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地圖上看,朝鮮半島被人為劃分為兩個部分,即著名的三八線。起初,三八線指的是位於朝鮮半島的北緯38度線,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的影響,成為一條軍事和政治上的分界線。該路線將朝鮮半島分成兩個國家,大韓民國位於南部,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位於北部。
現在的三八線就是二戰期間,日軍投降後,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瓜分日本在朝鮮的受降區,把它作為雙方勢力範圍的分界線。日本投降後,美國提出了定義三八線的建議。
但是當時朝鮮半島日軍被蘇聯軍隊打敗,美軍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本土,蘇聯在朝鮮半島的力量比美軍強得多,為什麼蘇聯要接受美國的提議,平分朝鮮半島?本章將從歷史和當時情況多個方面進行探討。
“三八線”橫跨朝鮮半島,長約300公里,斜穿數十條河流,穿越百餘條公路和鐵路,把整個朝鮮半島分成兩半,面積大致相等。為什麼要從100多年前的日俄戰爭開始,把原來地理意義上的北緯38度線轉變為軍事政治上的分界線?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一直依附中國的朝鮮半島也逐漸由戰勝國日本統治。十九世紀初,中國東北的沙俄勢力暗中打算擴張到朝鮮半島。
為避免與傳統軍事力量發生衝突,日本提出以三八線為邊界,與沙俄平分朝鮮半島。沙俄霸道地拒絕了日本的建議,日俄戰爭隨之爆發。隨後,沙俄戰敗,日本佔領了朝鮮。三八線的概念是第一次提出來的,但是還沒有被實際應用。
在二戰期間,日本對駐朝日軍重新部署,形成了三八線,這條線成為了真正的軍事分界線。一九四五年,駐朝日軍以三八線為界分兩路,北路軍由關東軍指揮,南路軍為營區直屬。就是日本的這一劃分,為美國在日本投降後向蘇聯提出以三八線來確定佔領地區提供了思路和客觀依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的頹勢清楚地表明,決戰的時刻即將來臨。蘇聯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向日本宣戰。在蘇聯宣戰的第二天,即蘇聯宣戰的前一天,即8月10日,就是它向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發動進攻的時候,蘇聯佔領了朝鮮根據地,兩天之後,蘇軍迅速向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
日本人不堪一擊,蘇軍進犯的速度大大超過了美國人的估計,原本美軍設想的日本人頑強抵抗和激烈衝突沒有發生。
就在這時,美國軍隊發動了針對日本本土的對日戰爭,大部分仍然在琉球與日軍決戰,即使是沖繩近在咫尺的駐軍,也離朝鮮半島超過600公里,不能迅速進入。在整個朝鮮半島都將被蘇聯獨佔的形勢下,美國國務院和海陸軍部召開緊急會議,迅速商討對策。
在這次會晤中,時任美國作戰部參謀的美國國務卿拉斯科和伯恩斯迪爾提出了以北緯38度為分界線,將美蘇雙方平分朝鮮半島的方案。
日軍在三八線以北的受降勢力和地區被蘇聯接收,三八線以南的地區被美軍接收。對不能在短期內進入朝鮮半島的美軍力量而言,該計劃將阻止蘇軍繼續南下,為美國軍隊進入朝鮮贏得時間,並保障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
結果,該計劃在8月14日的會議上獲得了各方的支持,並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杜魯門立即通過密電把三八線的建議傳達給蘇軍總司令斯大林。次日,斯大林默許了美國的提議。
9月2日,美軍遠東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表總令1號,正式公佈了這項決議。此令頒佈後,蘇軍實際已經越過三八線,正式退往北面三八線以北地區。數日後,美軍勢力進入朝鮮半島,三八線正式成為美蘇兩軍受降勢力範圍的分界線。
以三八線為邊界劃分美蘇兩國的勢力範圍,看似合情合理,但結合當時的形勢,蘇聯的做法有點讓人生厭。
蘇軍進入朝鮮後,日本節節敗退,美國鞭長莫及,蘇聯明明可以拒絕美國在短期內獨佔朝鮮的提議,或者要求將佔據更多利益的“三七線”重新劃分為一條邊界,但是蘇聯卻同意了美軍的建議,讓朝鮮平分朝鮮,甚至主動撤出北邊,等待美軍進入朝鮮。
實際上,蘇聯各方面都有顧慮。蘇聯經過長期的軍事戰爭,戰爭中各式各樣的損失都很大,需要休養生息,不宜進行軍事對抗,希望通過這次妥協,緩和與西方的矛盾。
並且一直以來,蘇聯主要的政治軍事擴張集中在歐洲,當時亞洲的一些國家相對弱小,沒有太多的利益可佔,所以通過這次妥協來緩和與西方勢力的矛盾,也是很合算的。
而斯大林在接受美國的建議時,又提出了附加條件,以換取蘇聯佔領日本北海道北部和千島羣島。由於那時日本本土基本上是美軍的勢力,蘇聯希望自己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妥協,可以讓自己的勢力進入日本,限制美國在遠東的勢力。
在北海道問題上,美國同意了蘇聯佔領千島羣島的要求,但是卻拒絕讓步。在這一點上,美國遠東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甚至表示,如果蘇軍力量必須介入北海道,美國軍隊就會使用武力。
而且如果在此時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蘇聯不但將失去對其遠東地區具有非同尋常軍事意義的千島羣島,而且還將開發殺傷力巨大的原子彈,蘇聯也不可能贏得這場軍事衝突。所以,美蘇雙方在朝鮮、日本勢力範圍的劃分上達成了共識。
這三條線是美蘇兩大強國在政治、軍事博弈中人為劃出來的分界線,導致了朝鮮半島原本統一的分裂局面。從政治軍事上講,半個多世紀以來,南北朝和北朝兩個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一直處於對峙狀態,衝突不斷。
從經濟上看,三八線以南地區原為朝鮮半島的傳統農業地區,是整個島國的糧倉;三八線以北地區則是傳統工業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雙方為了更好的發展而相互支援。但是三八線的確定使南北雙方都不能滿足各自生產的需要,大大制約了其發展。所以,不管美國和蘇聯誰在這場戰爭中佔上風還是佔上風,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他們的利益是以損害朝鮮半島及其人民的發展為代價的。
職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