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説家毛姆與辜鴻銘如何成為好朋友的 辜鴻銘 新文化運動

毛姆 辜鴻銘

毛姆辜鴻銘是好朋友。毛姆是英國的一位小説家,他在中國遊歷的時候,曾與辜鴻銘有過接觸。同時毛姆對辜鴻銘的評價還是挺高的,他對於見辜鴻銘一事印象深刻,還專門寫了日記。

辜鴻銘畫像

在歷史上,辜鴻銘也算是一個怪人了,他與世人不同的表現,卻讓毛姆為之稱讚。毛姆辜鴻銘的相見也是頗有意思的,最初的時候毛姆寫了一張便條,邀辜鴻銘前來相見,但辜鴻銘對他寫的便條置之不理。於是毛姆又重新親自寫了一封信請求拜訪辜鴻銘。最終得到了辜鴻銘的回應,答應與其見面。

由於毛姆初到中國,對中國的地形、建築不甚瞭解,所以對這些新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地新奇。在毛姆的書中,還描寫了關於中國的特色之處。另外毛姆還特意描述了辜鴻銘的住宅,其內部構造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由此可以看出,毛姆對中國以及辜鴻銘的許多相關事宜都頗感興趣。

具資料記載,在毛姆的眼中,辜鴻銘的形象就是一條長長的辮子,一雙大大的眼睛,以及一顆頑固、有原則的心。在毛姆去辜鴻銘家的時候,辜鴻銘周到地招待了毛姆,所以毛姆對辜鴻銘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據毛姆説,他與辜鴻銘兩人還探討了一些思想上的東西,雖然當時兩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態度,但是他很佩服辜鴻銘對於思維的拓展與不侷限於當前的對事情獨到深刻的見解。

辜鴻銘一生漂泊四洋

辜鴻銘一生漂泊四洋指的是辜鴻銘在很多國家都待過。四洋指的是南洋、西洋、東洋、北洋。辜鴻銘説過“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他用這一句話概括了他的一生軌跡。

辜鴻銘舊照

辜鴻銘是出生在南洋的。辜鴻銘的父親原籍中國福建,後來去了南洋,也就是現在的東南亞,在當地經營種植園。後來,辜鴻銘的父親娶了一位葡萄牙女子,生下了辜鴻銘。辜鴻銘在南洋長大,他被一位來自英國的夫婦收為養子。

辜鴻銘年紀漸漸長大,他的養父母因為要回英國,想要把辜鴻銘帶到英國,他的父母同意了。辜鴻銘到了英國後,開始在歐洲各國學習。辜鴻銘先後在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學習,拿到了很多博士證書,非常精通西方文化。因此,辜鴻銘説自己學在西洋。

辜鴻銘在日本待過一段時間,結識了一位日本女子,他與這位日本女子情投意合,於是結婚了。而當時的中國人一般稱呼日本為“東洋”,因此辜鴻銘説自己“婚在東洋”。在日本待了一段時間,辜鴻銘就回國了。

辜鴻銘回到中國後,被湖廣總督張之洞聘請,擔任他的幕僚。在擔任他的幕僚期間,辜鴻銘幫助張之洞組建新軍、興辦實業。按照辜鴻銘的説法,中國是北洋,因此,辜鴻銘稱自己“仕在北洋”。辜鴻銘一生漂泊四洋,學貫中西,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著名人物。

辜鴻銘 新文化運動

辜鴻銘在新文化運動中有過很多表現,這些表現在當時的人看來是非常守舊和頑固的。當時胡適等人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在社會上提倡接受西方的文化。辜鴻銘對此非常反對,他認為中國應該守住自己的傳統。

辜鴻銘畫像

辜鴻銘新文化運動中與胡適有過多次交鋒。胡適是提倡西方文化的,而辜鴻銘卻對西方文化有着反感,為此,兩人經常辯論。胡適當時也是北京大學的教師,在一次演講中,胡適用英文演講,辜鴻銘就調侃胡適的英語是“英國下等人的發音”。

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倡要學習西方,而辜鴻銘卻認為西方的文化華而不實,他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去挖掘,雖然現在的西方很先進,但是中國依靠傳統文化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辜鴻銘新文化運動發表的很多觀點都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辜鴻銘認為西方文化對中國的衝擊力很大,很多年輕人都去學習西方文化,卻將傳統的文化仍在一邊,這是非常不對的。

辜鴻銘在新文化運動中指出,西方的一些現代思想,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也是存在的。辜鴻銘指出,自由與民主的思想不是西方的專有名詞,它在中國古代中就存在,中國古代也存在自由與民主的思想。之所以現在沒有人注意到,是因為沒有人去挖掘,如果有人去挖掘中國古代的經典書籍,自然能夠挖掘出一些有用的思想。


辜鴻銘伊藤博文

辜鴻銘是中國晚清時期的官場學究,最早是張之洞的幕僚。後來辜鴻銘進入了朝廷,入職軍機處,成為朝廷高官。伊藤博文是日本的首相,在其任內,發動了對清朝的甲午戰爭,使得日本成為亞洲的強國。

伊藤博文圖片

辜鴻銘伊藤博文之間有過一次辯論。當時,甲午戰爭已經結束了,伊藤博文從首相的位子上卸任了。伊藤博文從首相位子上退下來後,來中國遊歷。他很欣賞張之洞,就去湖北拜訪張之洞。張之洞接待了伊藤博文,辜鴻銘作為張之洞的幕僚,也與伊藤博文見了面。

當時辜鴻銘剛剛出版了《論語》,就將一本英文版的《論語》贈送給了伊藤博文,然而伊藤博文並不買賬,他諷刺辜鴻銘,説孔孟之學在兩千年前是可以的,但是到了現在已經過時了。

辜鴻銘對於伊藤博文的諷刺,巧妙地作出了反擊,他説孔孟之學類似於算術中的“三三得九”之術,在以前是“三三得九”,到了現在還是“三三得九”。因此,孔孟之術到現在還是合適的。伊藤博文被反駁得啞口無言,無話可説。

辜鴻銘伊藤博文之間的辯論是中日兩國不同治國方略的辯論,當時的中國依然奉行儒學治國,而日本已經是按照西方的現代理念來治理國家。辜鴻銘雖然在辯論中贏了對方,但是國家在治理方面並未能贏得了對方。因此,辜鴻銘還是輸了。在那個時代下,儒學已經過時了,無法挽救封建國家。

辜鴻銘 盛宣懷

辜鴻銘盛宣懷都是晚清時期的名人,在當時很有名氣。他們兩個人都熟悉西方的學術,並且將西方的學術引入到中國,使得中國這個封建國家接觸到了西方的事物。並且他們兩個人都是在朝廷的機構中擔任官職。

盛宣懷圖片

辜鴻銘是在南洋大臣張之洞的總督府中擔任幕僚,幫助張之洞整理南洋事物。張之洞在整備新軍、興辦實業方面,這些都有辜鴻銘的影子。辜鴻銘學貫中西,並且在西方待過,因此對西方很瞭解,他將西方的一些治國理念帶到了中國。

盛宣懷是一個官商,在北洋大臣李鴻章手下擔任幕僚。盛宣懷一邊經商,一邊做官,他管理過輪船招商局、郵傳部,為李鴻章做了很多事情。李鴻章在興辦實業方面,盛宣懷出了很大的力量。盛宣懷在清朝末年年時擔任郵傳部尚書。

辜鴻銘盛宣懷有過交集,當時盛宣懷為張之洞推薦了一位兵工方面的專家,但是辜鴻銘與這個兵工專家談論後,發現這個兵工專家只是一個商人,於是他將這個人打發走了。他又從德國請來一位技術專家。他向張之洞説,盛宣懷這個人只注重經商,不懂別的。

當時的盛宣懷在社會上有着很好的名聲,但是辜鴻銘對他並沒有好的評價。他認為盛宣懷雖然懂得洋務,但是隻是略知皮毛,算不上精通。而且他認為盛宣懷最終還是個商人,最看重的是“錢”,在品德方面卻很缺乏。

對辜鴻銘的評價

對辜鴻銘的評價一直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一些人對他十分崇拜,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人覺得他有諸多不足,對他有一些批判。

辜鴻銘劇照

所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辜鴻銘先生也是如此。首先是他過人之處,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第一,他懂得九種語言之多,具有很強的語言能力,而且口才了得。這是他不可忽視的過人之處;第二,他具有很強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保護民族主義、維護東方文化的意識。他去外國學習多種語言,為的是將自己國家的文化傳出世界,所以他對中國古代的四書進行了翻譯,並將其推向其他國家。當時人們都忙着學習外國文化,但是他卻對中國的古文化也進行了深刻研究,當別人都覺得要摒棄中國傳統文化,大力學習外來文化時,他仍覺得不能忘本;第三,他不跟風,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能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對中國當時的時局有很清醒的認識。

然後就是他的不足之處。第一,他是一個保皇派,沒有激進的變革精神,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他的思想不夠開闊,有一定的侷限性和保守性。例如,他對女人的小腳十分喜愛,説明他不認同女權主義,第二,他性格比較固執,自己認定的事情,無論好壞他都會堅持到底。例如,他堅決不剪辮子。總之,無論如何對辜鴻銘的評價如何,我們都應該明白一點,就是他始終是過人之處多於他的不足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6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國小説家毛姆與辜鴻銘如何成為好朋友的 辜鴻銘 新文化運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