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曾經的“逃學少年”在奮鬥中逆風翻盤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經典


 

#思利及人讓未來可期# #去外面的世界 闖出屬於我的未來#

甘肅省隴南市哈達鋪站是蘭渝鐵路和蘭成鐵路的樞紐站,但這裏卻沒有一趟可以直達寧波的火車,需要乘火車至蘭州站中轉,全程超過35小時。

這是任勝軍通往新生活的時間。

大學畢業後,同學們大多留在離家更近的蘭州工作,但任勝軍卻選擇來到了離家2000公里以外的港口城市寧波,他説自己喜歡外面的世界。

 

任勝軍從助學圓夢班畢業後就職於一家 500 強石化公司

一次闖蕩 成就“差生的逆襲”

任勝軍在寧波有兩個發小,兩年前退伍後他曾經來找他們玩了幾天,但他沒想到自己會再次來到這裏,而身份不再是一個遊客。

從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任勝軍被一家寧波的500強石化公司錄取,這家市值超過2000億的上市公司在股民中頗為知名,但對於不少蘭州石化畢業的學生來説,這裏並不是優先選擇,他們更喜歡離家更近的蘭州和新疆。

可任勝軍不這麼認為,“之前我們有一門課叫就業創業,當時有好多同學都問老師,‘我們是留在我們西北好,還是去南方更好一點’。老師説過一句話,我現在印象特別深刻,他説‘貧窮有貧窮的原因,發達有發達的原因’,我覺得南方肯定是有比咱們西北好的地方,就想來看看,當時其實沒什麼猶豫。”

任勝軍敢闖,這一點班主任車澤偉在他上學的時候就發現了,“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打心底裏不想滿足現狀,想去挑戰,即使過程很殘酷。”

 

任勝軍所在助學圓夢班的班主任車老師

“在外闖蕩”對於任勝軍來説並不陌生,14歲時他就曾經和哥哥離開家鄉前往外地。由於爸媽常年在外地打工,任勝軍一直過着留守兒童的生活,逃課摸魚是小學時的常事兒,成績常年墊底。對於學習失去信心的他14歲和哥哥一起前往父母打工的地方,想在那裏謀生活。

但當地的親戚打消了他“輟學打工”的念頭,“他説我還那麼小,不上學幹啥,反正是義務教育,這裏也是可以報名的。就讓我報名先上學去。” 就這樣,任勝軍再也沒有輟學。

不僅如此,在外地重啓學業的他因為有了更好的教育資源以及一個嚴厲的班主任,意外收穫了成績的突飛猛進,而這場“逃學打工”的經歷也成為了他“差生逆襲”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

獨自打工 能為家裏分擔多少就分擔多少

任勝軍的家在哈達鋪火車站附近,與工業化又現代的火車站不同,幾公里外的小村子維持着古樸又原始的樣子,他的家尤其是這樣。

任勝軍家一共有兩兄弟,在哥哥的記憶中,由於務農的收入非常有限,父母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常年在外面打工,兩兄弟的學費一直是家裏很大的負擔,“我記得好像我們讀一年級的時候,學費總是交不齊的,那時候應該也就十幾塊錢,但就是沒辦法一次性交齊。”

對於任勝軍而言,窮是童年給他留下的重要印象,“因為家裏真的很困難,爸媽必須要去外面打工,只剩下爺爺奶奶管我跟我哥。當時家裏種的地還挺多,爺爺奶奶其實也顧不上我們。”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他高中階段。

 

任勝軍的爺爺在家裏務農

上高二後,為了準備高考,任勝軍重回老家讀書。“當時壓力確實很大,但特別巧那年家裏一個人都沒有。我爸媽本來就在外地打工,剛好爺爺奶奶和哥哥嫂子他們也都去了外地,家裏就剩我一個。人家其他考生家人至少還能給做個飯,我高考時家裏一個人都沒了,”雖然心中感到失落,但他一直沒跟家裏人説過這些。

在高考的關鍵之年,任勝軍獨自面對了很多成長的煩惱。模擬考試後,在綜合考慮後他主動選擇了單獨招生考試的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之所以選擇石化行業,也是因為聽説薪資待遇相對來説高一點,“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就感覺我應該早早畢業,早早去掙錢,為家裏面分擔一點。”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任勝軍雖然興奮,但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也讓他提前感受到了經濟壓力,在錄取後不久他就踏上了“打工之旅”。“5月中旬考完試,我就去蘭州打工了,能為家裏分擔多少就分擔多少。”

當時,任勝軍在黃河邊的一艘遊船上當保安,值夜班,從晚上11點到隔天中午12點。經常船上所有人都走完了,他負責把每一盞燈關掉,有時候他會一個人在包廂裏坐着,有一種自己承包了整條船的快感。那一刻,他覺得生活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三個月賺了9000塊錢,至少大一第一學期的生活費不用顧慮了。”任勝軍笑着説。

從大學到部隊,在嚴格自律中蜕變

2016年,任勝軍入讀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同年,響應國家扶貧扶智的號召,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攜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在這裏設立“思利及人助學圓夢班”,從任勝軍所在的專業選拔出40名建檔立卡貧困生,提供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補貼等共計60萬元,資助他們完成學業。

“原本學雜費一年一萬多,佔了家庭開支近三分之一,有了這筆資助,家裏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任勝軍哥哥回憶説。上大學後,任勝軍就沒有再向家裏拿過錢。

任勝軍還記得,當時是入學軍訓期間,他和幾十個同學被一位留着平頭、看起來雷厲風行的老師叫到跟前,開了“助學圓夢班”的第一次班會。這位老師,就是他的班主任車澤偉。

車老師當過兵,對學生要求極其嚴格,彷彿“行走中的軍令狀”。由於石油化工專業的特殊屬性,這一行在工作中出不得半分意外,在學習階段,學校對學生實行的就是半軍事化管理,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格外嚴格。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對學生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根據高考成績和軍訓表現,車老師讓大家自主報名成為班委,曾經錯失過做班長機會的任勝軍當時沒有猶豫就報名做了班長。“我告訴他,你要當我的班長,學習要做到前面,工作也要做在前面。我希望他是一個強者。” 在車老師的嚴格要求下,任勝軍經常一項工作返工近10次。

一次班級活動中任勝軍負責製作一段紀念視頻,但由於缺少經驗,任勝軍用手機拍攝的原始素材完全失真無法使用。“他直接把我和團支書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我特別不服氣,當下就不想幹了,”任勝軍笑着回憶起這段經歷。

在車老師看來,“愛打退堂鼓”是任勝軍最需要克服的性格弱點,“一遍一遍反覆,實際上就是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過程,你是帶着使命和職責工作的,個人的困難自己要想辦法去解決,如果解決不了,我們會來幫你,但是你要有堅定的目標。”在老師的開導下,心情平復後,任勝軍主動尋求學校管理部同學的幫助,在反覆修改後,最終交出了合格的成品。

車老師的做事風格讓任勝軍耳濡目染,也讓他重拾了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有的“軍人夢”,大學二年級,任勝軍踏上了和班主任相似的人生軌跡,成為了一名軍人。“任勝軍對自己要求很高,所以他在部隊表現很好,去了一年就當上了班長。”車澤偉欣慰地説。

“人們都説‘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去部隊兩年,對我影響確實很大,”軍隊有更嚴明的紀律,任勝軍表示,“我比以前更能吃苦了。像現在到企業上班,很多人有可能接受不了倒班制度,但是我就不一樣了,因為之前參軍時每天都要上哨站崗,我基本上無縫銜接。”

雖然已退伍兩年多了,但在任勝軍的老家,他房間的被子依然是整整齊齊的軍被疊法,寧波的宿舍也佈置地井然有序。

 

任勝軍老家房間的被子依然疊得整整齊齊

助學圓夢班和部隊生活改變了任勝軍的生活軌跡和看待世界的態度。“我曾經受過別人的幫助,也希望能為周圍人甚至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也是我選擇當兵的另外一個原因。”

從受助者到施助者,讓教育改變下一代人

由於“助學圓夢班”的學生全部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車老師鼓勵學生自立自強,轉換身份,從受助者成為施助者,在上學期間,特別組織了一個公益項目。“我們在岷縣資助了幾位貧困留守兒童,這其中有單親家庭的,還有父母失去勞動能力的。全班同學共同資助他們完成學業,而且這不是一個短期的計劃,會持續8年,直到他們高中畢業。”車澤偉介紹道。

 

岷縣受助學生與助學圓夢班的學生們保持着書信往來

被資助的貧困學生是任勝軍和另一位班幹部親自選出來的,“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我們都知根知底。我感覺他們比我們更需要愛,更需要關懷。在我困難的時候曾經得到社會的幫助。只要我有一點點能力,我都會回饋社會。”

任勝軍入伍前,和其他同學一同前往岷縣,探望了這些孩子和他們的親人。入伍以後,任勝軍依然堅持資助活動,“我到部隊也會給他們寫信,春節的時候錄視頻給他們拜年,感覺自己就像他們的大哥哥一樣。”

作為曾經的“逃學少年”,如今的任勝軍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將來我肯定不會像小時候我爸媽那樣教育孩子,以前可能家裏人更希望孩子能幫忙分擔家務,但現在我們家對我小侄女的要求就變了,她必須好好學習,寫完作業再做其他事情。我希望她將來能考個好大學,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任勝軍説。

至於自己,走進新環境的他已經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每天兩點一線的公司-宿舍生活,讓他還沒有閒暇去感受當地的風景,但對於他而言與這裏有關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未來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希望四年能當上個班長,希望能在這裏組建自己的小家。爸爸媽媽已經年齡大了,也該我哥扛半邊天,我扛起半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