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薈秦淮」文脈巡禮 | 夫子廟泮池:目前孔廟中唯一以活水為源的泮池

揚子晚報訊(實習生 陳星宇 記者 張可)6月23日舉行的《槳聲燈影裏的“大咖故事薈”》·第二季活動中,大咖們沿着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在夜色中開啓世界文學之都的“秦淮之旅”,沿途尋訪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蹟。

“泮池”又稱“泮宮”,是位於大成門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宮之池”,它是官學的標誌。古代“諸侯不得觀四方,故缺東以南,半天子之學,故曰泮宮。”

依古禮,天子太學中央有一座學宮,稱為“辟雍”,四周環水,而諸侯之學只能南面泮水,故稱“泮宮”。又因孔子曾受封為文宣王,所以建“泮池”為其規制。《詩經·泮水》篇有:“思樂泮水,薄採其芹……”等句,意指古時士子在太學,可摘採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緣上,以示文才。有的孔廟在池畔磚壁中央嵌着“思樂泮水”的石刻,便是出自這個典故。

泮池上一般有石橋,或拱或平、或三座三洞、或單座多洞不等,被稱為泮橋。科舉考試時,學生過橋去拜孔子,稱為“入泮”。

宋代建康學府所建泮池,是今天夫子廟泮池的原型,後毀於戰火。南宋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重建,該處稱學宮,曾設縣學、府學、國學。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該處建廟,稱文宣廟,後稱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是目前各地孔府中唯一 一座以天然活水(即十里秦淮)為泮池的孔廟。“天下文樞坊”前的水池即為泮池,以秦淮河為天然池水,向內凹進構成泮池。泮池正對的紅牆即為大照壁,長110米、高10米,為全國照壁之最。泮池北有多塊青石琢成的石欄,它始建於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23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咖薈秦淮」文脈巡禮 | 夫子廟泮池:目前孔廟中唯一以活水為源的泮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