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良將系列之鄧艾(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本期要講的人物,是三國後期最著名的將領之一,鄧艾。唐代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設廟祭祀,三國武將共有八位,其中魏國兩位,分別是張遼與鄧艾,可見鄧艾的歷史地位之高。在《三國演義》中鄧艾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讓讀者印象深刻的後期人物,驚世駭俗的偷渡陰平一舉滅蜀,成為中國歷史上經典的奇襲戰例。
本期開始,筆者就為大家介紹這位三國名將的傳奇一生。
鄧艾(197-264),字士載,荊州義陽棘陽人。所謂義陽是曹丕稱帝后從南陽郡分設的新郡,如果以出生時來算,鄧艾就是荊州南陽人。鄧姓在東漢可是大姓,東漢雲台二十八將排在首位的鄧禹就是南陽新野人,而新野與棘陽距離很近,所以鄧艾是鄧禹同族後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要説鄧艾出身名門也確實牽強,因為史料並未記載鄧艾的祖上任何信息,相反,鄧艾很小就沒了父親,跟着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清貧。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佔領荊州,把許多當地百姓強遷到豫州汝南郡。鄧艾也來到汝南,因為年紀尚小不能務農,就幫別人放牛。
《三國志·鄧艾傳》載:少孤,太祖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犢。
鄧艾應當是三國後期非常稀有的寒門名將,隨着局勢相對穩定,國家階層固化,高級將領的人選總會從某些名門大族子弟裏來挑,寒門子弟的晉升則越來越難,這是古代歷史的普遍規律。所以當一個漂泊他鄉,無依無靠的放牛娃後來成為親手終結三國時代的歷史人物,本身就足夠傳奇。
雖説鄧艾靠放牛討生活,但落魄大族與純粹的農民階層還有些不同,就是鄧艾受過教育,會識字。十二歲時鄧艾又跟隨母親遷移到潁川,路過已故大名士、太丘縣長陳寔的陵墓,看到碑文中有“文為世範,行為士則”的評語,深以為然,將這八個字視為座右銘還不夠,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鄧範,字士則”。不過巧的是同族裏原本已經有個人叫鄧範了,兩個人同名實在有些尷尬,於是很快鄧艾又把名字改回了“鄧艾,字士載”。
《三國志·鄧艾傳》載: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範,行為士則”,艾遂自名範,字士則。後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
所以要注意了,如果有人告訴你鄧艾本名叫鄧範,那就錯了,這是典型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家就叫鄧艾,想改名鄧範,很快就改回來了。
對名士風範的仰慕,對遠大人生理想的憧憬,可能是每個十幾歲少年都有的夢想。鄧艾改名又改回來,雖然顯得有些孩子氣,但後來的發展表明“文為世範,行為士則”這八個字對鄧艾有着巨大影響。有趣的是,這位享有盛名的陳寔正是筆者前不久講過的徵西將軍陳泰的曾祖父,而陳泰還做過鄧艾的上司。
因為有點文化基礎,年少的鄧艾從眾多南陽移民中被挑選出來,做了屯田都尉手下一名小吏。然而鄧艾有口吃的毛病,説話不利索,因此沒能得到重用,只是負責看守稻草堆。
做這種清閒工作收入自然不高,家中只有母親相依為命,所以也無法向其他屯田户那樣靠種田生活。有出身南陽的官吏知道鄧艾家特別貧困,好心接濟,送給鄧艾不少財物,可鄧艾年紀輕輕,心氣卻不低,還特別要面子,並不向對方道謝。鄧艾為何不感謝人家,史書倒沒有特別記載,也許是不善表達,想着以後有能力了再報答,不得而知。
可能做大事的人都比較有個性,鄧艾不願言謝,又有口吃,但命運還是讓他遇見了伯樂,只不過命運同時又跟他開了個玩笑。
建安二十三年(218)正月,許都發生針對曹操專權的叛亂,主謀為太醫令吉本(《三國演義》為吉平)、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謁者郭玄信被困在家中,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擊退叛軍後,郭玄信請求進入皇宮。原來這位郭玄信本來奉命到各地選拔人才,於是順便向嚴匡手下的司馬詢問有無人才可推薦。於是鄧艾和石苞兩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就被推薦,並護送郭玄信走了十幾里路。
言談之中郭玄信發現,這兩個小夥子不一般,聊得特別盡興,稱二人都是能夠輔佐丞相的優秀人才。為什麼不説官至丞相呢?因為丞相是曹操。
《世語》載:鄧艾少為襄城典農部民,與石苞皆年十二三。謁者陽翟郭玄信…從典農司馬求入御,以艾、苞與御,行十餘裏,與語,悦之,謂二人皆當遠至為佐相。
石苞是晉朝重要的開國功臣,官至大司馬、司徒。以後也會單獨開篇講他的故事。
為何筆者説命運讓鄧艾遇見伯樂,又開了個玩笑呢?原來,這位郭玄信雖然跟鄧艾、石苞聊得很投緣,認可兩人的才能,但推薦之事後來便沒了下文,這位郭玄信畢竟連大名都沒能留下,以至於只能以表字來稱呼,想來他的推薦可能根本沒引起注意。以至於鄧艾還是繼續看守稻草堆,而石苞則跑到鄴城當起了鐵匠。
雖説平時看守稻草堆,但戰事一開,屯田民也要幫助軍隊運糧,鄧艾作為普通的屯户之一,自然免不了這種徭役。不過與一般的農民不同,鄧艾隨軍走在高山大澤之中,總是手裏指指點點、比比劃劃,口中還唸唸有詞,嘟囔着如何行軍佈陣,何處設立軍營一類的話。身邊都是農夫屯户,自然不理解鄧艾説的話,而且看着鄧艾一本正經地發表見解,其他人只覺得鄧艾可能腦子不正常,所以經常拿他開玩笑。
又過了很久,鄧艾終於熬到典農功曹的位置。所謂功曹,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但在筆者講過的三國人物中非常罕見。原因很簡單,功曹是主官的主吏,具體鄧艾來講,便是主官典農都尉屬下的主吏。官吏雖然常作為一個名詞,但古代的官與吏其實是兩類人,官由朝廷通過法定程序選拔錄用,有朝廷發放俸祿,有品級,有國家制度賦予的權力。至於吏,是官挑選出來輔助自己的人員,工資是主官給,職責是主官定,沒有品級。簡單來説,官才是走仕途的人,吏是給官打工的人。小吏可能去看守稻草,功曹則輔助某些行政管理事務,屬於高級打工仔。
在潁川這片屯田區給屯田都尉打了二十來年工,眼看已人到中年的鄧艾,卻連仕途的門還沒摸到。這時命運再次峯迴路轉,鄧艾終於遇到真正的伯樂,司馬懿。
典農都尉要向太尉司馬懿彙報工作,因故沒有親自去洛陽,而是派鄧艾代替。鄧艾抓住了機會,言語之中讓司馬懿暗暗稱奇,發現鄧艾是個人才,於是徵辟到自己府中為掾,不久安排其做了尚書郎。
由屯田户、打工仔突然變成朝廷大臣,這種野雞變鳳凰的故事真的發生在鄧艾身上。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看人的眼光,儘管鄧艾出身貧寒且有口吃,還是破格任用,在階層相對固化的當時更加難得。
正始初年,正始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佐小皇帝曹芳的蜜月期,魏國打算廣開良田,發展農業生產,為以後與吳蜀的戰爭打好基礎。鄧艾被派往江淮一帶巡察,由於出身屯户,所以鄧艾對農耕方面非常瞭解,通過仔細的觀察,鄧艾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議。
首先加大淮北屯田力度,淮北地區雖然土地肥沃但比較缺水,為提高產量,應該多開河渠,既能引水灌溉,又能發展漕運。其次要遷移屯户,魏國的屯田起源於曹操在許昌周邊安置的黃巾軍,當時曹操地盤尚小,以許昌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運輸糧草也比較方便。但魏國早已成為大國,屯田的主要產出卻仍然依靠許都周邊,所以向東吳用兵時補給線過長。鄧艾提出把許都的屯户遷移到江淮,淮北屯兩萬人,淮南屯三萬人,這五萬人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輪休,可以保證常備四萬人種田,且遇有戰事可以立即轉成士兵。
江淮地區水源充足,比許都更加適合種植高產的水稻,所以移民既能縮短運輸距離,便於補充兵員,最關鍵的是糧食產量也比許都要高,是一舉多得的舉措。依照鄧艾估算,五萬屯户在江淮耕種六七年後,積累的糧食足夠十萬軍隊吃上五年。古代戰爭中,在雙方都不犯嚴重錯誤的前提下,拼的就是糧草消耗,誰先耗光糧草誰就得撤退,例如蜀漢歷次北伐,糧草都是最大的限制因素。所以有如此充沛的糧食儲備為後盾,魏國對吳作戰將佔據極大優勢。
鄧艾巡察完回洛陽彙報,司馬懿表示完全贊同,鄧艾提出的建議幾乎全都被施行。
《三國志·鄧艾傳》載: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在鄧艾的主持下,從許都移民到淮河兩岸的屯户們開墾稻田,興修水利,使江淮地區一派欣欣向榮,糧食多了,水害少了,為魏乃至晉的實力不斷壯大打下堅實基礎。甚至後來的“淮南三叛”能夠不斷在這一地區發生,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鄧艾給江淮地區打下的良好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