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蘇聯和德國雙方投入400萬大軍在第聶伯河右岸展開激戰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蘇德雙方在第聶伯河右岸(西岸)烏克蘭進行了一系列攻防作戰,即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戰役由蘇軍發動進攻開始,以德軍東方戰線之右翼被粉碎告終。此役,德軍的86個師中,有10個師和1個旅被全殲,8個師因損失慘重被撤銷建制。
兵力對比
■蘇軍:烏克蘭第1、第2、第3、第4方面軍,約223萬人。配備火炮和迫擊炮28654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輛、飛機2600架。大本營代表GK·朱可夫和AM·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作戰行動。
■德軍:南方集團軍羣、“A”集團軍羣和第4航空隊,以及羅馬尼亞的第3集團軍和空軍部隊,共103個師,約176萬人。配備火炮168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2200輛、飛機1460架。
戰役背景
1943年10月,蘇軍取得第聶伯河會戰勝利後,大本營決定擴大戰果,發動戰略性攻勢戰役,解放烏克蘭全部國土。
蘇軍企圖是:以同時和逐次展開的猛烈進攻殲滅蘇德戰場南翼的德軍集團,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為爾後進攻巴爾幹和殲滅白俄羅斯境內的德軍集團創造有利條件。
德軍企圖是:固守普里皮亞季河至第聶伯河河口附近防線,確保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這一重要經濟區,並掩護通向克里木和巴爾幹半島的接近地,以穩住戰線、拖延戰爭進程。
為此,蘇德雙方在北起薩爾內以西、南至第聶伯河河口,正面寬約1400千米;東起第聶伯河、西至喀爾巴阡山麓展開部署,作戰地區縱深約450千米。
戰役過程
按作戰發展過程,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分為2個階段(共實施了9次子戰役)。即冬季攻勢(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和春季攻勢(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第一階段
蘇軍連攻5次 擊潰德軍38個師
(1943年12月24日~次年2月末)
此階段,蘇軍4個烏克蘭方面軍粉碎了當面德軍在南部的防禦計劃——德軍38個師(佔防禦兵力的41%,其中包括7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被擊潰,併為實施深遠分割突擊和翼側突擊並徹底粉碎右岸烏克蘭的德軍,創造了有利態勢。
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
(1943年12月24日~次年1月14日)
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700千米正面上展開進攻,粉碎當面德軍的反突擊,擊潰其6個師,前進80~200千米,幾乎全部解放基輔州和日托米爾州,以及文尼察州和羅夫諾州部分地區。
基洛夫格勒戰役
(1944年1月5日~1月16日)
烏克蘭第2方面軍向駐守基洛夫格勒的德軍集團發起進攻,向西推進40~50千米,突破當面德軍第8集團軍防禦,收復基洛夫格勒。
上述兩次戰役大大改善了蘇軍的戰場態勢,為爾後連續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
(1944年1月24日~2月17日)
蘇軍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從突出部底部兩端急速對進,於2月17日成功圍殲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的德軍重兵集團,重創德軍15個師,殲敵7.3萬人,削弱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羣的戰力。
羅夫諾-盧茨克戰役
(1944年1月27日~2月11日)
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右翼2個集團軍於2月11日攻佔舍佩托夫卡,前進至馬涅維奇、盧茨克、舍佩托夫卡一線,殲滅了該地域德軍,佔領了重要交通樞紐和支撐點,達到戰役預期目的。
尼科波爾-克里沃羅格戰役
(1944年1月30日~2月29日)
蘇軍烏克蘭第3、第4方面軍共同實施、協同作戰,於2月底消除了德軍在第聶伯河左岸佔據的登陸場,並全殲該地區守敵,前出到因古列茨河,奪佔該河西岸的一些登陸場,為解放克里木和向敖德薩方向發展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階段
蘇軍4次進攻 粉碎德軍防禦
(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此階段,蘇軍4個烏克蘭方面軍進一步重創當面德軍的重兵集團,最終達成了粉碎德軍防禦企圖的戰役目的。
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夫策戰役
(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此役由烏克蘭第1方面軍實施。在3月底前,德軍“南方”集團軍羣坦克第1集團軍遭到合圍(共23個師,內10個坦克師)。儘管坦克第1集團軍殘部於4月7日突出合圍,但“南方”集團軍羣左翼和中路部隊均被粉碎。戰役中,蘇軍重創德軍2個裝甲集團軍,使德軍20個師損失一半以上的人員和大部分技術兵器;德軍的主要橫向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防線被分割成兩部分;該方面軍前進80~350千米,前出到喀爾巴阡山山前地帶,解放右岸烏克蘭部分領土。
烏曼-博託沙尼戰役
(1944年3月5日~4月17日)
此役由烏克蘭第2方面軍實施。3月26日,該方面軍抵達温格內以北國界,從行進間強渡了普魯特河,在戰爭期間第一次將戰鬥行動轉移到敵國——羅馬尼亞境內。至4月中,該方面軍以右翼前出至喀爾巴阡山脈。以中路部隊前出至雅西接近地,而以左翼前出至德涅斯特河、基什尼奧夫以東。戰役中,蘇軍割裂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羣防線,使其10個師損失50%~75%的人員和幾乎全部重裝備;該方面軍前進200~250千米,解放右岸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大片領土,並進入羅馬尼亞東北地區。
別列茲涅戈瓦-斯尼吉廖夫戰役
(1944年3月6日~3月18日)
此役由烏克蘭第3方面軍實施。戰役中,蘇軍因強渡南布格河未果而受阻,使德軍在對岸有利地區建立了有組織的防禦;該方面軍前進了140千米。
敖德薩戰役
(1944年3月26日~4月14日)
戰役中,烏克蘭第3方面軍重創德軍第6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解放了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薩州和摩爾達維亞大部地區,為進軍羅馬尼亞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役點評
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是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同時也是蘇軍所有6個坦克集團軍同時參戰的唯一的一次戰役。戰役展開的正面長達1300~1400千米。雙方參加右岸烏克蘭戰役的兵力約40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54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200輛,飛機4000餘架。此役,蘇軍實施大縱深分割突擊,推進250~450千米,粉碎德軍的反突擊,解放了數百萬蘇聯人民和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大部地區、摩爾達維亞部分地區,前出到蘇聯-羅馬尼亞邊境,徹底改變了蘇德戰場南翼的作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