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3年至1945年的德國,摩托車手防護大衣(Kradschutzmantel)是德軍官兵身上最耀眼的軍裝之一。這款知名的防護服設計於魏瑪共和國時代,最初的穿着對象僅考慮為摩托車手和車組乘員,同時官方明令此款服裝只適用於特定人羣,且只允許在執行與摩托車相關任務時穿着,各級單位的長官都要對這項規定的執行情況負責。但很快全軍各級官兵都開始追捧這款大衣,它風靡了整個戰爭年代,尤其是很多中高級軍官非常樂於穿着這款舒適實用的軍服。
■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的德軍摩托車組成員和憲兵彩繪,德軍官方明令此款服裝只適用於特定人羣,且只允許在執行相關任務時穿着。
■德國著名的黨衞軍悍將“裝甲邁爾”登上德軍刊物封面的照片,展示的是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時期,邁爾帶領他的裝甲偵察營奇襲蘇聯城市馬裏烏波爾。圖中的邁爾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這種防水又耐磨的制服深受德軍中高級軍官的青睞。
20世紀30年代初期,隨着摩托車大量裝備德國軍隊,車組成員服裝的防寒防潮問題隨之暴露出來。摩托車手們經年累月暴露在粗糙環境之下承受風吹雨打,這是其他車輛駕駛員所不曾經歷的。摩托車傳令兵尤其是最艱苦的行當,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執行出勤任務,無論路途如何艱險都要即刻上路,長期暴露在冰風雨雪當中。所以為抵禦不良氣候的侵蝕,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最終選用橡膠材質作為服裝的表面材料。像二戰期間其他服飾裝備一樣,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在顏色、外形與基本材料方面經歷過數次改變,這些改變發生在戰前,也發生在戰時。
■現代軍迷扮演的二戰德軍摩托車憲兵,他身上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衣領部分為原野灰色,大衣的橡膠防護塗層使其表面顯現出光澤的質地,衣服的整體色調接近於暗橄欖色。
德軍在1934年的第85號全軍公報中第一次正式提到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公告中明令此種服裝只允許特定人員穿着。當年的11月12日,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正式裝備部隊,在此之前軍方專門在摩托車部隊展開過小範圍的穿着測試。
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最初裝備部隊時,設計者並未考慮在大衣上佩戴軍銜標誌。不過為對不同軍階進行區分,曾試行在上臂位置佩戴不同規格的鋁質臂飾。該臂飾呈薄圈狀,繞佩戴者左上臂一週,寬度20毫米。軍官要求並排戴兩圈臂飾,而士兵僅戴一圈,但此項佩戴要求不久就被德軍放棄。1937年起,德軍摩托車手防護大衣上被指令和普通軍服一樣佩戴肩章。
僅在1935年,大衣衣領部分的材料即經歷數次改變:起初由原野灰普通布料製作,1935年中期被原野灰專用制服材料所代替,1935年末替換成深綠色制服材料。1940年中期,衣領材料又轉換為原野灰色標準勞動衫布料,直到戰爭結束。
大衣主體部分的材料變化不大,原野灰色為主打的風格從1936年起一直延續到1945年,但也有以下例外情況:黨衞隊在1935到1937年間專門生產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為土灰色,非洲軍團在北非作戰時使用過卡其色和深土色布料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此外空軍曾採用過藍灰色的該款大衣。
■一件標準的原野灰色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原品,衣領部分採用原野灰色標準勞動衫布料,帶有肩章,表明它的生產日期是在1940年中期以後。
■兩名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的德軍傳令兵,左邊摩托的型號是NSU 501 OSL,右邊型號是DKW SB 500,這兩輛摩托均為國防軍在戰時徵召的民用車型,還保持着民用塗裝和車牌,只是前輪擋泥板上有額外塗上的白色WH字樣。兩位車手的大衣衣領為深綠色,表明其生產時期應在1935年末到1940年中期之間。
■上兩圖為現代軍迷模仿的德軍非洲軍團摩托車手扮相,身穿卡其色布料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因為北非戰場以乾燥和高温氣候為主,所以這款大衣在投放非洲戰場使用時有部分並沒有塗上厚重的橡膠防護塗層,而是一層較薄的啞光防護塗層。
■1941年12月,利比亞北部港口城市班加西郊外,一支非洲軍團的防空部隊正在風塵中休息待命。近處BMW R12座位上沉睡的兩名德軍都穿着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碰巧的是他們身上的大衣正好詮釋了兩種橡膠塗層在視覺效果上的區別:左邊士兵的大衣帶有明顯的光澤效果,而右邊士兵的大衣則是啞光效果。
■上兩圖為現代軍迷扮演的二戰德國空軍摩托車兵,他身上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為藍灰色,大衣的橡膠防護塗層為啞光質地,這也是根據戰場實際使用情況反饋而改進的結果。
為達到理想抗寒效果,設計師故意使這款大衣下襬長過大腿中部。大衣表面有厚實的橡膠塗層以抵禦潮濕,並且特別採用硫化橡膠線縫製,使兩塊前襟與一塊後襟堅韌地結合在一起。兩塊前襟彼此大範圍重疊,兩條衣襟摺疊後互成對角線,自腰際向兩肩延伸。後襟中心位置是一整塊硫化橡膠鑲料,其下便自然分開兩塊後襬。該款大衣內襯為高級透氣材料,所以絲毫不用擔心人體與外界的通氣問題。大衣衣領部分必要時可由一根橡膠繩紮緊,形成防風禦寒的高領。同時軍方還設計出一種與大衣所用的防水材料相同的褲子,同防護大衣搭配穿着。
此外,設計師在大衣後襟中部設計出諸多寬大衣褶,由臀部一直延伸到腰線,大衣下襬可以完全包裹穿着者的雙腿,再經紐扣固定即可起到褲裝作用。這些固定下襬的紐扣都統一出自專利設計,一方面使穿着者腿部更靈活,另一方面使下襬不至於攪入摩托的前輪之中,同時保護大衣不被摩托車某些部位的高温所損壞。
■1941年10月巴巴羅薩行動期間,隸屬於第4集團軍第263步兵師的一名下士摩托車傳令兵,其坐騎是一輛Zündapp K500摩托。駕駛員身穿深原野灰色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手戴配套的手套,袖口收緊,腿部扣成褲裝狀態,衣領豎立成高領以防風禦寒。他的左胸前掛着一個軍用閃光信號燈,上面有三個小按鈕,可以發出紅、藍、綠三種顏色的燈光。
■一輛Zündapp K800民用型跨鬥摩托和兩名車組成員,兩人都身穿標準的原野灰色摩托車手防護大衣,近景處之人的腿部扣成褲裝狀態。
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的外部細節比較有特色,前襟比一般大衣寬大,但每一排只有兩顆紐扣,不是一般大衣的六顆。腰部兩側各有一個接近垂直的帶蓋衣袋,用紐扣關閉,從外部可以清楚地看見口袋的橢圓形輪廓。後腰帶與一般大衣不同,加長的腰帶拉到身體右側與左襟上延伸出的一個釦眼固定,因此收放幅度較大。大衣後背還附加一層坎肩,這是一般大衣沒有的部分,使得後背位置更加堅固耐磨。另外大衣的袖口也可以用紐扣收緊,以上這些設計都是根據摩托車手特殊的任務環境而做出的。
■1943年夏季駐紮在挪威的一名德軍摩托車傳令兵,隸屬於第25裝甲師第87反坦克營營部。他身穿長大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腰部的橢圓形衣袋輪廓清晰可見。
■上圖為非洲軍團的一件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原品正反面,可以看到後腰帶的收放幅度較大,以及後背的坎肩部分。這件大衣採用深土色全棉斜紋面料,底部的褶皺表明其主人在穿着時曾長時間處於扣住腿部的狀態。
德軍官方為向摩托車駕駛員與車組成員推廣這款大衣,會同時提供若干附屬裝備,包括一副摩托車護目鏡、一件針織羊毛套頭夾克、一副加厚護腿及一副加厚手套。若按1934年德國市場標準計算,一件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再加上附屬裝備共摺合價格為70帝國馬克,以當時的物價這個價位可算不菲,在德國軍裝體系中屬於較高端的配置。
■1940年法國戰場,一輛Zündapp K500摩托從一組馬拉車隊前路過,摩托是徵用的民用車型,其Steib型跨鬥帶有明顯的運動風格。駕駛員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手套、護目鏡等全套行頭一應俱全,其面龐看起來飽經滄桑,估計年齡已不小。
■一名面相斯文的德軍摩托車兵,駕駛單缸的BMW R4摩托,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佩戴摩托車手專用手套,鋼盔上套有摩托護目鏡。
■西方某博物館中保存的二戰德軍摩托車手全副裝備原品,模特身上的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為偏藍色調的原野灰色,衣領部分為暗原野灰色,大衣後背上的坎肩已有破損。
■館藏的一件深土色摩托車手防護大衣原品,從一體色的衣領和啞光的簡易塗層,以及模特腳上的後期型短靴,都可以判斷這套裝備是屬於戰爭後期的產品。
■一款橢圓形鏡框的二戰德軍摩托車風鏡原品,戴上它之後可以很好地起到防風沙和灰塵的作用,屬於摩托車手的必備行頭。
■德意志非洲軍團士兵所裝備的一雙摩托車手專用手套,採用橄欖綠布料,虎口到大拇指之間的部分用皮質材料加強。這種專用手套和摩托車風鏡都屬於摩托車手防護大衣的配套附屬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