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直主張知恩圖報,那些經久不衰的聖人之言,歷史彌新的故事演繹,都為感恩營造出了一個巨大的舞台,我們一直認為感恩的人應該會被大家所認可,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是,歷史是殘酷複雜的,在歷史的這個舞台上,有一位恪守此道的人,卻因此付出了生命,此人就是大漢帝國的開國功臣韓信。
韓信還是一個百姓的時候,家庭貧困,因為品行不是很出眾,沒有辦法被推選為官,自身又不會那些經商之道,因此,經常去別人家蹭飯度日,導致好多人都厭惡他,不願意再接濟於他。當時的韓信沒有別的營生之道,只能到與自己有點交情的南昌亭亭長家裏,去繼續蹭飯吃。就這樣過去了幾個月,亭長的妻子也開始厭惡他了,為了把韓信趕走絞盡腦汁,她把吃飯時間提前,變更吃飯的地點,甚至連早飯都在牀上解決了。韓信按照以前的時間去蹭飯的時候,已經沒有了他的份,韓信也不是一個傻子,自然明白他們的用意,憤怒不已,直接離去。
世上還是有好心人的,因為餓韓信經常到城下釣魚來吃,在河邊還有幾位正在漂洗的大媽,其中的一位大媽在看到韓信實在是餓極了,相當可憐,把自己的飯給了韓信,一直連續幾十天。韓信內心充滿了感激,於是對那位大媽説道:“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老人家的。”但是大媽很嚴肅的對他説道:“你身為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卻連自己都無法養活,因為看你餓得實在可憐,所以才給你飯吃,難道只是希望得到你的報答嗎?”
也許是這位老大媽施恩不求報的行為,感染了韓信,又或者是老大媽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話語,刺激了韓信,十分落魄的韓信在歷史的風雲際會之中,開始了他不凡的人生旅途。
韓信一開始投靠項梁,項良去世之後就開始追隨項羽,項羽並沒有採納韓信的多次進言,鬱悶之極的韓信,感到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便去投靠了漢王劉邦。剛到漢營,韓信也並未得到劉邦的重用,但他遇到了慧眼識人的夏侯嬰和蕭何,此二人提攜於他,在與劉邦一次談話之後,韓信率兵東出陳倉,收復三秦,漂亮的打贏了這第一仗。之後,韓信更是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神話,韓信擒魏、滅趙、伐齊等,無一敗績。
屢建奇功的韓信,也犯了歷史中好多功臣良將都犯的錯誤,那就是功高蓋主,此為大忌,劉邦靠着韓信強大了自己的軍事力量,此時,也對韓信起了防備之心,甚至動了殺念。
劉邦和韓信的關係,有了一種很微妙的變化,但當事人韓信卻沒有敏鋭的嗅覺,韓信是一個沒有政治素養的人,太過天真,太堅守“知恩圖報” 的信條,正是這一信條,讓韓信在險惡的環境中走向絕路。
韓信是懂得知恩圖報的,在他衣錦還鄉的時候,對當初接濟他的老大媽和亭長,給予了不同的賞賜,甚至還給了當初讓自己承受胯下之辱的人一個官位,這在“以德報德” 的基礎之上,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是“以德報怨” 了。因此,在有人對他説劉邦有加害他的意思時,韓信的第一反應是排斥,認為是子虛烏有。韓信反駁別人的詞中,反覆出現的就是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並且優待有加:
卸磨殺驢的劉邦,在項羽烏江自刎之後,所做的第1件事就是前往韓信軍營,收回兵權,改封韓信為楚王,甚至污衊韓信造反,最終韓信被呂后找了個理由所殺害。
韓信身死,劉邦心安,不知一心想要除之而後快的劉邦,聽到他人罵韓信愚忠時會作何感想?不知道那曾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的高祖劉邦,是否還會再想起韓信?那個曾經為他出生入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