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如果人們需要帶很多錢出門的話是很不方便的,所以當時的人們尤其是做生意的需要大筆金錢交易的人,就需要有一個異地存取款機構,於是在商業發達的山西地區就誕生中國的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兑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日升昌票號。日升昌是中國第一家票號,從清朝道光初年成立到歇業,前後歷經一百多年,分號遍及全國,業務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地,以“匯通天下”而著名。
雷履泰與他創建的日升昌
日升昌票號是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由平遙西達蒲村的李大全投資和雷履泰共同創立的。雷履泰是山西平遙細窯村人,十六歲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在家裏邊親戚的幫助下到平遙城裏當學徒做生意。
雷履泰天生就對數字比較敏感,當時他在平遙城內北門頭拐角的一家賭場,找了一份看寶盆的工作。在古代,賭場也叫“押寶”,所以賭局也叫“寶局”,看寶盆就是大家經常看影視中賭場裏面有負責搖色子的人,也有押完大小之後負責報色子點數的人,看寶盆就是負責報色子點數的。
雷履泰當看寶盆的把式期間,從來沒有報錯過點數,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色子數字相加,但是也要反應快,眼力好,心算也得快。也許是天生對數字比較敏感,所以後來雷履泰有了開一間票號的想法。
當時平遙城裏有很多做生意的經常去賭場裏邊賭錢,這一天,西域城染料鋪的二少爺李大全在賭場裏邊閒逛的時候就看中了雷履泰,覺得這個小夥子很厲害,色子剛一落地馬上就報出來點數了,又快又準,所以就想把雷履泰招過來當夥計。
雷履泰覺得自己在賭場裏邊也沒什麼前途,跟着做生意的大掌櫃幹,肯定比在賭場裏邊幹好,所以就跟着李大全來到了染料鋪當學徒。
説是當學徒學做生意,其實算是半個下人,端茶倒水,打掃衞生這些雜貨一樣也少不了。雷履泰很機靈,也很有眼力見,很快就受到了李大全的賞識,提拔他為正式的學徒。
當學徒期間,雷履泰發現很多南來北往的商人到山西買當地的黨蔘,正巧掌櫃的要到南方進貨,於是就帶上了雷履泰一起去。
雷履泰覺得很多南方人到山西花高價買黨蔘是個機會,於是他就用自己攢的一點錢在當地低價收購了一批了黨蔘,跟着掌櫃的到了南方。到了南方之後,雷履泰帶過去的黨蔘非常受歡迎,這一趟讓雷履泰一下賺了十八兩銀子,相當於他兩年的工資。
回到平遙之後,雷履泰並沒有把這十八兩銀子留下,而是把賣黨蔘的是跟掌櫃的説了,並對掌櫃的説這些錢是跟着掌櫃的出公差賺來的,應該交給掌櫃的。
後來掌櫃的就把這件事跟二東家李大全説了,李大全聽後,對雷履泰更加另眼相看了。後來再到南方出差的時候,李大全就讓雷履泰用公款採購五百斤黨蔘,到了南方後賣出去的錢給雷履泰一成。
慢慢的雷履泰在西域成染料鋪越做越好,後來李大全委任雷履泰為漢口分號執事,再後來又調其到京都分號領班。
就在雷履泰經商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做生意的時候要經常攜帶大量的銀子,這一路上運輸很麻煩,而且安全也是很大的問題。
有一次雷履泰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一件事,二東家李大全有一個在天津做生意的朋友,想帶着銀子到北京來,但是嫌運輸麻煩,於是就跟東家説想把銀子存到西域成的天津分號這邊,然後再由二東家寫一個收款的證明,然後再拿着證明到北京分號取錢,因為錢實際上進了西域成的賬,而自己也省了運輸銀子。
李大全覺得這麼做也行,順手幫自己朋友的忙而已,反正錢也是進了自己的賬,在哪都一樣。
雷履泰知道這件事後,覺得這是一件方便商人的好事,同時也是一個能賺錢的商機。如果能夠把這個業務開展起來,讓更多的做生意的人到他這裏匯兑銀子,一是可以給這些異地做買賣的人提供方便,二是可以從中賺取一些收益收一些手續費。
於是雷履泰就產生了開票號的想法,並把自己的想法跟二東家李大全説了。李大全聽了雷履泰的想法後,覺得這件事可行,於是給雷履泰出了三十萬兩銀子作為本錢。雷履泰拿到李大全的三十萬兩銀子後,於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匯兑業務的票號——日升昌。
嚴謹的制度與誠信經營的理念
雷履泰當上日升昌的掌櫃之後,在經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就是銀子各地銀子成色不一樣的問題。在古代,銀子是由官府冶煉的,各個地區銀子提煉的純度有高有低,所以雷履泰為了匯兑公平,根據各地區銀子成色的不同制定了換算的公式,有點類似於現在各個國家貨幣換算的匯率。
其次就是票據的防偽技術,如果票據的偽造的,那麼票號的損失就會很大。在防偽技術很發達的現代都有很多仿造的很像的假幣,更不要説在技術沒有那麼先進的古代,然而日升昌從成立到結束經營一百多年時間裏,沒有發生過一次偽造票據冒取銀子的事情,這其中靠的就是獨特的防偽技巧。
這種獨特的防偽技巧就是設置密碼,比如票據上的日期裏邊一年的十二個月用“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代替,每個月多少號也有相應的字代替,只有本票號的人才知道密碼。
日升昌能夠經營百餘年除了有嚴謹的制度之外,還秉承着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
清朝末年,有一天平遙城內一位沿街討飯的寡婦老太太拿着一張五千兩銀子的日升昌張家口分號匯票,到日升昌總號提取銀兩。
掌櫃的一看,票據的簽發時間已經有三十多年了,詢問過後才知道,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張家口經商做皮貨生意,回家的過程中得病身亡。屍體運回家裏,妻子悲痛萬分,此後家庭也開始敗落。後來老太太拿起丈夫留下的一件夾襖,從衣角摸到一張日升昌匯票,於是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兑取現銀。掌櫃的問清了匯票來歷後,認真查閲了數十年的賬簿後,如數兑付了現銀。
雷履泰晚年的時候,身體不太好,於是當時日升昌的二掌櫃毛鴻翽想東家李大全建議,讓雷履泰放權回家養病。
毛鴻翽藉此機會把持了日升昌的權力,等到雷履泰回來的時候已經指揮不動了。於是雷履泰一氣之下封上日升昌的所有分號,把分號的掌櫃都叫回來了,並且對李大全説既然您不用我了,那我就把這些年我發展的分號裏的人都收回來。
李大全無奈之下又把雷履泰叫回來了,結果毛鴻翽認為自己能力不在雷履泰之下,於是就從日升昌辭職,在日升昌隔壁開了一家蔚泰厚票號跟日升昌對着幹。
後來雷履泰的日升昌與毛鴻翽的蔚泰厚在生意上互相鬥來鬥去,而這種生意上的競爭,也讓票號內部不斷髮展和完善,生意也越做越大。
匯通天下
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英兩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中除了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和協商關税這些內容之外,還要賠款兩千一百萬兩銀元,相當於一千四百七十萬兩左右銀子。
當時大清的財政收入支付這些賠款還不是很困難,賠款數量按照各個地區分配不同的數額,然後再由各地再統一運到上海的通商口岸。
然而各個地區籌集完銀子之後,怎麼運到上海又成了問題,因為當時大清的社會環境很不穩定,長途運輸銀兩很不安全。於是很多官府選擇把錢放到當地的日升昌票號,然後再由日升昌匯到上海,最後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銀子就聚集到了上海。
道光皇帝知道銀子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通過日升昌的匯兑業務從全國各地平安運到了上海後,感嘆道日升昌不僅能匯通一地,簡直是匯通天下。自此之後,“匯通天下”成了日升昌的一塊金字招牌。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