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八佰》,描寫的是抗日戰爭初期我八百孤軍死守四行倉庫的經典一幕。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校長下令死守四行倉庫,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爭取友邦同情”,請求歐美諸國出售軍火給我們。
正當八百壯士經此一戰名揚國際之時,當時的中國軍火採購正陷入困境之中。
抗日戰爭爆發時,百萬抗日雄師以步兵為主。前線部隊作戰的基本需求是步槍,輕機槍和重機槍。1937年10月。當時的國民黨軍政部制定了《增購械彈計劃》,分析出當時中國維持抗戰最急需的外國軍火是兩萬挺輕機槍,4500挺重機槍與11億發槍彈。而當時中國賴以建立德系部隊的中德易貨協定,卻發不上力。抗戰爆發時,德國自身正在全力擴軍,準備吞噬整個歐洲,因此絕對不可能將現成的機槍與槍彈售與中國。
當時世界五大軍火生產國,美,英,法,德,意,都不能接中國的軍火訂單,美英法三強憂心忡忡日本染指他們在東亞的殖民地而不敢公然得罪日本。當德國正在整軍備戰。意大利則已與日本歃血為盟,更是不可能賣給中國一槍一彈。
除了這5個國家以外,還有一個選擇,蘇聯。
1937年8月21日,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蘇俄提供給中國1億法幣易貨軍售貸款。然而蘇制步槍使用的槍彈與中國步機槍普遍使用的德系“毛瑟”槍彈截然不同。採購蘇式步機槍無疑將增大我後勤壓力,因此中國以蘇聯貸款搶購飛機和火炮,而令派孔祥熙為特使,急訪歐洲各國,尋找德國以外的軍火來源。
就在這時。一款二傳中最經典的武器,捷克式輕機槍,成為了中國購買軍火的主要目標。作為一款抗戰名槍,捷克式輕機槍的造型特殊,稜角分明,極有立體感,是一種性能優異,裝備國家眾多,在世界槍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輕機槍。
整個20世紀30年代,捷克式輕機槍一共對外出口12萬挺。中國,伊朗,伊拉克,埃及,智利,瑞典,土耳其等10多個國家都成為這款機槍的客户,當然VIP客户還是我們中國。而看過大量抗戰神劇的國人,想必對這挺“捷克式”都非常熟悉。
1937年的淞滬會戰於10月下旬失利,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又為中國的國際威望注入強心劑。就連當時在歐洲處在納粹陰影下,行將亡國的捷克,也對中國釋放出最大的善意。淞滬會戰爆發後,捷克直接撥出軍隊中使用的輕機槍給中國。但隨着德國軍隊的大兵壓境,捷克於1938年5月開始動員備戰。
憂心忡忡的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內斯
同樣國難當頭,當時的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內斯深受800壯士抗敵精神的感動,除了放手簽下1萬挺輕機槍的巨大訂單外而且還親自贈送全套“捷克造”機槍圖樣,並裝滿7大箱,派專人押送回中國。中國至此方能完全自制“捷克造”輕機槍,不需再向捷克買槍。
以20世紀30年代的眼光來看,捷克輕機槍的結構已經非常簡單,加工也不需要高深的工藝,只要有相關的詳細圖紙,受過基本訓練的技工利用較少的機器就可以製造。有了捷克人給的圖紙。當時中國的軍工企業一口氣,仿造了4萬挺左右的捷克式輕機槍,幾乎相當於當時捷克外銷總量的1/3。除了國民黨政府的中央軍外。地方軍閥控制的軍工廠也大量仿製了該槍。
除了結構簡單外,捷克式機槍還是一種非常堅固耐用的武器,即使在激烈的戰爭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也很難損壞。在抗戰初期,一些力氣很大的中國機槍手往往在短兵相接中直接揮舞捷克式輕機槍進行貼身肉搏戰。
在太原會戰中,一箇中國軍人回憶,他的一個副班長臂力驚人,實戰中他揮舞捷克式輕機槍,左右開弓連續砸死多名日軍士兵,死者都是當場腦漿崩裂,由於捷克式輕機槍本身極為堅固,在砸碎日軍頭骨以後,全槍居然沒有任何損壞。
所有日本老兵的回憶錄中都提到,中國人的捷克式輕機槍,是基層日本兵最可怕的敵人。所以日軍對中國軍隊的其他武器或許不屑,可一旦繳獲的捷克式機槍,日軍絕對會留下來自己使用。
在中國人的眼中,捷克式輕機槍就是一款非常完美的武器。從1927年到1939年,這12年內捷克前後賣給中國高達3萬挺輕機槍。這3萬挺機槍加工精良,性能優異,採用斯柯達工廠最優質的鋼鐵,堅固耐用,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機槍。
除了“捷克造”機槍,你覺得抗日戰爭中還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