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傅斯年:誰都沒有資格罵胡適,只有我可以罵,也只有我才有資格罵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經典

傅斯年這種耿直、張揚的性格,為人與處世態度,以及盛氣凌人的做派,可謂一直到死,都沒有改變。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一個譽滿天下、謗亦隨之的“最稀有的天才”和“最有組織才幹的天生領袖人物”的偉大學人。——《南渡北歸》


圖丨胡適

民國時期,曾有三位大學問家被人稱之為“三架馬車”,他們分別是胡適、葉公超和傅斯年。

胡適,相信各位讀者也非常熟悉了,他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我國的“新文化運動”便是由他領導的。

葉公超也是位大學問家,在其任教期間,桃李真可謂是佈滿天下。而關於葉公超的事蹟,筆者後續會寫文介紹,所以此文便簡單寫一下被稱為“三架馬車”之一的傅斯年。

傅斯年此人,與民國時期的“文人相”不同。他並非如魯迅、胡適、郁達夫那般看起來弱不禁風,而是長得“肥頭胖耳”的,十足一個小胖子。如果單看相貌,我想,肯定不會有人看得出這樣一位胖子居然是被稱為“孔子以後第一人”的傅斯年。


圖丨北大期間的傅斯年

據《南渡北歸》所述,傅斯年似乎永遠是滿頭大汗,話説不滿三句,便會掏出一塊潔白手帕,用來揩抹他的汗珠。

雖説傅斯年相貌平平,但他的性格是真的狂。那句著名的“誰都沒有資格罵胡適之,只有我可以罵,只有我才有資格罵”,便是出自他之口。當然了,傅斯年確實有狂的資本。

傅斯年,字孟真。他於1896年出生于于山東省聊城一個舉人之家。據《南渡北歸》記述,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漸曾是清朝開國皇帝順治時期的第一位狀元,而後又升至兵部尚書,掌宰相職。真可謂是權傾一時。

其傅家,也是自傅以漸之後,才逐漸興旺起來,且歷代顯赫。如此一來,傅斯年的教育環境也可想而知了。

傅斯年自幼好學,且熟讀儒學經典。1913年時,虛18歲的傅斯年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預科。而後,傅斯年又憑藉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在預科班考試上連連奪魁,四年考試,三次全班第一,一次全班第二。

此後,傅斯年便正式轉入了國學們,且此時的傅斯年大有一飛沖天之勢。更重要的是,傅斯年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尋常教授他都不放在眼裏。


圖丨傅斯年

在北大期間,傅斯年認識了北大教授胡適,也在胡適的引導下,投入到了那時的新文化運動之中。之後,“五四”運動爆發,傅斯年也同許多學生一起,參加了千人聚會。聚會遊行之中,他擔任遊行總指揮,曾扛着校旗走在前面,可謂是風雲一時。

遺憾的是,傅斯年在“五四運動”之中遇到些不愉快的事。據《南渡北歸》所述,傅斯年當時與一陝西籍學生髮生了口角,兩人曾拳腳相向,傅斯年的眼鏡都被打掉了。雖説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我想,打架之事與其自傲的性格多少還是有點關係的。

也是因此事,傅斯年一氣之下便宣稱不再過問北大學生會的事情。也或許是因為他拒絕以暴力手段或政治手段來革除社會弊病,他才會遠赴歐洲求學深造。

雖説傅斯年非常自傲,還罵過他的教授胡適。但大多數學問家還是以褒性的態度來評價傅斯年的,説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有志氣、最有血性和最有修養的知識分子的典範”。

不得不説,以這句話來概括傅斯年的一生,非常精闢。


圖丨傅斯年、胡適、胡適之子

傅斯年確實有血性。特別是在抗日戰爭之後,在他代理北大校長期間,就曾發誓堅決不錄用“偽北大”的教職人員。他的道理非常簡單:出任過偽政府職位的就算是漢奸。也是因此,傅斯年對周作人當年的種種“漢奸”行為,也不曾寬恕過。

如此這般的傅斯年,還會有人認為他是自大酸腐的文人嗎?所以説,傅斯年一直是一個眾議蝟集、褒貶不一的人物。

歷史總是錯綜複雜的,我們如果要對歷史人物評價,就不應只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 , 而應從各種角度下去審視其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