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大數據與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融合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如今,大數據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及挑戰。如何用好大數據更新思政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必須直面的重要問題。成立於2008年12月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湖北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擁有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兩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大數據時代思政教育,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轉變思想觀念,夯實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基礎
認識是行動的推力,思想是行動的指揮,解決好思想觀念問題,就能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激發解決問題的最大動力。學院及時轉變思想觀念,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創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與效果。
學院將“大思政”理念融入思政教育體系建設之中,科學構建“院黨委—黨支部—師生”三級理論學習宣傳體系,形成理論先學、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打造育人共同體。
學院持續推進思政理論課改革,打造“一線二紅三實”立體教學模式,《辛亥革命虛擬仿真實驗》《社會實踐》入選湖北省一流課程;建成國內首家《國土安全》思政課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湖北電視台對相關課程做了專題報道。《大學生理論宣講與實踐創新案例精編》一書從青年學生思想引領問題出發,為培養青年學生理論思維,實現理論思維與實踐思維的銜接和互動提供實踐範式,入選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文庫,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豐富方式載體,拓展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
學院遵循大數據時代思政教育的規律,抓住學生成長的需求,主動研究、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學院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豐富思政教育的方式載體,拓展思政教育的創新路徑,增強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學院科學創新工作載體,利用騰訊會議等平台舉辦“名家講壇”,邀請復旦大學等高校的學者、教授開展不同主題的學術報告,深入淺出地與學生們進行交流,耐心解答同學的疑惑。
學院學生優秀徵文作品入選2021年教育部關工委“讀懂中國”活動優秀作品;學生榮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優秀獎;由學生們主持完成的3個學術作品獲得“挑戰杯”傳統賽道省賽一等獎、國賽三等獎,1個學術作品獲評省賽二等獎,3個作品參加省賽“紅色專項”賽道。
學院着力推動地大武漢馬院之聲微信公眾號、“易班”建設,關注新時代青年的思想動態及需求,提供具有學院特色的網絡文化產品,加強思想引領。將思政課堂融入社會實踐,帶領學生搭乘“數字快車”,助力脱貧攻堅,將“知行合一”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重要作用。
建強教師隊伍,激發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動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承擔起立德樹人的責任。學院着力打造優秀教師隊伍,引育並舉形成了一支學術思想活躍、學術水平高,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
學院圍繞湖北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努力實施思政課隊伍“配齊建強”工程、人才培養“強基鑄魂”工程。85%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湧現了以“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代表的優秀教師羣體。1名教師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2名教師入選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年度影響力人物。有教師獲第二屆全國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暨優秀課程觀摩活動特等獎。
學院長期堅持舉辦年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以“講好一門課”為考量重點,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着力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課堂質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馬翔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