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第一大人口大國,我們國家的人數是別的國家不能相比的,所以我們國家的人才也是非常多的。除了我們平時可以看到自己國家的優秀人才外,在其他的國家,也有一部分華人和華裔擔當的總統或者是總理的職位,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着自己的價值。因為他們身上流着我們炎黃子孫的血,所以大部分的華人或華裔,不管他們身處何職,他們對我們的國家都很友好,這也可能是中國的傳統叫我們不忘根本的原因。
但是有部分人是例外的,他們可能因為自己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做出來的事情可能會讓我們覺得他身上沒有流着我們的血。比如説泰國的上個世紀40年代的總理披汶。披汶是泰國上世紀40年代實際上的最高的統治者,也是軍事最高獨裁者。他的身份地位就相當於咱們中國的清末後期的慈禧一樣,雖然沒有當上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但是卻掌握着實際的權力。他在泰國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披汶的祖先是華人,祖籍在中國的廣東潮州,吳姓。不過這也就是祖先,到了他這一代,早早地就定居到了泰國。他在泰國土生土長長大,所以他的名字也是按照泰國的説法取的。起初他的名字叫奇達桑卡。後來因為去法國留學,增長了一些見識,被國王賞識,國王賜給他一個名字,也就是鑾披汶·頌堪。後面即便他被廢去了爵,披汶這個名字,他也沒換過。
在初嶄露頭角,頭交椅後。後來他又成為了六個人民黨的創始人之一。在1932年參與披耶·帕鳳、比裏·帕儂榮發動立憲革命推翻君主,先是成為了瑪奴巴功的內閣成員,然後又在1933年和披耶·帕鳳一起發動6·20政變,成為披耶·帕鳳的嫡系。披汶又在1933年10月平定保皇黨叛亂的戰爭中顯示出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能,次年被任命為國防部長,陸軍副總司令,1935年出任陸軍司令。
這些成績都大大提高了他在泰國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也展露了他自己的政治抱負。1938年11月12日,暹羅全國進行立憲革命後第三次大選,披汶靠着之前的政治影響,以壓倒性的勝利獲選。一個月以後,他成為了正式總理。
成為總理後,他為了施展自己的權威,大肆施展自己的身手,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比如説批判君主,起訴君主濫用皇家財產;他還將泰國的訓政期從短短的10年改成了20年。而他做的最讓人忘不了,也至今一直沿用的事情就是,他將自己國家的名字“暹羅”改成了“泰國”。因為“暹羅”在泰語中,表示的意思是“黃金”。披汶覺得這個詞語作為一個國家的名稱太俗,也不符合他自己的品位,而“泰”在泰語中的意思表示“獨立和自由”。這剛好符合他對一個民族的想象。可以説,為什麼他擁有這麼高的權力,卻沒有發生政變?可能是因為,他想要的是一個民族,而並不是一個國家。
1941年。披汶與日本大使簽署了日泰同盟合約。從此開始了同盟軍對戰美英的生涯。當時的日本很強大。可能披汶覺得“大樹底下好乘涼”,不管是什麼原因,他與日本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這條路也讓他的政治生涯上升到了頂峯時期。開始的時候,戰爭進行得很順利,日本成功攻佔了它想要的地方。而泰國也變成了唯一一個可以和當時的日本平起平坐的國家,而批文的聲望也達到鼎盛。na
一年後,隨着日本軸心國的節節敗退,泰國和日本的關係也慢慢動搖。而批汶當做國家要犯。被捕入獄。後因為泰國民眾和美國的支持被釋放。後他又經過幾次的爭權、政變。然而他的聲望卻越來越低,直到1957年下台。後來他輾轉到了日本,1964年,他因為心臟病死於日本,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