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説了三次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並不落實,李淵是什麼心理

在史料記載中,李淵曾經三次表示想要把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可是,最終他卻並沒有兑現他的諾言,直到李世民自己動手,殺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並且逼迫李淵退位,搶到皇位為止。

李淵説了三次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並不落實,李淵是什麼心理

(李淵劇照)

那麼,李淵為什麼説話不算數,並因此造成那樣的悲劇呢?

由於李世民曾經有篡改歷史的行動。因此,李淵三次表達想傳位給李世民的説法,就值得懷疑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後來加上去的,李淵其實並沒有這樣説過。李世民這樣加的目的,是想表明,並不是自己搶奪皇位,而是李淵本來就有“換太子”的想法。而且李世民通過這些記載還想表明,自己發動“玄武門政變”,只是被逼無奈的結果,與皇位的更迭,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任何事情,其實都有兩面性。如果這段歷史真的是經過李世民篡改的,對李世民也不是完全有利。因為這個記載其實也意味着,李淵雖然想改換太子,傳位於李世民,但是隻不過是説説而已,態度並不堅決。或者説,改換太子這件事,是李淵説來安慰李世民的,並不是李淵的真心想法。

而李淵之所以要安慰李世民,也表明李世民集團對獲得權力的訴求太大,多次逼迫李淵,李淵才不得不這樣説。

那麼,究竟這個記載是真實的歷史記載,還是李世民篡改的結果呢?現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我們只能假設歷史記載都是真實的,我們來研究一下,如果這個歷史記載是真實的,為什麼李淵只是説説而已,並不願意把傳位給李世民的事情付諸行動。

李淵説了三次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並不落實,李淵是什麼心理

(齊桓公雕像)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皇位的傳遞,為了避免出現爭奪現象,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是等級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中國在很早就實行了嫡長子繼位制度。至少在西周的時候,這種制度已經完全成型。

維繫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周禮,周禮中有一條明確的規定,就是要堅決實行嫡長子制。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們開始破壞這條規矩,把爵位傳位自己喜愛的兒子,而不是嫡長子。但是,往往某個諸侯這樣做以後,就成為別的國家攻擊他的理由。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曾召集諸侯們會盟,其中有一條重要的理由,就是隻能傳位給嫡長子,其他兒子不能繼承爵位。

齊桓公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們互相爭奪爵位,大打出手。宋國的宋襄公帶着公子昭打回齊國,幫助公子昭奪得齊國國君之位。當時宋國是相當弱的,就打仗能力來説,是很差的。那麼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其實就是當時大家非常認可嫡長子制的觀念,宋襄公的行動,不但得到了很大的國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齊國國內的支持。

所以,從嫡長子制的角度出發,李淵其實是並不願意破壞這條制度的,因此是不願意改換太子的。

李淵説了三次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並不落實,李淵是什麼心理

(李世民劇照)

不但李淵不願意改變,連篡奪皇位的李世民,事實上也不願意改變。他當了皇帝以後,也是極力地培養他的嫡長子李承乾。儘管李承乾腿有毛病,當皇帝有礙觀瞻。儘管李承乾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但李世民始終不願意改換太子。

除了因為嫡長子制的緣故外,中國古代還有一項對繼承人的重要評價,就是繼承人最重要的是“德行”而不是“功業”。

古人為什麼很重視“德行”而不是重視“功業”呢?因為重視“功業”,就意味着皇位是可以憑藉武力奪取的。這個結論萬萬不可推廣。一旦推廣,就意味着誰的武力最強,誰就可以得江山當皇帝。那樣的話,皇帝還能睡一個安穩覺嗎?

而“德行”意味着仁愛。對天下老百姓的仁愛,當然就是太子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因為這可以得到大家的擁護,對於鞏固皇位是很有好處的。

就當時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情況來説,李建成雖然並不見得有多仁愛,但是在功業上,李世民是比李建成大的。既然比李建成大,也就意味着,李世民獲得繼承權的機會應該更少。所以,李淵從心理上,是不願傳位給李世民的。

李世民自己也都認識到仁愛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當了皇帝以後,反覆在“仁愛”問題上做文章,最後實現了“貞觀之治”,彌補了他之前的缺陷。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7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淵説了三次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並不落實,李淵是什麼心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