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學霸多”的“偏見”似乎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但這背後卻是山東教育資源競爭激烈的殘酷現實。作為十年前參加高考的山東人,我對高考的經歷仍然記憶猶新。高考的確是決定人生走向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能為接下來的很長一段路程奠定基礎,卻並非人生的全部。高考過後,依然會有其他重新選擇、再次開始的機會,比如考研,這對我來説,就是改變命運的關鍵點。
在十年前那場考試中,我未能考出理想成績,並因此與夢想大學失之交臂。第一志願東北大學未錄取,我被調劑到山東泰安一所很普通的院校。我想去復讀,但最終聽從家人建議,還是向現實“妥協”了。一來,是因為家人格外反對我復讀,二來,因我努力説服自己,在四年之後的考研中再爭取一次機會。
彼時心高氣傲的我,進入大學後,不得不面對心理落差,有大半年時間都在努力調整適應。後來我慢慢明白,學校水平只是大學生活的一個層面,而這四年豐富精彩與否,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現實。與其埋怨學校不夠好,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已經做到最好?是否利用有限資源,為自己追尋最大的價值?
我很慶幸,當時我沒有在懊惱和不甘中迷失,而是找到堅持和努力的方向,也漸漸發現本科學校具有的獨特魅力。我認真學好專業課程,將之視為大學生活一大主線,也把它當作考研方向。我有意識地全面發展興趣,發揮在文字方面的特長,拓展生活維度,增添其他可能。這些在我以後的生活中也頗有益處。我還結交了一些良師益友,他們在我從稚氣未脱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給予我諸多幫助和啓迪。
尤其是大學中養成的讀書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閲讀與思考已經融入了我的血液與靈魂。我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書籍,建立知識體系和思維框架,學會批判性思考與理性分析。對我們這些山東的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説,考研並不是大學後期幾個月的努力過程,整個大學階段的學習與努力都在逐步靠近這個夢想。
或因太過重視和緊張,我第一次考研成績並不理想,數學尤其差,直接導致我與夢寐以求的北大失之交臂。夢想經過四年洗禮,並未變得更清晰,反而再次蒙上一層薄霧。四年前的不甘再次湧上心頭,無處排解。我放棄在老家當公務員的機會,決定再考一次。不同的是,媽媽這次堅定地站出來支持我,替我頂住家裏的壓力。我知道,這是我唯一的機會。
我與媽媽達成共識,不再報考北大,因為她覺得風險過高,我有可能再次無學可上;我心裏也有些犯怯,畢竟第一次考研數學成績如此之差。於是,我決定跨考人民大學的英語翻譯研究生,這比考北大的風險小很多。想到自己英語成績一直很好,本科階段還輔修了英語第二學位,我心裏也有了更多底氣。
第二次備考,我全力以赴,把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之外的時間全都用來學習。終於,我以筆試第一的成績進入複試,並順利被人大錄取。我抓住重新選擇的機會,給了自己和家人一個交代。
相比普通高校,身在人大,我擁有了更多學習和發展上的資源和優勢。而且,北京豐富的文化環境與實踐資源,也幫助我打開了人生的新世界。在人大,優質教學資源和紮實的學術氛圍滿足了我對知識的渴求,塑造我對待學術和學習的態度。選修感興趣的課程,聽名師、名人講座,讓我迅速開闊眼界和見識。我也結識很多優秀的同學、校友和其他領域的朋友,見賢思齊,取長補短。
早在讀研期間,我就獲得了一些難得的實習機會,這是我在本科相對閉塞的環境裏,根本無法獲得乃至想象的機會。我有幸去商務部、外交部等部委實習,近距離感受在部委工作的節奏。此外,畢業季時校招的機會更多,進入名企的幾率更大。這一方面取決於個人能力,也不可否認學校的平台優勢。畢業後,我如願進入了心儀的工作單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命運,讓我的人生之路更加開闊。
人生只有一次,在關鍵時刻的選擇會影響人的一生,而考研帶給我的正是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尤其是這個努力的過程,幫我從自我懷疑的陰霾中走出來,重新找回面對生活時的自信。在今天,如果有普通高校的孩子問我,到底要不要考研,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雖然考取名校的難度較大,但只要精準定位,合理選擇,努力拼搏,一定可以實現命運的“逆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