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 | 大家為啥愛看半島?高考作文題,就在這些報道中
半島記者 崔璞
7月7日,2020年高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今年山東使用的是新高考全國Ⅰ卷,要求綜合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記者發現,作文題目與半島新聞客户端和半島都市報上近期刊發的文章不謀而合。今後備戰高考的莘莘學子,是不是得找來半島新聞和半島都市報來看一下?
而高考作文出這個題目也是我們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距離與聯繫的思考,只要心連心,就沒有距離,這顆心是我們的初心、愛心、人心、中國心,只要我們齊心,再大的困難都難不倒我們,我們一定會勝利。
先看一下7月7日的高考作文題目——
全國新高考Ⅰ卷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最温馨的距離:“當好居民守護者,隔離疫情不隔離愛”》,2月6日半島新聞標題內容,與以上高考作文題目真是完全契合。
最温馨的距離:“當好居民守護者,隔離疫情不隔離愛”,發表在《深讀丨青島先鋒的戰疫②:“鐵骨”見初心,柔情化人心》中,講述了一個社區書記、山東省勞動模範王豔芳和居民間的美麗故事。內容如下:
最温馨的距離:
“當好居民守護者,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鐵骨柔情,勞模在行動!“當好居民的晝夜守護者,嚴寒冬日,也無法阻擋抗擊疫情的決心。社區是個大家庭,潛在感染期的特殊人羣更應該得到關心和幫助,隔離疫情但不隔離愛,我們共同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山東省勞動模範、市北區洛陽路街道鄭州路社區黨委書記王豔芳告訴記者,連日來,鄭州路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優勢,發揮黨員幹部、樓組長、網格志願者們在疫情防控中“宣傳員、戰鬥員”的作用,為廣大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大年三十起,黨員、樓長和網格志願者們就自發在轄區內巡邏。區街道相關幹部也下沉網格,王豔芳帶同事們地毯式入户,帶頭宣傳疫情防控的政策和要求,對社區2251户居民全面摸排。
近日社區一户居民看到樓座單元門張貼的通知之後,主動打電話到社區登記自己一家三口前段時間從湖北返鄉的信息,目前在家中隔離。連日來,為確保其家庭成員糧食供應充足,社區第一網格的指導員和網格員及網格樓組長隨時根據其一家的家庭需要,及時為他們一家購買米、面、菜、84消毒液和生活用品等,並送到樓道內。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一天兩次對此户家庭人員進行體温測量等信息登記,同時,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每天三次對樓道及周圍樓座進行全面消毒。此居民通過電話和微信的形式對社區人員表示了感謝:“我真的很感謝社區,他們把他們能想到的事情都為我們做了,我和家裏人都感覺非常暖心,雖然現在在家中隔離不能出門,但是我感覺社區工作人員給我們傳遞了愛和關懷。
見初心化人心
在《深讀丨青島先鋒的戰疫②:“鐵骨”見初心,柔情化人心》還有《最常態的一天:保持高度戒備狀態,每天睡四五個小時》非常契合今年高考作文題目,這裏講述了膠州市民政局局長秦玉峯的故事。
“婚姻登記、養老機構、殯葬等民政服務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領域,咱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狀態,不能出一點紕漏。”膠州市民政局局長秦玉峯則表示。
2月3日,秦玉峯和同事一起“暗訪”養老機構,吃了一天“閉門羹”,“不開門”、“不讓進”,是當天督查的一致結果。通過檢查,發現養老機構(鎮街中心敬老院)嚴格執行封閉管理,從根本上保證了入院老人們的身體健康。疫情防控期間,秦玉峯就沒有停歇過,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的,深入防控第一線,靠前指揮,給一線防疫的同事們鼓勁並一起戰鬥,每天睡四五個小時成了常態。2月5日下午 ,秦玉峯在一線走訪過程中,發現膠州市常州北路北方國貿東門路東獻血屋急需A型、O型血,積極參與了獻血。
今年的高考作文主題,就是在講在疫情防控期間,雖然我們因為病毒,物理距離遠了,但心裏距離更近了,這是心連心的深刻思考,包括我們的初心、愛心、人心、中國心。
其實在記者戰疫系列報道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非常契合。比如在《疫線過年丨青島社區的戰疫:軍令如山,絕不留死角》講述了四川路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工作站站長米國平和同事們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激情,戰疫與温情同在,軍令如山,絕不留死角,絕不漏過一個。米國平表示,在防控等各項社區工作中,社區黨委都發揮了主心骨的作用。防控期間,四川路社區13名工作人員,都是每天一早全體上崗,分組到社區居民樓院噴灑消毒藥液,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保衞社區家園。四川路社區在膠州灣隧道口附近,瀕臨海灣北風口,風非常大,陣風能有8級左右,寒風真是能吹透衣服,“雖然這麼冷,但我們一定把屋外的防控做徹底,讓社區的人們安心放心。”1月30日上午,親自上陣的米國平邊打藥邊告訴記者。
當時,米國平和同事耿永立、李韋見來到一居民家中,這家居民在前幾天排查中敲門沒有人在家,剛剛回來,經過登門現場詢問,社區做到了心中真正有數,米國平還給居民講解了如何防疫相關知識和防控期間注意事項,也讓居民感到非常温暖,居民非常感動連聲説“辛苦了,謝謝了”。“居民的一聲謝謝,其實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我們也謝謝他們的配合,只要眾人一心羣防羣控,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當然我們更應該一起感謝戰鬥在醫院內的醫護人員們,他們才是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米國平説。
同在一個小區,為了防控工作卻一直沒見面,但心中卻是親情的牽掛。在《深讀丨青島先鋒的戰疫⑧:我不知你是誰,但知你為了誰》中,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泰都社區黨委書記王菲菲則説:“總等到我家亮燈,媽才放心睡下”。又巡查了幾遍社區,這已經成為了她防控期間的日常。疫情突如其來,“我不帶頭,誰帶頭?”雖然兩個孩子都小,小的才剛2歲多,她把孩子交給家人照顧,帶領社區所有工作人員投身戰鬥。
這個春節,對於好多人來説,你待煩的家卻是他們回不去的家。雖然王菲菲和父母住處距離不遠,從父母家通過窗户都能看到她家。但自從疫情防控到現在沒見過面,王菲菲經常忙到深夜11點多才回家。“因為擔心,無論多晚,我媽總要等到我家亮燈了以後才放心睡下。”王菲菲説起媽媽時眼裏滿含淚水。
齊心幹定勝利
再遠的距離也擋不住心連心的聯繫。在半島都市報深度調查《小網課大教育》中,其中《停學不停課,老師學生“一網情深”》主要講述一個八千公里跨越三地的線上“加油站”和班級網課的故事,最美逆行者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小學三年級(6)班學生陳雨含的媽媽秦文,是青大附院院感科的一名醫生,在大年三十辭別親人前往武漢,成為山東首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嶗山區實驗小學為了讓秦文沒有後顧之憂,馬上成立專班提供暖心服務,設計“温暖陪伴方案”並專門建了微信羣“雨含加油站”,這個“加油站”可以説跨越青島烏魯木齊武漢三地八千多公里,雨含的班主任王蓓蓓和其他學科老師,一同加入了這個隊伍,及時瞭解並幫助遠在烏魯木齊姥姥家的雨含解決學業生活上的困惑。
在疫情防控的鄉村大喇叭響徹大地的同時,網課小喇叭則響徹在每個學生家裏。網課期間,早上7點半開始,2019級(19)班班主任趙培英老師、2018級(18)班王紅老師等青大附中62位班主任的網上小喇叭讓孩子們猶如回到了校園,他們用網課系統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呼籲“我們準備上課了”“我馬上開始點名了”……
據“青大附中線上教學教師調查問卷”統計,學生評教滿意率達99.52%,這是對老師們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
“每位學生就是未來教育場景中的一個學習節點,都構建一個自己日常學習的網絡小世界。而對於老師來講,則對學生做到有時講授、常常指導、總是幫助。互聯網知識海洋,也讓老師成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優質、可靠學習資源,以及如何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的成熟學習者。”青大附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鳳瑛表示。
在醫院、在鄉村社區、課堂,大災大難面前,距離真正產生了美,讓我們心的聯繫更緊密。膠州市膠北街道後柏蘭村96歲的老黨員王秀芝也讓我們感動,在疫情期間多次將親手煮的雞蛋交給村口正在執勤的突擊隊員。王秀芝不僅是一位愛心奶奶,還是一位英雄奶奶,她1942年入黨,17歲就在抗日前線送雞毛信。“來,孩子,吃個雞蛋吧,熱乎的,吃飽了有勁值守。我們齊心幹,一定會勝利,”王秀芝説。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只要我們齊心幹,那就沒有距離,聯繫也會更加緊密。
我們齊心幹,一定會勝利,疫情防控戰役是這樣,今年其他戰役也是這樣,脱貧攻堅一定會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定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