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才終於被封了神
杜甫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大唐,那不是王維、李白、孟浩然所經歷的盛世,而是一個從太平盛世轉變為硝煙四起、戰禍不斷的亂世。
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也是一個生存艱難、不斷折磨人心的時代,唯有堅定的意志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或許一切早已註定,當歷史的車輪走到轉折點上,任誰也無法改變,但同時也造就了偉大的人物!他從盛唐的尾巴走來,帶着不可言表的使命。
儘管,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那個平定戰亂的人。但是,他卻為那個不忍直視的亂世增添了無上的光彩。
睿宗先天元年,河南鞏縣城東二里瑤灣村的杜家誕生了一名男嬰,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這是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上可追溯到晉代鎮南大將軍杜預,下可追溯到中宗神龍間修文館直學士杜審言,所以杜甫從小便過着富足的生活。
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 杜工部。生平詩歌創作研究資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 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 7歲學詩,15歲揚名。他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創作了“三吏”,“三別” 等大量優秀詩篇,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絕句。
杜甫因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着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在祖父杜審言的影響下,七歲就能作詩,九歲就會寫字。
他曾這樣寫道:“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意思是十五歲的半大小子,就像小牛犢子一樣,在院子裏拱啊拱,等到樹上的梨子、棗子成熟的時候,一天不吃飯、不玩耍,就知道上樹摘水果吃。
杜甫在青年時代曾數次漫遊。十九歲時,他出遊郇瑕在姑蘇台上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站在這裏,看着眼前的斑駁,遙想當年的夫差何等威武,越國的勾踐又是怎樣英雄,王謝豪門風流人物遍天下。他想:要是有一艘航空母艦,我一定要去扶桑看看。“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至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
二十歲時,漫遊吳越,歷時數年。開元二十三年,他的父母親讓他回故鄉參加“鄉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
他的父親時任兗州司馬,杜甫遂赴兗州省親,開始齊趙之遊。只是一不小心就寫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漫遊時期玄宗開元十九年至天寶四載,杜甫過着 “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 失敗。
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
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為代表。長安時期天寶五 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六載曾 應試“制舉”;十載獻“大禮賦”三篇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章;但均無結果。 直到十四載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右衞率府胄曹參軍之職。
李白與杜甫相遇那年是749年,那年李白比杜甫不僅大11歲,在詩壇輩分上整整先於杜甫一個時代。兩人剛見面時,李白名滿天下,杜甫只是嶄露頭角。其實説實話那時候的李白就是杜甫的偶像,他熟讀李白很多名詩,一看見李白他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李白身上更是有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輕鬆和灑脱,這種氣質加倍地讓李白神采飛揚。眼前的杜甫被這種神采所吸引。而李白見到杜甫也是眼前一亮,他對同行的眼光毒辣,一眼就能識別杜甫身上的詩人氣質,因此二人很快成為好友。在李白眼裏杜甫是一個和他一樣的天才。
然而,與李白的相遇是短暫的。
天寶四年秋,李白打算重遊江東,但是杜甫決定去長安,於是他們便在充州分道揚鑣,卻沒想到這一分別就是永遠。在李白分別之際還寫了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的詩,但是金樽再也沒有開啓。就在李白杜甫別別離的整整十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那時李白已經54歲,杜甫43歲。
開元二十九年,此時的他正醉心於山水之間,尋找着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就是在這個時候,杜甫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侶。時任司農少卿的楊怡將千金嫁給了杜甫。在門當户對的封建社會,這樁婚事似乎是一種逆襲,大有躍入龍門的感覺。
楊小姐是大家閨秀,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她與杜甫雖然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在婚嫁前沒有經歷過相處,但是婚後他們的感情非常好。妻子的包容與理解是杜甫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如此,杜甫有了一個家,有了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和一個可以思念的地方。
隨着安史之亂的爆發,杜甫只好從奉先逃到潼關以北的白水縣。杜甫與妻子一直顛沛流離,忍飢受寒,然而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無法磨滅他那顆詩意的心。他們一同觀賞長安的月亮,感受着朗月的美麗。只是美麗的月光已不再為人留下。月亮雖美,卻無故生出了一份惆悵,他看得越久,思念就越深:遠方的她此時睡了沒有?是不是和自己一樣在賞月。不知不覺間“雙照淚痕幹”。真希望這種痛苦早日結束,美好的團圓早日到來。他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妻子不僅沒有埋怨自己,還理解他的行為讓杜甫十分感動,卻無可奈何。
只是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世事的滄桑讓杜甫感受到無限悲涼。
然而,不久長安就被攻破了,杜甫只好逃往鄜州羌村。隨即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隻身從鄜州前往靈武,在途中被叛亂的軍隊捉住,押回了長安。
也是在這次被俘期間創作出了著名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被囚禁在長安的杜甫想起了遠方的妻子,他望着月亮,愁思難耐,離別和戰亂讓他憂心忡忡,他不知未來會怎麼樣,只是想念遠方的妻子,將所有的思念都寄託給了月亮。
公元757年5月,杜甫終於從長安逃了出來,來到唐肅宗身邊。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湘江的一條破船上,杜甫貧病交加,伏在枕頭上寫下最後的詩。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最後的詩,他留給自己。
他説,我跟這個國家的所有百姓一樣,是個苦命的人。
當官,官被貶了,家,家困苦貧病,國,國支離破裂,在這樣的夜,我這樣的一生,難稱得上成功吧。
轉眼之間千年已逝,我們雖讀過不少他的詩,卻從未深入瞭解過他的故事。
所以不知他的千古佳作背後,是怎樣一段飽經滄桑的人生,又是一顆多麼悲憫赤誠的心。
就是寫詩,我也比不上李白,比不上孟浩然,比不上王維吧。
杜甫的一生就是如此嗎?他與這麼多優秀的人有過交集,最終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詩人?
當然不是!
中唐的詩人元稹讀了杜甫的詩:我要替這個人寫墓誌銘,我要讓人知道,這世間的詩,還沒有超過子美的。
白居易隨聲應和:他的詩註定要流傳千古,他的詩註定要傳遍天下。
韓愈將他跟李白並列在一起:如果心中沒有熱情,去讀李白跟杜甫的詩吧,他們的詩焰有萬丈那麼高。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不同意。
到了宋朝,才終於被封神了!
王安石説,如果可以選一個人同遊,我願意是杜甫。
文天祥説,我想説的話,當年那個叫子美的人苦命人已經替我説盡了。
詩聖!杜甫!
是的,身邊有優秀的詩人,你最終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
詩是給孩子未來的禮物。但不是每個人都認真收下了。因為詩是古人的饋贈。孩子們還太小,那些不太常見的古文讓他們望而卻步。那些陌生場景的描寫,孩子們很難馬上進入情境。
想讓孩子學習古詩, 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有趣的內容學習 ,這樣孩子才能感興趣,學進去。
《藏在地圖裏的古詩詞》就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古詩書籍。
這本書帶領孩子跟隨 40位名家的腳步,重遊88個地方,吟詠180首名篇,傾聽200段歷史趣事。
古詩 瞬間變得立體 、好聽、好玩、有趣,這本書特別 適合給3-6歲的孩子做早期的詩詞啓蒙,給7歲以上的孩子做進一步的延展閲讀。
一、180首詩詞,符合教改大綱,滿足孩子需求
新教改後,小學古詩文132篇,佔到了課文30%的比重,初中更是達到了50%左右。 古詩文已成為語文學習中的重中之重。
這套書精選了 40位名家的180首詩詞,緊跟教改大綱, 現在開始讀,可以提前幫助孩子打牢基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二、教孩子用立體的視角學古詩,符合大語文趨勢
從這幾年中高考試卷中,我們發現,古詩文的 比例已經在逐年上升 ,同時考試題目也 呈多學科交織的趨勢 。
這説明, 現在的考試對孩子的要求更高了, 要求孩子知識面廣,熟悉傳統文化,知識結構完整。同時,需要有比較強的靈活運用能力,閲讀理解能力,分析總結能力以及思維思辨能力等多項能力。
而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儘早培養的。
180首古詩, 縱向用歷史時間線串聯,橫向用地理知識對應。 每一首古詩又詳細介紹了人文風俗,傳説故事,可以説 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將地理,歷史,文化,人物,古詩詞等多學科知識交互成一張知識網,幫助孩子 將平面的知識層搭建成立體的知識框架 。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知識庫的建立,並提高了孩子的各項能力,
三、輕鬆好玩易理解,有趣好記印象深
輕鬆有趣的故事描述,清新美觀的插圖表述,極大地增加了閲讀的趣味性。 孩子一聽就理解,而且記憶牢固。
採用 膠版紙 ,厚實不劃手; 綠色 環保印刷,色彩柔和 不傷眼 。
贈送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賀超錄製的音頻, 幫助孩子掌握髮音韻律,構建語言能力。而且孩子還可以隨時隨地聽故事,用磨耳朵的方式提升學習效果。
這樣一套書,既可以提升孩子對古詩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孩子快速記憶。真是一份非常棒的“六一兒童節”禮物。
全書四冊,定價136元, 現在 活動價格僅為79.9元 , 一頓午飯的價格,送給孩子一套意義非凡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