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討厭學習!”巧用4招,讓厭學孩子痴迷讀書……
“文/萌娃合夥人(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莉莉上小學三年級了,是個文靜乖巧的小女孩。
在家裏時常會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裏是老師稱讚的守紀律的乖學生。
可是除了這些,莉莉在學習上的表現卻是一塌糊塗,這讓莉莉媽很憂心。孩子乖巧是很好,但成績也能跟上就更好了,成績對於現階段的莉莉來説也是很有用的東西呀。
莉莉媽心想,小學正是為以後的學習階段打好基礎的時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沒有打好,以後怎麼建出更高的樓層呢?
但在平時,莉莉媽想要催促莉莉去學習,或者去給莉莉請課外家教時,莉莉總是很抗拒。
要麼就藉口説現在肚子痛,要麼就直接説今天身體不舒服。
可只要不叫她去學習,就什麼都好了。
莉莉媽有時會嚴厲地要求莉莉立刻去學習,莉莉也會在媽媽嚴厲的目光下裝模作樣的去學學,最後抽查她學了什麼,卻發現知識是一點都沒進腦子——莉莉壓根就沒認真看。
莉莉媽越來越苦惱,她知道莉莉絕不是一個在智力上有問題的孩子,但為什麼就是這麼不愛學習呢?
孩子對於學習上的態度如此抗拒,讓家長着急又憂心,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往往從孩子開始就要努力了,看到自家孩子如此“不思進取”,家長要怎麼做才好?
一、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討厭學習的?
1:在學習上受到過挫敗
可能孩子一開始也是很積極願意去學習的,只是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沒有戰勝這些困難,慢慢地,這些困難會讓孩子感到挫敗,而對學習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這些挫敗來源可能是:偶爾的一次沒有考好、被同學嘲笑了成績、努力了卻沒有得到想要的誇讚等。
大部分的學習都是一個漫長而又枯燥的過程,只有在學好後才能感受得到那份充實與快樂。而對於孩子來説,他們有時並沒有一些長遠的目光,只願意看着當前的感受來行事。
在平常他們接觸到的事物中,遊戲、漫畫、電視劇等都是輕鬆就能得到快樂的方式,對比起枯燥的學習,他們自然會對學習產生厭惡。
學習是充滿挑戰的,這種挑戰的困難程度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年級越讀越高也就越難。
對於膽小的孩子來説,一、二年級的簡單的程度,還算安全,自己不會出錯,不用擔心被老師和父母責怪。
但到了三年級或四、五年級,難度上升的層次更大,對於孩子們來説,要有足夠信心和努力才能學好。
而膽小的孩子會瞻前顧後,不敢去嘗試。他們害怕自己會學不好,抱着這樣的心理,等到他們真的沒有學好時,下次再學就更不敢面對了。
1: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影響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孩子厭學情緒沒有及時處理好,那麼在厭惡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家長和老師再怎麼樣催促,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2: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影響
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以後的發展來説,就算孩子厭學,家長和老師也會要求孩子必須去學的。但這時的孩子,處在厭學情緒中,即學不好,又不知道怎麼面對家長和老師,在一次次直面這些壓力時,孩子會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導致自信心下降。
在學校裏,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組成,實際上也可以算是一個“小社會”。對於這個小社會來説,同樣存在着競爭和攀比,但更多的,他們競爭和攀比的是學習上成績。孩子如果成績差,那麼同學之間便會有對孩子奚落、疏遠的行為。
一些老師還會用成績來排座位,這時,孩子如果因為成績不好而被排到坐最後的位置,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就會變得更加無所謂,成績也就越不理想。
1:多肯定孩子在學習上的努力
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點小成就時,家長不要覺得這是應該的。只要孩子在家長面前特別展示出來自己學習的進步,家長都要給出一些適當的誇讚;孩子在學習上有退後的表現時,家長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給孩子適當的安撫。
孩子在學習上的成就成功與否,家長都要用肯定的態度對待孩子在學習上的努力與付出。
2:家長多加強對自己的心理建設
當孩子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家長要多加強對自己的心理建設,好好平復心情,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過多的焦慮,更不要用極端地態度去打罵孩子。
在孩子本來就因為沒有學好而變得惴惴不安時,再來被家長的情緒影響到,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糕。
有時候孩子厭學,是因為覺得自己身上揹負的期望太多了,導致壓力太大,只能用逃避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來定。
如果家長只是發號施令,不考慮孩子的情況,一味地讓孩子不斷地往更高處前進,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當孩子過於疲憊時,自然就會對學習產生厭惡。
4:家長要學着接納孩子厭學情緒
當孩子在第一次對家長抱怨:“我就是不喜歡學習”時,家長不要急着發怒和嚴厲批評孩子的想法。家長這時正確的做法,是要以接納的態度好好跟孩子談心,説一些自己對學習的看法,告訴孩子,在學習時對學習產生厭煩是很件很正常的事。
因為學習不一定一直都是有趣的,它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當孩子厭學時,家長要及時梳理好,再潛移默化地去教會孩子在學習時需要付出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