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學生改作文要把評判變成交流!懷着善意去發掘,總能發現閃光點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經典

寫作是一種表達,表達就需要對象,需要被傾聽、被看見。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去指導孩子,甚至不需要用語言表示鼓勵和理解,只要看見他的表達,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鼓勵和支持。

那麼,如何讓孩子的寫作被看見呢?那就是把評判變成交流。 孩子們寫作文,似乎寫出來就是為了被人批的——批改、批評、批判——這裏畫個圈,那裏勾條線,這裏刪一句,那裏批一段。學生拿到批改過的作文,第一眼就是看分數,分數高的再看看老師寫了什麼讚語,分數低的直接扔一邊,生怕看見“重寫”兩個字。

在這樣的氛圍中,寫作的表達功能哪裏去了?辛辛苦苦寫半天,有誰會在意孩子的表達?

魯魯小學時遇到的王彥春老師,是六年級才開始教他們語文的。我看魯魯的作文本,王老師給他的評語總是這樣開頭: “寶貝,你寫得真棒……”“寶貝,你的作文讓我看到了……”“寶貝,你的暑假過得真有意義……”“寶貝,你寫出了秋天的美……”讀着這樣的評語,我心裏暖洋洋的。我的感受尚且如此,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一聲“寶貝”,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孩子對老師的恐懼少了,對作文的親近感就會增加。上六年級以後,魯魯的作文又進步了很多,不僅是在寫作技巧上的長進,更重要的是對作文的態度變了,常常是一口氣就能寫出好幾頁,再也不抱怨無話可説。

對孩子的評價並不簡單地只是“對”與“錯”,分數可以衡量一個孩子的知識水平,卻不能概括他的精神世界。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豐富的,也是非常敏感的,他並不只需要老師的教導,還需要老師的理解和關懷,老師對他的態度哪怕只是一些細微的變化,也會在他心裏產生深刻影響。一聲“寶貝”,看起來很簡單,卻是一種思想的革命。它將作文教學由“評價”變成了“交流”。它體現了老師對自身角色的再認識,也是師生關係的一種重塑。由高高在上的訓誡到平等、和藹的交流,從蒼白呆板的套話到真實感受的流露,老師不再是機械的作業批改者,而成了一名傾聽者、欣賞者、交流者,學生寫作文也就包含了許多創作的喜悦,因為他不再是單純為了完成作業而寫,而是清楚地知道,他寫出來的東西是能被人看見、被人理解的。

作文不應該只是一項任務,而應該包含着交流!作為交流的作文,才是有意義的。

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涉及到雙方對這篇作文的看法,哪裏寫得好,哪裏寫得不好,為什麼要這樣寫,還可以怎樣寫……對一篇作文的評判不應該是單向的,老師輸出評價,學生被動接受,符合老師要求和喜好就是好作文,否則通通不合格。這樣培養出來的不是真正有理性、有情感、有力量的寫作者,而是隻會寫大話、空話、假話的人格分裂者。

我經常覺得,語文老師最好自己也寫寫日記,寫寫文章,經常發表點自己的東西(不一定是在公開刊物上,網絡也是很好的平台)。這樣經常用文字來表達,用文章與讀者進行實際的交流,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寫作”這件事,也更能體會學生寫作文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期盼別人怎樣對待自己的文章,就要把同樣的對待給予學生。這樣即使自己成不了好老師,至少也不會害學生。同樣的道理,放在父母身上也一樣。

老師要懷着善意去看待孩子的作文(父母也一樣),一篇作文再不完美,只要你懷着善意去發掘,總能夠發現一點閃光之處。哪怕僅僅只有一句話寫得好,就這一句話被老師肯定了,對孩子來説也是一件大好事,説不定從此愛上作文,盼着作文,盼着那個被發現、被肯定的時刻!即使學生的作文中確有需要指出的不足,也要懷着一種善意去指出。有了善意,自然會尊重孩子,傷害就不容易發生。譬如,魯魯小時候偶爾請我給他看作文,我會充分肯定他寫得好的地方,並且分析清楚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當然也要指出,但一定是有充分理由的,而且他可以反駁。大的問題我們通常是口頭交流,我從不用紅筆在他本子上畫,實在需要勾畫的,也只是用鉛筆輕輕畫一下。即使發現硬傷,譬如錯別字,我也並不立刻指出,而是在討論完大問題以後,把錯別字寫在小紙條上,讓他自己看一下。我不會罰他抄寫,更不會檢查他是否改了。如果下次再錯,我又再在小紙條上寫一遍。如果還會錯,當我把小紙條遞給他時,他自己都會笑起來,下次,也就沒有下次了。

“尊重”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原則,無論師生之間還是親子之間,有了真正的尊重,具體的教育方法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