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花是什麼?乍一看到這個問題,或許十之一二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牡丹。牡丹,歷史悠久,種植廣泛,同時又承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象徵着繁榮富貴。但,即使如此,牡丹現在仍不是國花,你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嗎?
其實,新中國成立後,牡丹有三次離登上國花寶座只有一步之遙。
1994年,全國人大初次探討評選國花,經過近10個月的討論,最終以分歧太大被擱淺;
2005年,再次評選國花,大部分代表支持牡丹、梅花為雙國花。但也有代表認為“一國一花”較好,國花評選又一次被擱置下來。
中國花協也組織過國花大討論,有18個省贊成牡丹,11個省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但中國花協只有建議與推薦權,沒有確立權。
既然要確立國花,當然要有一定的評選標準,那麼國花的評選標準是什麼呢?每一次評選,牡丹離國花寶座都只差一步,這一步之遙卻為何如此難走?
根據評選專家組討論,國花評選標準主要為以下四點:
1、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品種資源豐富;
2、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性格特徵;
3、文化底藴深厚,為廣大人民羣眾喜聞樂見;
4、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
那究竟什麼東西分佈廣泛,外觀大方,內涵深刻,尤其又還得有經濟價值呢?
而想我中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底藴深厚,又摻雜着經濟利益,想來實在眾口難調。
終於,想來想去有了一個答案:牡丹。
為什麼我支持牡丹?牡丹未必是最好的,但是最適合的。
論顏值,“文無第一”,各人喜好不同,很難説哪個是天下第一。爭論不會休止的。
論傳承,牡丹在唐代是“網紅”,宋代公認“花王”,文人寫詩直接呼“花王”“名花”“傾國”“國色”。到清代曹雪芹筆下,仍然是“羣芳之首”。
牡丹可以説,以花王的身份獨霸天下千年之久。論氣骨,一則傳説,武則天寒冬命令百花盛開,獨牡丹不聽,故而被貶至洛陽。牡丹具有不肯趨炎附勢的象徵意義。(論內在,梅花、蘭花、蓮花、菊花,都得打一架。與其如此,不如還讓老花王繼續做花王)。
當然,這只是小編的一家之談。下面再看看網友的看法。根據大量網友評論分析可將網友觀點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單純喜歡型:因為喜歡,所以自然也能找的大量論據;
2、胡侃亂編型:例如説韭菜花的,説棉花的...
3、潛在偏見型:部分人生活中接觸過牡丹元素,但沒看過真正的牡丹花,認為牡丹花俗氣;
4、地域偏見型:部分人認為牡丹只有洛陽與菏澤有,其他地方種植很少,看牡丹一般要去這兩個地方,不足以立為國花。
喜歡就是喜歡,投自己喜歡的花品一票無可厚非。胡侃亂編型此處不予評論。至於説牡丹俗氣的小夥伴,強烈建議在花開時節去洛陽或菏澤欣賞一下真正的牡丹。至於説只有洛陽和菏澤才有牡丹,這其實是一種偏見。牡丹在國內種植很廣泛,只不過洛陽和菏澤發展的最好而已。就像每個省都有國寶,但四川那邊更勝一籌而已。
至今天,新中國已成立70餘年。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超級大國,確定國花已勢在必行。假如再次發起網絡投票,你是否會投牡丹一票?
注:文章部分配圖選自網絡,若有侵權,感謝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