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宣傳月|用“情”陪伴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上海市實驗幼兒園以“提升每一位孩子健康生活的品質”為辦園理念,以情緒活動為園本特色,實施健康教育,形成了以幼兒為中心,教師、家庭、社會等多元主體共同參加的,理念認同、行為協同、同向同心、同頻共振的“健康一家”,共同助力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

疫情的挑戰

COVID-19疫情的爆發,延遲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也對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實施提出了新的挑戰。

1、教育的主場域從“幼兒園”變為“家庭”。

2、教師的工作方式從“在園”變為“在線”。

嚴禁網上教學的幼兒園老師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應該做什麼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衞生組織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發佈的《學校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防控的關鍵信息及行動》中對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滿足心理健康支持需要,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同樣對父母(看護人)與社區人員提出的要求是:幫助兒童應對壓力。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幼兒階段是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基於長期開展對情緒活動、健康教育所積累的實戰經驗以及良好的家園合作關係,我們聚焦以下兩個問題

1、如何對每一個家庭進行有“情”的陪伴,開展科學育兒指導?

2、如何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在線開展健康教育,支持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

行動與措施

1

如何讓陪伴更“貼心”——頂層設計,明確落腳點

重視非常時期對幼兒情緒情感的關注,開展關於“陪伴”的大調查,收集幼兒、家長、教師對陪伴的不同理解,深入瞭解不同視角下不同角色對陪伴的價值定義的不同理解。藉助教研活動思辨“陪伴”的定義、價值,從教師、家長、同伴、幼兒四方面梳理行動之變,設計基於“健康教育”課程的行動方案。

2

如何讓陪伴更“具體”——融合實施,把握關鍵點

在陪伴中,我們以“情緒”為關鍵點,重視幼兒與幼兒家庭的宅家情緒,以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情緒特質進行深入和拓展,梳理情緒的“關鍵詞”,在預設與生成之間權衡,生成教師工作思路圖與幼兒視角預導圖,悦納並支持每一位幼兒“宅”家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力求創設温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

3

如何讓陪伴更“適宜”——尊重差異,探尋生長點

尊重每一個幼兒的真實需要,在落實家園互動過程中把握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實施中既關注“全面”,也關注“個性”。幼兒園為所有的家庭提供普適性的育兒資源,以便於每一個家庭自主選擇。在溝通的過程中跟進家庭具體需求與幼兒發展特點,為每一位家庭提供個性化的資源選擇與運用建議,支持家庭自由選擇活動的內容、時間、同伴等,引導幼兒在多元的家園生活中感知,支持幼兒在包容的家園環境中學習,聚焦幼兒在家園互動中成長。

行動成效

1

在温情的陪伴中提升了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

在線分享的親子游戲資源、親子互動錦囊、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個性化互動,更精準地聚焦了家長在親子陪伴中如何關注孩子的需求?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在居家辦公期間與孩子共處等具體問題,加深了家長對陪伴的理解,豐富了親子陪伴內容,激發了家長陪伴的主動性,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提升了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

在幼兒園微信公眾號推文的下方,每次都有大量的家長留言,有爸爸這樣説: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是新人,大家都在一點一點學習。幼兒園的科學育兒指導讓我明白父親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爸爸不僅要賺錢養家,更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做孩子的‘偶像’。幼兒園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平台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真的非常受益,點贊。讓我也希望自己突然能變小,和她做同學,和她班級裏的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兒。”

有媽媽這樣説:“每天無數次在心裏祈禱:疫情快過去吧!幼兒園快開學吧!又無數次的期盼,時間慢點走吧!這輩子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就這麼幾年,多希望能給他最好的陪伴和照顧!多學習幼兒園老師還有公眾號每日分享的小故事和小遊戲,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孩子力所能及最優質的陪伴。”

還有的媽媽從分享中得到啓發:與孩子相處也需要智慧,適時的示弱、適當的放手、適宜的陪伴都是我們在不斷學習做家長時的感悟。讀完此文,受益匪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高質量的陪伴讓我們教學相長。

2

在用情的陪伴中優化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強調教師對每位幼兒的尊重、理解和個性化支持,在過程中觀察、傾聽、分析、回應來自於幼兒的信息,通過線上的互動與家庭分享育兒經驗,回應家長問題,設計互動活動,探索基於信息化的新互動方式,優化教師對幼兒情緒和行為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家園互動過程中的溝通能力。

在教師們撰寫的《和你在“疫”起——特殊時期我和孩子的故事》中,她們這樣寫道:疫情期間,老師更要在每一次連線的過程中,從孩子們的表情、動作、語言中,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去觀察、分析幼兒的情緒,追隨他們的變化,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態。我們只有先了解幼兒當前情緒能力發展的現狀和水平,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情緒能力發展策略,對他們開展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還有教師意識到:我們在關愛全體幼兒的基礎上,也要注重對於個別幼兒的個性化互動需求。在視頻家訪中,我針對孩子的個人情況向家長推荐居家活動。與不愛午睡的寶貝聊聊心事,也與愛運動的寶貝分享運動遊戲,既關注“需求”也關注“興趣”。我們都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賦予這段時間特殊的意義,和孩子們一起擁有特別的成長,日後記得這段特別的相守。

3

在深情的陪伴中支持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教師支持孩子在自主活動中“自得其樂”,基於孩子的反饋組織不同形式的“雲”活動,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也為幼兒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自主制定家庭生活計劃,安排家庭生活,充分感受與表達,歡享健康愉悦的每一天。

幼兒在宅家期間情緒愉快,能夠主動與家人、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關心身邊的人與事,在宅家遊戲中發揮創意,自得其樂。

滑動查看更多

核心創新方式總結

1

以“情”集結多元的陪伴團隊

基於對陪伴的相同需求,教師針對年齡段特點設計家園互動計劃,推送相應的親子游戲,防疫防病貼士等,保障與每一個家庭日常的家園溝通。

基於對陪伴的相似需求,教師與多家庭組成不同活動的互動團隊,支持家庭自由組合,組成“臨時家庭小組”,選擇參與豐富的在線活動。

基於對陪伴的不同需求,教師與每一個家庭達成對陪伴理解的共識,針對自己的孩子探討陪伴的時間、方法、內容,探索適宜的陪伴方案。如面對高需求的幼兒如何開展高質量的陪伴?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如何陪伴?對雙職工家庭的幼兒如何陪伴等,落實“一家一方案”“一幼兒一措施”。

2

用“情”挖掘個性化的陪伴內容

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多樣化的活動,充分運用感知探索周圍環境和事物來獲得多方面的經驗是幼兒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教師如何探索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有趣的遊戲活動,在“雲”端給孩子們更直觀的活動體驗呢?

在三八婦女節中,往年幼兒園都邀請家中女性長輩來園一起開展親子活動。今年在宅家的日子,這個活動可以“雲”開展嗎?

幼兒園精心策劃“女神的心願”活動,讓媽媽們通過公眾號預定個性化“女神心願訂單”,再通過公眾號發佈查詢通道,讓孩子及家人共同幫助媽媽們完成心願。在線開展的活動效果超出了我們預期,每一個家庭都能關注親子情感的表達和表現,聚焦幼兒對健康生活的理解和嚮往,在活動中體驗分享夢想成真的幸福。

家長們留言説:“寶貝一早就主動起牀,對照着女神清單,要幫媽媽做這做那,小手牌按摩、給媽媽餵飯……爸爸也很給力很配合!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懂得了感恩,也給宅家生活帶來了樂趣和新奇。沒想到在園方的精心策劃下,宅在家裏的女神節也可以這麼豐富多彩,簡單的節日裏收穫滿滿,在2020這個特殊時期的節日裏格外暖心~棒棒噠!”

還有哪些活動可以“雲”開展?如何讓“雲”活動更豐富,讓幼兒的參與更自主呢?

雲家訪、雲聊天、雲聚會……拉近幼兒與同伴、教師的距離,傾訴心事,分享健康感受。

雲午餐、雲做操、雲歌會、雲繪畫、雲問答……關注幼兒的生活、遊戲、運動、學習,分享健康生活。

雲採訪、雲談心、雲辯論……鼓勵幼兒感知周圍環境、新聞與人羣,積極引導每一位幼兒充分感受,自然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點擊????查看大圖

共情互動《小小的我,大大的心意》

點擊????觀看視頻

3

共情分享有創意的陪伴方式

宅家過程中,我們不僅關注幼兒的情緒,也關注家長。我們為家長之間的溝通搭建平台,收集家長們在陪伴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也梳理、分享家長們陪伴中的好方法、新經驗。針對不同陪伴對象,推出家庭陪玩攻略日記系列。如針對媽媽陪玩推出的《一個“戲精”媽媽的家庭陪伴攻略》,引導爸爸多參與陪伴的《一羣“宅家”老父親的陪玩錦囊》《Jasper爸爸的日記》等。

每次推出後,帖子的留言數都很多,家長們感同身受,更利於彼此間交流陪伴心得,引導家長建立開放民主的家庭教育理念,相互交流家庭教養方式,支持不同的家庭開展親子陪伴,在“共情”的過程中彼此理解,彼此包容。

“每一名學生都很重要”,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19年9月教育包容與公平國際論壇上所強調的理念。上海市實驗幼兒園將一如既往探索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以不變的教育初心回應變化的社會環境,以不變的踏實作為助力每一位孩子歡享健康人生。

*本文內容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疫情期間上海在線與開放教育應急措施與創新案例報告》。作者:顧英姿、王歡;作者單位:上海市實驗幼兒園。

指導:聽、如一

主編:吉頁

責編: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