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那個名將輩出的特殊時期,有四個男人屹立在名將的最頂端,被後世稱之為“戰國四大名將”,這四人分別為白起、李牧、王翦和廉頗;不過在以上四大名將中,白起、李牧和王翦都沒有什麼異議,白起那是實打實的戰績,滅敵超百萬,秦國周邊的國家都被他打得實力大損,直至滅國時,都沒能恢復;而李牧呢?率領弱趙,北御匈奴,西抵強秦,如果李牧不死,估計就算秦國有王翦,也是難以滅趙的;再來看看王翦,連滅趙、楚及半個燕國,除了對陣李牧時“慫”了下,其他時候都是無敵的。
但是廉頗究竟稱不稱得上“四大名將”的頭銜,就值得商榷了;不可否認,廉頗一生打過很多勝仗,比如在公元前283年時,廉頗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此後,廉頗又屢破齊國和魏國,攻下不少城池。在長平之戰後,廉頗率軍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但在趙孝成王去世後,廉頗受到排擠,鬱郁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大梁,最終老死於楚地。
但就以上戰績,廉頗就能躋身“四大名將”了嗎?要知道,白起、李牧和王翦都是身經百戰且無一敗績的存在;那廉頗呢?廉頗不僅有敗績,而且還不止一次;首先是長平之戰時,由於當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趙軍阻秦軍於長平。廉頗先是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結果趙軍的裨將茄反被秦國的偵察兵所斬殺。
後秦將王齕率軍進攻,攻破趙軍陣地,擊敗趙將廉頗,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軍攻佔。無奈之下,廉頗命趙國的軍隊築起圍牆,龜縮在營壘裏不敢應戰。秦國軍隊發起強攻,攻佔下趙軍西邊的營壘,斬殺趙軍兩名都尉。趙軍連敗,趙將廉頗率軍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趙軍自此怯縮不戰;這一守就守了三年……
廉頗意在拖垮秦國,但秦國早已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雖然秦軍的消耗量遠勝本土作戰的趙軍,但秦國得商鞅變法之利,加上開疆拓土無數,底藴遠強於趙國,拖得起;趙國雖然軍事實力不弱於秦國,但綜合國力卻遠遜於秦國,四五十萬大軍在前線抵禦秦軍三年,缺乏勞動力耕作,糧草早已用盡;而且由於趙孝成王開始一系列“天真”操作,導致趙國缺乏盟友幫助;趙孝成王催廉頗儘快決戰,但廉頗就是不肯啊,無奈之下,趙孝成王動了換帥的心思。
而趙孝成王的舉動,及時被間諜傳到了秦國,於是范雎使出了反間計,讓趙孝成王排除了剛投靠過來不久的樂毅,選擇了趙奢的兒子趙括;而秦國卻也偷偷的將主帥給換了,換成了絕世名將白起;趙括開始制定的所有計劃都是針對王齕的,雖然趙括缺乏作戰經驗,但卻是個天才戰略家,如果秦國不換帥的話,説不定秦軍還真有可能輸。但針對王齕的戰略,對白起就不起作用了,最終,趙國大敗,損失慘重。
雖然很多人都將此戰之罪怪在了趙括和趙孝成王身上,這兩人的確都有責任,但廉頗就沒有嗎?打不贏王齕也就算了,還不顧國情,一廂情願的固守;三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了。如果不是廉頗搞得趙國國力幾近崩潰,趙孝成王和趙括會這麼急於求戰?
而廉頗除了有此敗績外,心胸還比較狹隘;這一點,從澠池之會就可見一斑,廉頗覺得自己軍功赫赫,地位卻在藺相如之下,心中憤恨不平,還好藺相如心胸開闊,朝臣以和睦為上,不與廉頗起衝突,否則當時趙國內部就首先亂了。雖然廉頗後來“負荊請罪”成為一段佳話,但卻也從側面反映廉頗的為人。
在趙孝成王去世後,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而廉頗也自知罪過大了,於是也離開了趙國,去了魏國。可以説,這一下,就讓趙國損失了兩員大將,廉頗此舉,是典型的因私忘公。有人説,趙悼襄王是聽信了讒言,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一則,當時廉頗年紀大了,不適合奮戰在一線了,老同志就應該有老同志的去向,比如在朝中做做參謀什麼的。
而且這樂乘也不是無能之輩,他是樂毅的兒子,能力也是極為突出,在攻打燕國時,就是樂乘和廉頗一同領兵的;而且還曾與慶舍率軍攻打王齕軍隊,將王齕軍隊擊敗。能力方面是沒的説的,關鍵是這樂?乘正值壯年啊;新老交替是一個必然,廉頗此舉,不是刻意壓制新生後輩是什麼?如果給樂?乘以成長空間,未必不能成為趙國下一根頂樑柱,也不至於趙牧一個人苦苦支撐了。
論戰績,廉頗頂多算名將,但還不至於比樂毅、田單等人強,別説秦國的那一大堆名將了,比如司馬錯和魏冉、魏章等;而論心胸,廉頗更是差得遠,自恃軍功顯赫,前與藺相如不和,後趕走樂乘,這樣的人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估計白起、李牧和王翦都恥於與此人為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