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提起狀元的兒子,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帶學霸光環的考試能手。

但明代王陽明卻似乎是個另類,學堂裏淘氣的是他,跑到深山道觀與人徹夜談養生術的也是他,唯有科舉屢敗屢戰,氣得他的狀元父親幾乎懷疑人生。

都説虎父無犬子,作為狀元之子的王陽明,為何會在成長過程中,滿心想着與學習無關的事,以致與父親發生如此激烈的碰撞呢?

這一切,還得從王陽明13歲那年説起。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01娶妻諸氏

1485年,王陽明的母親去世了。

驟逢母逝,王陽明一下子沉默了許多。什麼科舉入仕,什麼讀書做聖賢,通通被王陽明拋之腦後,此時王陽明唯一感興趣的,便是弄清生死之事的奧秘。

不過,王陽明對生死的研究尚未取得成果,王華已急得去跟家族中的長輩倒苦水:“王陽明這孩子,最近迷上了研究生死,我看他性情都和從前不一樣了,這可如何是好?”

一位族中長輩説:“陽明少年人心性,又遇到了母親過世,難免一時走不出來。我看不如早點給這孩子許門親事,也好讓他收收心。”

王華一聽,忍不住讚道:“正是此理!”

王陽明的婚事就這麼提上了日程,狀元家選兒媳婦,自然絲毫馬虎不得。女方的家世相貌,人品操守,全都是有着嚴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

饒是如此,王陽明家的門檻,還是險些讓媒人們踏破了。這下可苦了王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訓讓王華成為了各路媒人的重點公關對象,王陽明這個當事人反倒在一邊優哉遊哉地看起了熱鬧。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再苦再難,兒子的婚事還是要千挑萬選的。最後,王華挑得眼都花了,終於選定了江西布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為王陽明的妻子。

消息傳出,舉世皆驚。要知道諸養和家中雖然殷實,但他的官職不過相當於廳級幹部,而王華卻是朝中重臣,皇帝眼中的紅人。這樣的婚姻,在極其看重門當户對的古代,不免透着一絲不和諧。

世人眼中不和諧的婚事,落在現實中,就是充斥在王華耳畔持久不息的議論:“狀元的兒子為何會娶諸家的女兒?王華是不是昏頭了?”

其實,王華選擇諸家,還真不是一時昏頭。當初王華還不是狀元的時候,諸養和就已經步入官場了。不過,那時候的諸養和,非但沒有嫌棄王華是個白丁,反而因為欽佩王華的人品學識,主動跟王華交上了朋友。

即是好友,自然免不了串門聊天。有一次,諸養和像往常一樣到王華家來玩,兩人飲酒聊天,不一會便都帶了幾分醉意。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恰好此時,諸養和看到了滿院子撒歡淘氣的少年王陽明,一下子就被王陽明活潑好動的性格深深吸引。於是,諸養和藉着酒意,對王華説:“王陽明這孩子我甚是喜愛,等他長大後,我願意將女兒許配他為妻”。

王華那時喝得舌頭都大了,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諸養和。次日兩人酒醒後,諸養和根本沒把酒桌上的話放在心裏,可王華卻一直記住了這件事。等到王陽明到了娶妻的年齡,王華便信守承諾讓王陽明遠赴南昌,去迎娶諸養和的女兒。

卻説諸養和那邊聽説王陽明要到南昌來完婚後,當即大喜過望。為了感謝王華的深情厚誼,諸養和當即提出,準女婿來南昌,什麼聘禮都不用帶,婚禮費用我全包了,一定給新人安排一場盛大的婚禮。

諸養和本就是南昌有頭有臉的人物,又一心想要把婚禮辦得越隆重越好。於是,王陽明到達南昌完婚時,看到的就是幾乎整個南昌城裏有點名氣的人全都聚集在他婚禮現場的盛大場面。

作為婚禮的主角,王陽明不得不和一眾不認識的江湖大佬不停地敬酒勸菜,沒一會功夫就覺得百無聊賴。此時,大廳上喧囂的人羣,滿屋喜慶的紅色,觥籌交錯的酒杯碰撞聲,只讓王陽明覺得煩悶不已,他忍不住甩下賓客,一個人跑到大街上去透口氣。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02南昌論道

南昌的大街在夜幕下安靜得出奇,王陽明信步走在街上,走着走着就來到了一處僻靜的房屋下。王陽明抬頭一看,只見屋前的牌匾上寫着三個字——鐵柱宮。

原來是處道觀。王陽明心想:“反正我正被婚禮上的那些陌生人吵得頭疼,不如進去躲個清靜”。

想到這裏,王陽明自顧自地走了進去。只見道觀裏有個鶴髮童顏的老道士,正在蒲團上打坐,那老道士似乎已經入定,對陌生人王陽明的到來充耳不聞。

王陽明童心忽起,他徑自走到老道士對面坐下,將臉湊到老道士面前。老道士突然感受到面前傳來很重的呼吸聲,忍不住睜開雙眼,一下子就看到了死盯着自己的王陽明。

老道士嚇了一跳,忍不住驚呼了一句:“你有病啊”。

王陽明遠道來成親,到了南昌還沒怎麼休息就被迫陪着一羣陌生人喝酒,這時他的臉色當然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因此,王陽明一點沒覺得老道士剛才的話有什麼不對勁,反而一臉認真地回答:“是的,我從小身體就不好,肺部經常感覺不適。道長既能看出我有病,不知可用什麼治病的方法嗎?”

老道士聽後,當即笑道:“來即是客,請坐下詳談吧”。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王陽明畫像

於是一老一少就在這道觀裏,談論起養生之術來。老道士見聞淵博,句句都説到王陽明心裏,而王陽明也聯繫自己從前自學的一些道家要義,虛心向老道士請教切磋,兩人越談越是投機,渾然忘了今夕是何年。

天空漸漸浮起了魚肚白,王陽明藉着亮光,發現眼前的道士雖然鬚髮皆白,卻容光滿面,精神矍鑠,讓人一時看不出年齡。

王陽明忍不住好奇地問:“您高壽啊?”

老道士説:“慚愧,我才九十六歲”。

王陽明吃了一驚,忙道:“九十六歲夠短命的人活兩次了,原來這世上真有長生不老之術啊,還請老神仙教我”。

老道士哈哈一笑道:“我方才説過了,養生的要訣,就是靜坐。通過身體的靜坐進入心靈安靜的狀態,然後再跳入逍遙遊的境界裏,這就是養生的秘訣了”。

這是王陽明生平第一次這樣近距離接觸道家的思想。王陽明只覺得似乎有人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得以窺見道家的熠熠星輝。

就在王陽明全身心感悟道家思想之時,老道士突然問他説:“聽你口音不像本地人,不知來此有何貴幹呀?”

一句話收回了王陽明的全部思緒,只聽王陽明當場大喊一聲:“哎呀!糟了糟了!我是來結婚的,今天是我的洞房花燭夜啊”。

説完,王陽明就飛也似的衝出了道觀,一路向着諸家狂奔而去。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王陽明不知道,他在婚宴上“失蹤”後,諸家已折騰了整整一晚上。諸養和將所有的下人都派出去,還發動了他在南昌的整個朋友圈,全城搜索王陽明。

可惜,諸養和找了整整一晚上,王陽明卻是音訊全無。諸養和急得差點沒發瘋,新婚之夜,新郎失蹤了,傳出去諸家不僅成了南昌城裏的笑話,還沒法向上峯王華交代。

諸養和愁得不知怎麼辦才好,頹然癱坐在客廳裏。就在此時,客廳的門突然“砰”的一聲被人撞開了,王陽明氣喘吁吁的闖了進來。

“哎呀,你可算回來了”。諸養和開心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也顧不得追究王陽明昨夜的行蹤,只是委婉地説:“賢婿啊,昨夜你走後,咱們就洞房停紅燭了,現在新娘和洞房都停了一夜了,你看是不是把沒做的事補上?”

王陽明哪敢説半個不字,不過有了新婚之夜鬧出的烏龍,此後陽明先生一生對夫人十分疼愛,以致後世有不明就裏的人以為他有俄國名──「怕妻懦夫」。

03研究佛學

新婚夜離奇失蹤的烏龍發生後不久,王陽明突然放下道家學説,轉而對佛學燃起了興趣。可惜,佛學的研究在王陽明感受到佛教在某些方面對人性的壓制後戛然而止,王陽明甚至還跑到南屏、虎跑諸剎去勸導和尚。

據《年譜一》及《王陽明全集》卷三三記載。有一次,王陽明看到有位禪僧坐關三年,不説話也不睜眼,王陽明當即喝道:“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説甚麼!終日眼睜看甚麼!”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王陽明雕像

禪僧悚然而驚,一下子就睜開眼睛,與王陽明對答起來。王陽明問他還有什麼家人,禪僧説:“家裏還有一位老母”。

王陽明又問:“想念母親嗎?”

禪僧愣了楞,答道:“想,每天都想”。

王陽明再問:“你想念母親,是不是動心起唸啊?”

禪僧説:“我沒有辦法不動心起念”、

説完,禪僧大哭。王陽明就用愛親本性來指點禪僧,言罷而去。待到第二天王陽明再去昨日見禪僧的地方時,那禪僧已飄然而去。

雖説王陽明對佛學遠沒有對道學執着,但道學和佛學卻都在之後對他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就連王陽明勸導禪僧時所説的話,無形中也切合了部分佛學理論。

這樣的影響到了後期,就是王陽明反對佛教的言論,也有部分與佛教相契合。比如王陽明曾説:“佛老之空虛,遺棄其人倫物事之常,以求明其所謂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遺也。”

其中“不知物理即吾心”。按照佛學終極教義來説,即心外無法,心外無物。就如《楞嚴經》的文字“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相統一,反對佛學的王陽明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言論到頭來卻與佛學典籍的教義殊途同歸了。

這,或許正是佛法無邊的最好註解吧。

從南昌娶妻到新婚夜論道,再到學習佛學並感受兩種學説的激烈碰撞,一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就這麼在各種思想的交融貫通下,漸漸有了自己獨特的領悟。

只是,誰能想到,造就各種思想在王陽明身上融匯的契機,不過是一起新郎失蹤案罷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參考資料:《王陽明全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7 字。

轉載請註明: 王陽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蹤,結果跑去和老道士談起了人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