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齊國的巔峯時期,就是“濫竽充數”這個故事所在的齊宣王和齊閔(湣)王時期。
曾經在小學課本中的濫竽充數課文,史書記載的原文是:“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説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齊宣王聽吹竽要三百人的樂隊,每個樂人也要數百人的糧食供養,所以宣王不一定真的愛聽竽,而是愛以聽竽的方式“炫富”。齊閔王喜歡一個一個的聽,南郭先生怕被發現作假,就逃了。所以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宣王喜愛鋪張浪費,而閔王是明君。
歷史恰恰與我們想的相反。齊國的斷崖式衰落就是在齊閔王時期,而齊閔王雖然發現了“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卻沒有發現“渾水摸魚”的蘇秦。
齊閔王剛剛親政時,齊國的外交關係良好,齊國也通過一些軍事活動取得了東方其他五國的畏服,強大如楚,也曾讓質子入齊以圖友好。而西方強秦,想稱帝也不敢貿然,先尊閔王為東帝,然後自立為西帝。
(齊閔王)
齊閔王時期的齊國實力已經達到了巔峯,完全當時是戰國形勢主導者。公元前298年左右,齊將匡章率齊、魏、韓聯軍圍困秦國,最終攻破了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公元295年,燕國趁齊國空虛之機偷襲,齊軍班師回國,大破燕國。齊湣王欲藉此機會討伐燕國,燕國派出間諜蘇秦欺騙齊湣王,勸齊國轉而伐宋,伐燕良機轉瞬即逝。
齊國並沒有光明正大的伐宋。在公元前287年,齊國組織歷史上第三次五國伐秦,齊國感到其他四國出工不出力,就乾脆把主力軍隊陳放在了宋國邊境,只有少數兵力去函谷關站個崗,大部隊則趁各國不備,直接把宋國打下來了。
宋雖然軍力不強,但是地處諸侯中心腹地,又異常富裕,所以各國早就想找機會下手,只是實力不足,怕成為眾矢之的以後無法收場。這次齊國打下了宋國,各國極為不滿,這樣,秦國就攛掇東方五國伐齊,最後形成了以燕國為聯軍統帥的五國攻齊。
齊國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為了使東方五國畏服,常年征戰,所以國力損耗很大,當然也培養了不少軍事人才,閔王時期齊國有堪比戰國四大名將的匡章。匡章的主要戰績有:子之之亂帥10萬齊軍滅燕國;垂沙之戰擊敗楚軍,殺死楚將唐昧;第二次伐秦時統帥三國聯軍,攻破秦函谷關,迫使秦昭襄王求和。匡章死後,觸子和達子派兵滅宋國。
(匡章)
齊閔王任用觸子為主帥抵抗五國聯軍,觸子本欲採用防守的方式,防守中尋求各國破綻各個擊破,閔王卻想一舉擊敗各國聯軍,威脅觸子主動出擊。
決戰戰場中,閔王在陣中,觸子為前鋒,達子殿後,戰鬥激烈之時齊軍突然響起了鳴金之聲,齊軍後退時傳聞前軍敗,主帥被殺。達子死戰保齊閔王撤退,聯軍統帥樂毅借勢殺的齊軍大敗,觸子去向不明。
此戰之後就是樂毅伐齊的故事了,燕國連下齊國八十多城,幾乎吞併齊國,意外的是後來燕國新君繼位,不再重用樂毅,齊國田單以火牛陣翻盤,又慢慢的奪回了自己原來的領土。
宋是齊楚的戰略緩衝地,齊閔王貿然對宋出手也使楚國君臣無不想除之而後快。都城臨淄被樂毅攻破以後,齊閔王到處尋求保護,逃到衞國衞王竟以皇宮讓其居住,閔王仍舊傲慢,被衞國臣民所不容,閔王被迫繼續流亡。最後閔王死在了楚將淖齒之手,臨死前被抽筋,哀嚎兩日。閔王死後,楚國長久佔領齊國南部的一些領土。
閔王逃亡之際仍有小國君主收留,因為齊國不但曾經軍事強大,也是七雄的文化中心,還有全國最早的“大學”:稷下學宮。齊閔王選擇先滅一個較大國,然後軍事威懾加上文化控制東方各國,從而制衡秦國是正確的路線,只不過受蘇秦的忽悠選錯了國家。
齊國伐宋前雖然實力強,攻伐無不勝,但缺乏戰略縱深,齊國需要的就是燕國土地這樣的戰略縱深,而不是富裕的宋國。
燕國偷襲齊國,給了齊國攻打的藉口,正是滅燕的良好機會。
燕國地理位置偏北,氣候寒冷,人口少,其他諸侯相對來説不太看重燕國土地,也就很少去打燕國,反而燕國常常出兵渾水摸魚。齊滅燕不但可以擴大戰略縱深,也不會遭到其他諸侯敵視,還可以向北方匈奴擴張,從而培養強大的騎兵軍隊,然後南下一統各國。
齊閔王始終相信蘇秦是為齊國考慮,是自己一錯再錯的關鍵。蘇秦則利用了齊閔王有喜好得到顯而易見實惠的貪心,將齊閔王的目標最終由燕國引向宋國。最後閔王以車裂之刑,處死了在齊國任職而騙取齊閔王絕對信任的燕國“死間”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