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覺不幸福的話,一定和爸爸媽媽説。
01·孩子,為什麼這麼不珍惜自己!
上週,陝西寶雞,一個6年級的女生,因為不滿意自己的語文成績,坐車回家後,從家裏相鄰單元樓頂,墜亡。
自從各地中小學復課後,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數。
5月6日,陝西一名9歲的小女孩,從15樓墜亡,後面發現她留給家人的遺書,上面寫着:“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後面排查原因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怕自己沒法按時完成作業,所以才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的。
6月4日,常州的小學女生,因為作文課老師的批改而墜亡;
4月26日,開學第一天,安徽一名初中女生,墜亡...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這麼不拿自己的命當命,為什麼説不想活了,就捨得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6年級女生墜亡的事件,經過各方調查取證後,有幾個細節非常扎眼:
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對他要求高,下班晚,孩子覺得孤獨、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是當時班主任和家長進行了介入。
02·在這些細節中,最扎眼的就是兩個字——孤獨。
不知道大家的孩子有沒有和你説過自己孤獨的問題,我曾經接觸過很多孩子,都和我説過自己“孤獨”。
爸爸媽媽太忙,爺爺奶奶不理解自己,自己有很多心裏話沒地方説。
後來我和他們的家長也都有深入地聊過,發現真的忙到沒一點時間陪孩子的,只佔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有點時間,但是覺得這點時間沒法帶孩子乾點啥,所以這點時間就荒廢在玩手機上了。
在我看來,
陪伴,真的不需要搞得太隆重。
不是説全家人一起遠足就是陪伴,也不是説大家一起參加個公益活動就算陪伴。
陪伴很簡單,陪孩子一起看會書,説會話,一起運動一下,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給孩子的心裏,留下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件小事的回憶,這就是陪伴。
陪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年不和孩子交流,然後突然帶孩子旅遊一個星期就能彌補的,而是在生活中,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在零打碎敲中積累起來的。
所以,每天哪怕擠出5分鐘,多陪孩子玩一會,有你陪伴時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03·近幾年,咱們國家中小學生的自殺率特別高。
説一點能查到的,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全國中小學生精神障礙患病率為2.6-32.0%。
●在自殺者的年齡排列中,12歲佔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
●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於男孩子:女孩佔(72.7%),男孩僅佔(23.7%)。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孩子有輕生的念頭,甚至每年有大約10萬個孩子,真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人説現在的孩子太脆弱,經不起挫折,我們小時候...
有人説現在孩子生活條件太優越,都給慣壞了。
但是我認為,實際情況是,現在的孩子們接觸到的東西,比起我們小時候,要複雜多了。
他們從小就開始競爭,從幼升小競爭到考研;
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各種誘惑,動畫、影視、社交,讓他們如法辨別;
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孩子的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退步,而這種退步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如果沒有人及時給他們疏導,很多孩子會因為承受不住這種壓力,傷害到自己。
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不讓孩子陷入這種焦慮、抑鬱的情緒中呢?
01·關注孩子的變化
如果哪一天,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或者突然特別想和你説話,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變化,因為這種變化,很可能是孩子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他們有一個埋藏在心裏的事,想和你説,但是又不好直説,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通過聊天的方式,慢慢引導孩子説出自己心裏正在困擾着他的這件事,然後幫助孩子解決。
02·多帶孩子運動
很多孩子自殺都是因為壓力大、達不到大人定下的目標。
而運動,是最容易讓孩子們獲得成就的地方。
原來當老師的時候,每天看到最多笑容的地方,就是感統教室。
在感統教室中,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因為在運動的時候,人體會分泌出兩種很神奇的物質,
一個叫多巴胺,一個叫內啡肽
。
前者能帶給人幸福感,後者能帶給人快樂的體驗,都是對人的心情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的物質。
平時多陪孩子運動一下,讓孩子在分泌多巴胺產生幸福感的同時,還能享受陪伴帶來的幸福感,加倍的幸福感,會讓孩子把不開心的事統統拋諸腦後。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堅持給大家推薦在家陪娃能玩的感統小遊戲,一方面為了提高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大家多提供一些能夠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陪孩子運動的方法。
03·多讓孩子選擇,少給孩子做決定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3年級了,無論做什麼,就算去衞生間都要問問媽媽。
這個孩子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主見,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膽小,依賴心強。
有時候為了讓他表現自己,我甚至會給他提一些很過分的要求,逼他做一些他根本做不到的練習、讓他做一些他根本不想做的事,可就算這樣,他也不跟我説,“我做不到”,而是低着頭,啃着指頭,耗完時間,被我批評。
後來有一次,我拿了一個難的練習和一個簡單的練習,讓他自己選,結果他突然有點慌亂,想選簡單的,又怕我不想讓他選,選難的自己又不會。
最後跟我説:“
老師你給我選吧,我隨便。
”
就是這樣的性格,讓他吃了很多虧,可是他從沒想過改變什麼,因為他只想執行,不想選擇。
讓孩子多做選擇,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更有參與感,讓孩子有更多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結果。
雖然這個結果可能並不是最好的,但是讓孩子嘗試錯誤,並且我們幫助孩子進行總結,克服,就是非常好的挫折教育,當孩子再面對挫折的時候,也不會想着草草結束自己的生命了吧。
孩子的心理,真的很難琢磨,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就更要求咱們做家長的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孩子的每一個變化,都是他們像我們釋放的信號,抓住這些信號,找到源頭,排除孩子心裏的風險。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笑着擁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