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董貴人的父親董承對外宣稱自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要誅殺曹操,又與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議郎吳碩等同謀。劉備一開始沒有參與,後來曹操與之煮酒論英雄,劉備方才與董承同謀。後來,劉備逃離許都,而衣帶詔事件也在一年後暴露,董承的陰謀失敗,同盟者都被正法。而在此之後,曹操似乎對漢獻帝越來越不恭敬,等到後來,曹操甚至借伏皇后寫給自己父親書信的事情,直接將伏皇后與兩個皇子誅殺,根本不給漢獻帝半分面子。然而在這個時候,荀彧並沒有反對曹操,直到曹操準備晉位國公,加九錫時才公然與曹操決裂。既然曹操在衣帶詔時就表現出對漢室的不敬,為何荀彧不早與曹操決裂?
事實上,衣帶詔只不過是天子和權臣的權力鬥爭,而加九錫就真的是準備篡位了。在東漢時期,比曹操殺貴妃還要過分的權臣大有人在,比如殺了漢質帝的跋扈將軍梁翼。更何況天子與權臣的鬥爭也不僅僅只有這一次,例如説漢殤帝朝權臣鄧騭,在與他擁立的漢安帝的權力鬥爭中敗亡自殺,因此當時曹操的意圖算不上明顯。
更何況衣帶詔事件就發生在官渡之戰之前。當時袁紹和曹操都已經準備開打了,衣帶詔要是真的成功了,漢獻帝也很難掌權,掌權的或許是董承,對於漢獻帝來説,這不過是換了一個人控制自己而已。而且袁紹的勢力可是比曹操要強大的,如果沒有曹操抵抗袁紹勢力,以董承的軍事能力,只怕早就被袁紹打得退守許都了。
更何況袁紹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荀彧是很清楚的,他本來就是袁紹的手下,後來放棄袁紹而轉投曹操的,因此荀彧很明白袁紹是怎樣的為人。在此之前,袁紹就曾打算擁立劉虞,而不認董卓立的漢獻帝,更別説與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袁術還登基稱帝了,在如此大敵當前,荀彧絕不會支持漢獻帝的衣帶詔成功的。只不過在官渡之戰後,曹操的野心一步一步的壯大,已經嚴重超出了荀彧的想象,因此荀彧才會正式與曹操決裂,並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