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直到臨死才突然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蓋

“手中羽扇動天關,頭上綸巾微岸......一雙銅鏈掛腰間,文武雙全師範。”這是《水滸傳》對梁山軍師吳用的一段描寫,提起“羽扇綸巾”這4個字,大家腦海裏應該已經浮現出一個足智多謀的形象,不得不説施耐庵很懂刻畫人物外表。

但奇怪的是,施耐庵在文中明明説吳用很聰明,是梁山的“全勝軍師”,卻非給他安了個“吳用”的名字,看起來好像很矛盾。最初吳用這個形象出現的時候叫吳加亮,後來改吳學究,到了施耐庵這徹底變吳用。

《水滸傳》是名著,也是一部虛構情節很多的古典小説。情節是假的,但反映出來的一些理念,必定是作者仔細設計的。就拿梁山108將最後的結局來説,武松殘廢,林沖病死,宋江自盡,還拉上了李逵,吳用花榮墳前自縊,盧俊義上了奸臣當,失足落水而死......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水滸傳》都是一場悲劇,而所謂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麼造成好漢們悲劇的人是誰呢?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宋江,如果把梁山比作職場,宋江就是大贏家,晁蓋是個被擠下去的倒黴蛋。

名著讀起來有意思,一方面原因就在於可以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宋江做了梁山管理者,但他投資失敗,導致兄弟們也跟着賠,只不過賠的是命。在熱血少年看來這是義氣,是過命的交情,但多年後再讀《水滸》,就能發現宋江與吳用都不簡單,義氣對他們而言也是武器。

招安這項投資是宋江堅持、吳用促成的,盧俊義在這件事裏沒啥存在感,晁蓋更不用説,早早死了,攔不住。很多人會説招安是梁山好漢唯一出路,但換個思維想想,招安這一情節的設計,其實可以説是施耐庵的無奈,他一個古人,怎麼敢把好漢們的反叛寫成功?

真要那樣的話,《水滸傳》可能在古代被禁得特別徹底,流傳不到今天。梁山108將的行動是一體的,宋江寫了“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但他骨子裏還是沒有黃巢叛逆,他用義氣凝聚了眾兄弟,然後把自己的理想安在眾兄弟身上,要兄弟跟他一起去玩命。

武松反對,李逵反對,都沒用。吳用一直站在宋江身邊,堅定支持他。值得一提的是,吳用在宋江墓前自縊時解釋了下原因:“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皆賴兄之德......兄弟無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

其實從現實角度來看,吳用自縊應該不止感念宋江這一點原因,還有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吳用是梁山軍師,宋江走了,盧俊義走了,下一個能指揮梁山剩餘兄弟的只有他,而且之前梁山調兵,哪次不是吳用安排的?

有趣的是,宋江出戰,吳用就像個小尾巴每戰必跟,除非宋江刻意把他丟給盧俊義,偏偏晁天王夜打曾頭市,吳用不跟了。吳用安排這些實在駕輕就熟,朝中奸臣既然解決了宋江盧俊義,接着對付吳用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

第二,吳用或許也考慮到了,宋江拉李逵死,為的是絕了剩餘兄弟的心思;既然吳用一直追隨宋江,他自然按照宋江的思維走,他選擇自盡,某種程度上也是打消剩餘兄弟的想法,羣龍無首的情況下,梁山好漢們橫不起來。

第三,吳用站在宋江墓前的那一刻就想通了,梁山實際上的老大,這艘船的掌舵者,不是宋江更不是早死的晁蓋,而是他自己。吳用是元老,是首先跟着晁蓋上山的人,是梁山大事小事的安排者,是站在梁山泊主身後出謀劃策的軍師,是梁山走向招安的促成者。

要説晁蓋被宋江取代吳用一點心思都沒動,恐怕很難讓人相信。施耐庵寫得很委婉,只在一些細節處點出了異常,不管晁蓋打曾頭市那次是故意不帶上吳用,還是吳用沒想着去,總之吳用在宋江上山後改變陣營是真的。

晁蓋死了,宋江坐上頭把交椅,但他做的那些事,沒有吳用的幫襯根本難以完成——像如何排兵佈陣打跑朝廷官兵、如何利用李師師完成招安、如何安撫眾兄弟,吳用都已經替宋江想好了。

最後看到眾兄弟的下場,看到宋江的墓,吳用心裏的感受絕不是感懷宋江託夢的義氣那麼簡單。也許有後悔,也許有愧疚,也許有無力,又或許吳用根本就不想也不敢再面對剩餘的兄弟們,宋江都倒在了毒酒下,無用的吳用還能做些什麼挽回局面呢?悲劇是一點點積累原因的,不是某個時刻腦子發熱造成的。吳用的悲劇,也是整個梁山的悲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7 字。

轉載請註明: 吳用直到臨死才突然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