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延禧攻略》給我們最大的驚喜之一,就是塑造了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這一角色。富察皇后那温柔善良到近乎完美的美好性格,以及與乾隆皇帝之間琴瑟合鳴的深厚感情,也是對真實歷史的一大還原。賢能和儉樸,是富察皇后身上難得的特質。《嘯亭雜錄》記載:“(純皇后)正位中宮,十有三載,珠翠等飾,未嘗佩戴,惟插通草織絨等花,以為修飾。又以金銀線索緝成佩囊,殊為暴殄用物,故歲時進呈純皇帝荷包,惟以鹿羔蒙毛毛戎緝為佩囊。仿諸先世關外之制,以寓不忘本之意,純皇每加敬禮。”
因為富察皇后既是元配,又賢良淑德,乾隆對她尤為敬重和喜愛,是後來的所有後妃都不能比擬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后死於東巡途中,乾隆皇帝悲痛不已,為她服縞素十二日,並親自寫了一首感人的《述悲賦》祭奠。富察皇后所做的這些,無非是希望輔佐乾隆皇帝成為一個賢明的君主,而乾隆在位的前十多年,也確實是以寬仁大度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的。而富察皇后之死,對乾隆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服喪期滿後,乾隆似乎變了一個人,從以前的仁君變成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君主,甚至為孝賢皇后之死而大開殺戒。
第一個碰上釘子的,是協辦大學士阿克敦。一般皇后崩逝,冊文由翰林院所擬。乾隆查閲滿文的冊文時,發現把漢字中的“皇妣”翻譯成了滿文的“先太后”,認為這是對富察皇后的大不敬。阿克敦作為掌院學士,自然逃不了干係。但只因這一個錯字,乾隆就大發雷霆,竟下令將阿克敦革職並斬監侯。雖然乾隆這把刀高高舉起,最後又輕輕放下,沒有真的殺了阿克敦,但其雷霆之怒,已不像往日那個馭下寬厚的君主。許多官員以為,阿克敦的遭遇只是一個例外,但沒想到這只是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
不斷有人因富察皇后之死而受到牽連。因為乾隆自登基以來就以寬仁治國,十多年來,官員們逐漸出現了慵懶疲憊的現象,於是乾隆藉着富察皇后的喪禮,不斷借題發揮懲處官員。比如在皇后的初祭禮當中,乾隆就以“光祿寺所備餑餑桌張,俱不潔淨鮮明”為由,將光祿寺卿、少卿、署丞等人統統降職,並且明令不準用以前的加級紀錄抵消。另外承辦皇后喪儀的工部、禮部等部院,均被乾隆以各種理由找茬,結果這些部門的官吏全部都倒了黴,分別受到了革職或降級的處分。
比前面這些人更慘的,是有一些官員竟因為剃頭而獲罪,甚至賠上了性命。在清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即國喪期間,百官百姓在百日之內不能剃頭,來表示他們內心的悲痛。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前,這條規定雖然有,但沒有被很認真地執行,所以有些外地的地方官並沒有遵守這個規定。
但富察皇后之死,乾隆卻拿着這個規矩大做文章,説“本朝定製,遇有國恤,百日以內,均不剃頭。倘違例私犯,祖制立即處斬。”結果有山東沂州營都司姜興漢、奉天錦州府知府金文淳、佐領李斯琦、江南總河周學健等,均因百日內剃頭被問罪,統統判了斬監侯。從此以後人心惴惴,再也沒有官吏敢輕視乾隆的龍威了。
乾隆因富察皇后之死性情大變,固然有為皇后之死而悲憤的情緒在裏面,但懲治官員,更多的是為了立威,震懾那些已經不怎麼把他的話當回事的官員。所以劇中的台詞説,乾隆首先是一位君主,其次才是丈夫,這才是乾隆大開殺戒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