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自古帝王皆薄情,紅顏未老恩先斷,若是人死之後就更是隨風消逝,不會在他心中留下一絲波瀾。因為宮中總有源源不斷的年輕嬌豔的女子進來,可真的是這樣嗎?只不過是沒用對方法,她就用一招讓傾倒漢武帝,讓他記了一生,從而為家人謀下無數福祉。
漢武帝一生寵妃無數,前有阿嬌衞子夫,後有王夫人鈎弋夫人,但能讓他在人死後還念念不忘,整天惦記,為她作賦招魂的僅有一人,那就是生下昌邑王的李夫人。雖然李夫人很受寵,但畢竟只是個妾,所以並沒有記載詳細的名字,只知道她是漢武帝男寵李延年的妹妹。因為哥哥的一首:“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的歌,被漢武帝召進宮。
李夫人姿容絕頂,擅長音律,又生性聰慧,第一次獻舞就抓住了漢武帝的心,從而恩寵不斷,時常宿在她的宮中。也因此她的行為成了宮中的風向標,最有趣的一次是,漢武帝一次在她宮中停留,突然感覺頭上發癢,就隨手在她髮間取下一隻玉釵搔了搔頭。後宮的妃嬪知道後,就爭相模仿,紛紛在頭上帶上玉釵,上行下效,民間也開始流行戴玉釵,導致當時的玉都貴了不少,而釵子自此也得了個別名玉騷頭。唐代詩人陸游《春望》一詩中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就用到了這個典故。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也許是天妒紅顏,李夫人在生下兒子劉髆之後,沒幾年就身染重病,面容慘淡,不復年華。漢武帝來探病,她用被子遮住自己的臉,不讓他見,只説希望皇上在自己走後,對兒子和兄弟們多加照顧。哪怕劉徹再怎麼勸她把被子放下,讓他見一面,也不照做,只低低哭泣,漢武帝見此狀況,大怒甩袖而去。剛好這時候李夫人的姐妹進宮前來看她,看到這一幕,都紛紛責備她,怎能惹怒帝王,若是想要讓陛下照顧兄弟,不是更應該照着他的意思辦事嗎?
李夫人聽到這話,微一嘆息,説到,隨了她的心意做事,得到的只是一時的憐憫,不能長久的護住家人。自己之所以得寵,很大的原因就是長着一張讓帝王喜歡的容顏,色衰而愛馳。若是讓他看見自己現在這副病容,在他心中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產生厭惡,哪還會去照顧自己的親人。
果不其然,劉徹因為沒見過李夫人的病容,印象一直停留在她最美的時候,又因為沒達成心願,而念念不忘。後來更是把思念之情寄託在她家人身上,加官進爵。兩個哥哥一個被封為協律都尉,一個被封將軍。因為李廣利沒有什麼功勞,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為此漢武帝還專門為他找了個差事,出征大宛國,為自己討得汗血寶馬。可惜李廣利沒有那個才能,歷時四年,帶去11萬人馬,回來一小部分人,還打了敗仗。可漢武帝依然不顧前線將士們因他指揮不利的犧牲,晉封他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只因李夫人臨終的一句遺言,可謂荒唐至極。
後來漢武帝還相思成疾,為此專門出去散心,結果看見一片秋景,夕陽西下,更是觸景生情,回想起與李夫人的曾經,更覺淒涼,於是就有了《落葉哀蟬曲》。後來更是在將睡未睡時,看見李夫人像自己款款走來,贈予他蘅蕪香,一下子驚醒,久久不能回神。後來還覺得室內真的餘香不散,將宮室的名字改為“遺芳夢室”。
回宮後,不能忘懷,又專門招了一個道士要他招魂,可惜只在紗帳間隱約瞧見一個跟李夫人很像的背影,漸走漸遠。直到再也看不見,感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李夫人只用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讓漢武帝記了一生,後來還被立追封為孝武皇后,與他生同寢死同穴,對比起衞子夫最後被廢自殺的下場,不知好了多少倍。
ps:歷史也很有趣,不去了解它,就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樂趣,無法真正瞭解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