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生,太難了!
他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他們被迫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寒假,最考驗人性的網課。
他們復課遙遙無期,焦灼惶恐。
他們高考延期,半喜半憂。
他們見證了歷史,也要去創造自己的歷史。
“一路風雨兼程磨礪意志,百日苦樂同享鑄就輝煌。”
高考的倒計時,終於歸零。
12年學海沉浮,如今必須要給出一個交代。
01成功沒有僥倖,有的只是滴水穿石的堅持提起衡水中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逆天的清華北大錄取率。
一座小城學校,沒有獨立出眾的優勢,卻屢屢創造高考奇蹟。
一位教授曾説過:
成就學霸的秘訣,不是上帝有沒有給你一些過人的天賦,而是你是否擁有不停止學習的意識。
疫情期間,衡水中學作息時間表曝光。
從早上5點20起牀到晚上10點睡覺,從網課到自習再到自我檢測,每一分鐘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沒有人逼,全靠自覺。
沒有抱怨,只爭朝夕。
復課後,衡水中學的學生再也沒有離開過學校一步,哪怕是高考當天,父母也只能在校門口與孩子“心靈感應”。
百日衝刺,他們到底能有多拼?
從早晨睜開眼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早操集合的空隙,拿出小紙條背一背英語單詞。
課間十分鐘,沒有私事要處理,基本沒有人捨得休息,不是埋頭苦讀就是刷題。
吃飯都是用跑的,狼吞虎嚥五分鐘,平均不超過20分鐘。
他們真的不捨得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
郝胥黎曾説過:
“誰對時間越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
要想不被時間辜負,首先你不要辜負時間。
高考沒有奇蹟,衡水中學的牛逼也不是神話。
所有開掛的背後,都是努力到極限再逼自己一把。
曾經有人統計,衡中三年,每年用掉100多支筆,做完兩萬張卷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四圈。
一萬小時的錘鍊,是從平凡變成卓越的必要條件。
那麼,一萬小時的努力,也是一個高考生“鯉魚跳龍門”的最底限。
成功沒有僥倖,有的是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堅持。
02讀書,是孩子與命運較量的一次機會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高考》的專題紀錄片,在《毛坦廠的日與夜》中,主持人白巖松説了這麼一段話:
“無論如何我做不出任何嘲諷毛坦廠中學的事,毛坦廠中學的孩子背後,是非常卑微的家庭……沒有高考,拼得過富二代嗎?”
因此,
“拼爹拼不過,就要拼自己。”
“累死你一個,幸福你全家。”
這樣的口號,一到高考季,就像雞血一樣,縈繞在無數寒門學子的耳邊,早起打一劑,精神一整天。
他們相信,無數前人探過的路,只要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就是一片輝煌
山東冠縣的陳春秀也是其中一個。
她迫切地希望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幸的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被另一個人輕而易舉地搶走。
那個人,有錢有勢,頂替她上了大學,躺在她的血淚之上過着她夢想中的舒適生活。
而落榜的陳春秀,背上行李,南下打工,一去就是16年。
讀書是與命運較量的唯一機會。
搶走了機會,也就意味着搶走了另一種人生。
同樣出身寒門的康輝,比陳春秀幸運多了。
康輝高考那年,考了北廣第一名,卻怎麼也等不來北廣的錄取通知書。
他的父親打電話給北廣招生處,對方竟然説:
沒有收到康輝的成績單。
着急的康父,四處奔走打聽。
原來,康輝的競爭對手裏有一個是當地教育局領導的女兒。
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勝出,當地教育局的領導,強行扣留了康輝的成績單。
不甘認命的康父,帶上證據,直上北京。
北廣派人查證,最終錄取了康輝,自此才有了央視主持人燦爛的人生。
世界從來都是二八法則,20%的人佔有了80%的資源。
上大學和不上大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沒有父親的奔走,康輝的人生必定被改寫。
如果沒有考上北廣,康輝也永遠無法圓自己的主持夢。
不讀書,寒門子弟真的鬥不過命運。
03孩子,最怕你後悔當初不曾拼盡全力“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説明我在一項挑戰裏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桀驁如韓寒,一身功與名,也未能填補當年退學的遺憾。
那個只不過讀了幾本批判教育的書,瀟灑交了白卷的徐孟男,更是悔不當初。
沒有文憑和學歷的他,帶着再多的叛逆,也只能沿襲一個農家少年粗糲而辛苦的人生。
不停地輾轉於工廠和車間,幹各種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組裝廣告箱,製造井蓋,生產衞浴品……
他想換個好點的工作,因為沒有學歷,被屢屢拒之門外。
直到工廠上班上夠了,他才終於想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時隔10年,29歲的徐孟男帶着10年的悔恨再戰高考。
滿分300分的卷子,他考了270分,被安徽一所大專錄取。
12年前有望考上985的他,12年後奔赴在專升本的考場。
人生就是這麼戲劇。
一念之差,一生之恨。
如今的徐孟男,要有多努力,才能追回失去的一切。
曾在《候大利刑偵筆記》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謀事到何種程度,直接決定着老天是否成全。
我不管結果,只管盡力而為。
確實!
人生最大的坦然,莫過於我傾盡了全力。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讀書雖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學習這條路,只有咬牙堅持,才不會在將來後悔。
04最不該放縱的是孩子,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徐孟南曾多次向媒體透漏:
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考零分。
然而,每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
父母缺席了的教育,終將變成悔恨的淚水。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説話和聽別人説話之前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充滿了挑戰、誘惑、迷途、和荊棘。
在他們無法辯別未來吉凶,無法掌控人生方向,更無法為當下行為負責的情況下,父母就是擋在孩子與懊悔之間的一堵牆。
不逼孩子一把,你永遠不知道孩子能有多優秀。
朗朗3歲開始從師學琴,被質疑過,也猶豫過放棄。
每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朗朗的父親一邊逼自己堅持,一邊逼兒子堅持。
無數次的破釜沉舟,重啓再來,才造就了“天才鋼琴家郎朗”。
“詩詞才女”武亦姝亦是。
她的父親下午4:30準時關機,專心陪女兒讀書、聊書、暢談古今。
武亦姝所有的“信手拈來”,都沾染着父親的汗水。
哪有什麼橫空出世的天才,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優勝劣汰是這個世界永恆的法則。
教育的根本在家庭,也是被這個世界驗證過無數次的真理。
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痛失荊州”時,才幡然醒悟:
最不該放縱的是孩子,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
沒有誰的幸運可以憑空而來。
你我是,孩子亦是。
熬得了多少苦,未來就有多少甜。
等到苦盡甘來的那一天,我們相擁而泣,舉杯慶祝時,一定會無比慶幸:
“幸好,我從未缺席。”
與君共勉!
作者:夏天,教室,新手寶媽,懷着一顆對文字敬畏的心,寫讓你我舒服的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