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金山區漕涇小學的校長施慧麗已經跟隨各位班主任,連續兩天,走訪了12個一年級新生的家庭。在漕涇小學,由校領導和學科老師共同走訪所有一年級新生家庭的傳統已持續了六七年,在施慧麗看來,瞭解每一位新生,得從他們的家庭開始,從所見所感的“不一樣”,才能探尋教育的起點。
“12個家庭佔全校一年級新生總數的11%左右。都説家庭是每個孩子的鏡子,一圈家訪結束,每個孩子的特徵,我們都已大致摸清,而孩子入學後的教育方案,我們也心中有底了。”施慧麗説,“我特別想提醒低年級學生的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的每個細節,這些家庭生活中的細節不一樣,往往會變成孩子行為習慣的不一樣。”
家長是否重視家訪,給孩子傳遞的是如何與人交流
八月中旬的一個週六,氣温高達37度。當老師的車在當地農民自建房的水泥場地停下時,一對母子早已站在家門口迎接。兒子站在母親前面,母親的雙手環繞在兒子肩上,母子倆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熱情的笑容。施慧麗記得,看到母子倆温暖的笑容,她和同伴都很感動,那一刻,身為教師的神聖感油然而生。
而在另一個家庭,當老師們走進客堂間,孩子的爺爺奶奶趕緊上樓去叫孩子與他媽媽下樓。但過了許久,也不見家長與孩子的蹤影。好不容易孩子下來了,卻一頭鑽進儲物間,奶奶趕緊召喚他出來,可他又一溜煙跑上了樓。等待片刻沒有動靜,老師不得不提醒爺爺再去叫一下孩子與他媽媽。又等待幾分鐘,母子終於姍姍下樓了。
家訪中,施慧麗注意到,有的學生家裏收拾得清潔、整齊,桌椅乾乾淨淨,桌上備好礦泉水或者消暑的水果,而有的學生家裏物品擺放凌亂,老師們進門後才匆匆忙忙騰出空椅子。
其實,去每個家庭家訪前,老師都已經提前約定好了時間。施慧麗認為,各個家庭在前期準備和迎接老師方式上的差異性,可以從側面顯示出家長對家訪重視程度的不一樣。而家長對學校老師家訪的重視與否,在一定程度上也説明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學校教育的尊重程度。“雖説都是些很小的細節,但這些無形中都在告訴孩子,該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老師相處等。”施慧麗説。
家庭成員意見不一致對孩子影響不小
儘管所有的育兒專家都建議家庭教育中,所有的成員要保持一致,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做到這一點的家庭卻並不多。
在一户二寶家庭中,父親與男孩新生同坐一條長凳,母親與男孩的姐姐同坐另一條長凳,父母親着裝整潔,談吐穩健,兩個孩子也坐得很文靜,沒有東跑西跑,沒有隨意插嘴,但是有問必答。
而在那個讓老師們等了許久的家庭,家長對老師連起碼的寒暄都沒有,更沒有與老師積極對話的態度。在老師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孩子始終安靜不下來,不是坐在椅子上動個不停,就是沒有目的地跑來跑去,有些家長甚至當着老師的面互相指責對方沒有管好孩子。
施慧麗每次家訪完都會對家長和孩子的情況進行統計。
在她參與家訪的12個家庭中,有4個家庭是爸爸媽媽一同接待老師,有8個家庭是媽媽單獨接待老師。
父母同時“出場”的4個家庭中,一個家庭的父母都和老師交換了意見,並且他們對家庭教育的想法也比較統一,這個家庭的孩子相對就比較有禮貌,也比較有規則意識。
其中一個家庭雖然父母都和老師有交流,但是父母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互相指責,毫不避諱孩子和老師在場;有兩個家庭都是父親在表達,母親幾乎沉默,還有兩個家庭,祖父母也在場,奶奶積極插話但觀念陳舊,與孩子父母的想法不一致。
在施慧麗看來,這些差異,恰恰説明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起點並不一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所有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目標應達成共識,才有助於營造一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好習慣首先養成於家庭
家訪中,施慧麗注意到有一位孩子比較瘦小,就問起他的生活作息,才知道原來他晚上經常睡得很晚,因為孩子的媽媽晚上經常打麻將或刷手機到半夜,而孩子的爸爸認為,管孩子睡覺是媽媽的事,這也導致孩子晚上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刷着手機直到深夜。
在另一個家庭,得知孩子會彈鋼琴,老師們詢問他是否能為大家彈奏一曲,孩子非常樂意地來到鋼琴前。當他的坐姿不正確時,媽媽馬上輕聲提醒他坐姿要端正。當他結束彈奏離開鋼琴時,媽媽又及時提醒他“合上鋼琴的蓋子,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東西”。
施慧麗説,行為習慣關乎每個孩子的未來。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鑰匙”,但孩子的養成教育首先發生在家庭。因此父母更應該堅信“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為孩子做出表率,幫助孩子們從細節開始,養成受益終身的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
今年暑假,金山區教育局要求各校在對新生百分百實地家訪的基礎上做有温度的教育。“最近,我們正在根據家訪中瞭解到的具體情況,細化一年級學習準備期的教育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調整與完善相關課程,並在家校合作方面找到更具針對性的策略與方法,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們在成長道路上寫好字、讀好書、幹好事、做好人。”施慧麗説。
作者:王星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漕涇小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