是説到了陳慶之和南朝梁嗎,陳霸先正是廢了南梁敬帝,才當上皇帝建立陳朝的。陳霸先和陳慶之一樣,也是出身比較低微,他年幼的時候一邊打漁維持生計一邊讀兵書練習武藝。相傳他興趣愛好非常廣泛,而且為人大度,志向遠大不拘泥於小事。
起初陳霸先是在蕭映手下幹事的,收到賞識後,讓他擔任了廣州刺史。後來他又因為多次在平定叛亂時立下戰功,官職步步高昇,最後他平定侯景叛亂,大敗王僧辯,廢掉梁敬帝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陳。陳霸先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多次用兵穩固了國家政權,保障了百姓的生活,總之,陳霸先算的上一位非常賢明的君主。同時他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從廣州崛起的皇帝。
陳慶之 梅長蘇
看過《琅琊榜》這部電視劇的人,想必對梅長蘇這個形象崇拜的五體投地吧,他有蕭何張良般的政治才能,周瑜孔明般的神機妙算,更兼樂毅韓信般的軍事才能,可謂是個天才。有人認為梅長蘇的原型是南朝時期的第一戰神陳慶之,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陳慶之和梅長蘇這兩個人物,以及他們到底有何相似之處。
《琅琊榜》梅長蘇劇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南朝名將陳慶之,陳慶之效力於南朝梁國,當時的皇帝是梁武帝蕭衍。陳慶之不是因為他的勇武才這麼出名的,他身體虛弱是個文雅儒將,自己本身不善於騎射,但他治軍有方,善於謀略。在當時多次以少勝多,僅僅用七千白袍軍,就打敗了北魏許多將領,在他北伐過程中,多次以這7000部隊打垮敵方上萬大軍,攻取了敵人三十多座城池,成就了不敗神話。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琅琊榜》中的梅長蘇,梅長蘇是當時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盟主,他也被稱為“江左梅郎”,在江湖上名聲非常之大,人們都認為,梅長蘇具有挽救乾坤的能力,誰要是得到梅郎的輔佐就可以統一天下。他先是幫助靖王謀取到了皇位,當然這裏的靖王就是後來的梁武帝,之後梅長蘇拖着自己羸弱的身體,掛帥出征,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平定了北部邊疆,他自己也與世長辭了。
在電視劇中,梅長蘇所處的時代正是南北朝時期,自己效力的皇帝也是南朝的梁武帝,而他也是謀略和軍事能力都非常出眾。説到這裏我們不難發現,梅長蘇和歷史上的陳慶之是多麼的吻合,才能幾乎相對等,經歷也十分相似,所以電視劇中的梅長蘇的原型是陳慶之的説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陳慶之戰績可信嗎
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雖然在這個時候名族融合進程加快,文化也不斷髮展,但戰亂不斷,人們也飽受其害。俗話説亂世出英雄,在南北朝時期當然也不例外,出了很多有名的帝王和軍事將領,比如南梁的梁武帝和他手下的常勝將軍陳慶之。
陳慶之雕像
陳慶之的戰績自不必細説,給人們映像最深的莫過於他只帶領七千白袍軍就多次打敗數倍甚至十幾倍於己的敵人,在冷兵器時代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於是有人便提出了疑問:陳慶之額戰績可信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疑團吧。
首先讓我們來大致看一下,陳慶之幾次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陳慶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領兵的渦陽,他僅僅用了兩千人馬就打敗了北魏宗室元延明的兩萬軍隊。接着是他率軍北伐時在睢陽,用七千白袍軍打敗了丘大千的七萬守軍。還有就是他在滎陽被圍時,僅僅用了三千精騎就打敗了元天穆等率領的20萬大軍,另外就是元天穆、李叔仁等率軍攻下大梁之後,陳慶之反攻的時候,他再次帶領七千白袍軍,前後作戰四十多次,一鼓作氣攻下三十二座城池。
從上面的戰績我們不難看出,陳慶之都是以少勝多,而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當然這些事蹟都是有史料記載的,可以肯定是確有其事,不是編纂來的,陳慶之也的確有這些戰績。那麼他的戰績完全是真的了?當然他也是個凡人,只不過是一些必然因素存在才致使他成就了一個有一個神話。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些必然因素,首先是內因,梁武帝作為梁國的皇帝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這也保證了陳慶之的成功。第二是陳慶之善於謀劃,可謂足智多謀,而且治軍嚴明,這樣的將軍帶領軍隊才可能打勝仗。其次是外因,那就是當時北魏已經到了沒落時期,可以説是強弩之末了,政治腐敗軍隊無組織無紀律,戰鬥力當然是非常弱的,所以在面對陳慶之白袍軍那樣強大的軍隊時,自然十不如一。真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得陳慶之屢次成就神話。
陳慶之是哪個朝代的武將
我們常用“常勝將軍”來形容軍事將領很會打仗,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我們最熟知的常勝將軍就有:秦朝白起,西漢霍去病,三國蜀將趙雲、明朝徐達等等,當然還有白袍將軍陳慶之。那麼這個陳慶之到底是哪個朝代的武將呢?
馬背上的陳慶之
首先我們來看看陳慶之的生卒年代,這樣根據年份就可以知道他是哪個朝代的了。根據歷史記載陳慶之出生於公元484年,死於公元539年,一查資料就明白了,這個時期正是南北朝時期,在公元484年還是北魏孝文帝時期,在那個時期北魏實行官員俸祿制度,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北魏逐漸衰落,南梁等國家崛起。陳慶之正是一直跟隨南梁武帝蕭衍的,起初他一直都是乾的參謀之類的文職,最後才慢慢獨自掌兵成為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武將的。
其次我們也可以從陳慶之的戰役中得知他生活的朝代。天監元年也就是公元502年,蕭衍登上皇帝位,派陳慶之率領2000人護送蕭綜到徐州去。公元526年,陳慶之在渦陽大敗魏軍,在北伐洛陽時,率領七千人大敗丘大千的7萬守城軍隊。當然還有許多,從這些著名戰役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陳慶之是出生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效力於南梁,中年才帶兵打仗,成為一代名將的。所以陳慶之是南朝梁國的武將。
陳慶之生逢亂世,雖然不善武功,沒人過人的勇力,但他憑藉着自己的足智多謀,善於謀劃,加之治軍嚴明,打敗了許多強大的敵人,戰功赫赫,也為南梁的統治立下了不朽功勳。
陳慶之 胡文化
中國人歷來推崇各代的常勝將軍,這些人有的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有的則是傳説或者演義裏塑造的形象,但人們總是對他們心生愛慕,茶餘飯後也不忘談談他們的事蹟。比如秦朝戰神白起、漢武帝時期的冠軍侯霍去病、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趙雲趙子龍、《隋唐演義》裏的少保羅成、還有一位就是南朝時期的武威將軍兼戰神陳慶之。
胡人騎射圖
説到陳慶之的輝煌戰績,或許大家並不陌生,但有人説他比較推崇“胡文化”,有人説他不是漢族人,是大將軍而且戰無不勝嗎?怎麼會推崇胡文化呢?就讓我們看看這其中的原因吧。
在南北朝時期,雖然各個朝代年代不盡相同,但基本都是依據長江而分南北的。北朝的那些國家的軍隊擅長陸戰,精於弓馬騎射,所以軍隊大多都是騎兵。而南朝則不然,由於多江河湖塘,且雨水較多,所以一般的士兵都善於水戰,水戰只用駕船,而不用騎馬。所以這些國家大多都是步兵。
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多為少數名族統治,也就是所謂的胡人。而陳慶之去北伐,當然是要先渡過大江才能同北魏等國的軍隊作戰了,這下就出問題了,南朝的步兵到了陸地上作戰,這並非自己的長處。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步兵要戰勝騎兵那是非常艱難的,騎兵居高臨下,而且速度快,這是步兵所不能比的。
所以,陳慶之是看到了別人的長處以及自己的短處,這才想要學習北方軍隊善於騎射的本領。所以陳慶之作為南梁的將領推崇胡文化,實則是推崇胡人善於騎射的風氣和作戰技巧,並想讓自己的軍隊也學習這種風氣,使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更加強悍。
陳慶之真厲害嗎
經常會有人談論在中國古代誰是最會打仗的將軍,有人可能想到秦朝戰神白起,有人説是西漢冠軍侯霍去病,還有人認為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今天我們説一位將軍,他可能比這些人都會打仗,他雖然不擅長武功,射箭不能穿紙,騎馬也不是他的長處,但他卻善於謀劃,治軍嚴明,創造了歷史上多個以少勝多的戰役。説到這裏大家想必猜出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南朝戰神陳慶之。那麼他真的像人們所説的那樣,很厲害嗎?
白袍將軍陳慶之
當然我們從他的戰績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厲害了,首先,他在徐州渦陽僅僅用2000人的軍隊就擊潰了北魏宗室元延明的2萬大軍,接着在滎陽,陳慶之也是用7000白袍軍就打敗了守將丘大千的7萬大軍。之後還是帶着着7000人馬,一路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直取北魏都城洛陽。在後來滎陽被敵人十幾萬大軍圍困,陳慶之背城接戰,僅率3000精鋭就把敵人打的丟盔棄甲。還有就是元天穆帶領軍隊反撲圍困洛陽,陳慶之又是帶領極少數的兵馬,收復大梁,洛陽之圍也就順勢而解了。東魏的侯景率7萬人攻打楚州,梁武帝派人增援只有不到一萬人兵馬的陳慶之,沒想到援軍還沒到,陳慶之就已經打敗侯景了。總之陳慶之一生打過上百次戰鬥,都沒有失敗過,而且基本上都是面對敵人數倍甚至十倍於己的劣勢下取勝的。如果説這樣的陳慶之不厲害,那麼還有誰比他用兵更厲害呢?
當然也存在另一種説法,那就是:陳慶之雖然人數少,但都是精兵猛將,而且軍紀嚴明。北魏則處於腐敗墮落時期,軍隊戰鬥力非常差,所以陳慶之才能屢次以少勝多,認為陳慶之戰績輝煌的背後是有原因的,存在一定的水分。
當然厲害與不厲害都是人們主觀意志判斷的,每個人標準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自然結論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厲害與否是因人而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