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學科開拓人荊便順教授榮獲COTA終身成就獎

2021年12月17日,由長安大學與海外華人交通協會(COTA)聯合主辦的CICTP2020-2021國際交通科技年會終於在線上如期舉行。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早期開拓者與奠基人、長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首任院長——荊便順教授獲得了COTA終身成就獎。

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學科開拓人荊便順教授榮獲COTA終身成就獎

該獎項表彰荊便順教授早期參加國家援建也門薩那電工電子學校、兩次赴法國作訪問學者並在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模型與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表彰他為我國交通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做出的傑出貢獻。

荊便順教授1965年畢業於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電機系自動化專業,由國家統一分配至西安公路學院(現長安大學)任教,為中國交通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

1970年代,他參加國家對外教育援建工作,受國家教育部委派,兩次遠赴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參與該國薩那工業學校電工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與建設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學習阿拉伯語、編寫教材,無私奉獻、辛勤耕耘,與當地師生建立了深厚友誼,圓滿地完成了國援外任務。

1978年,從也門回國後,即投身於西安公路學院(現長安大學)交通自動控制專業(國內首個交通信息類本科專業)的教學和建設工作,開出了《現代控制理論》、《道路交通控制理論》等專業前沿課程。同時還參與了該校自動化、計算機等專業以及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學位點的籌備與一線教學工作。

1986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法國巴黎道路橋樑大學作訪問學者,從事道路交通控制領域研究,建立了巴黎A1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模型並開發了仿真軟件。

1992年,任西安公路學院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系主任,1994年晉升為教授。開展“高速公路動態交通模型及控制系統”項目研究”,獲批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1995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法國國家交通與安全研究院作高級訪問學者,並開展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以及事件檢測的合作研究,公開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任長安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首任院長。

荊便順教授是我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早期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是我國道路交通信息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曾擔任IFAC(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交通控制專業委員會第8、9次大會國際程序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公路學會交通工程專業委員會理事等職。

1995年,荊便順教授建立了巴黎A1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模型並開發仿真軟件。

1995年,荊便順教授出版學術專著《道路交通控制工程》,在國內首次全面闡述了高速公路靜態與動態交通流模型及其優化控制策略與算法,被多所重點大學採用為教學參考書。其中提出的“道路交通脈衝響應”,1999年被香港文匯報、國際經濟評價中心評為世界華人傑出學術成果。

1997年,荊便順教授應邀參加《電機工程手冊》第二版編寫,此外,還參編了《交通工程手冊》、《高速公路系統控制方法》等經典工具書籍。

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學科開拓人荊便順教授榮獲COTA終身成就獎

荊便順教授長期注重教書育人、言傳身教,長期工作在本科與研究生教學第一線,特別注重根據專業前沿和社會需求,及時更新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的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內容,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為我國交通信息化行業的專業人才培養嘔心瀝血、輸送了大批傑出人才。

COTA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荊便順教授在獲獎感言中説:“大會將一份崇高的榮譽授予我,我深感榮幸。我在人才培養、知識創造與傳承等方面盡了一個教師的本分,不敢談有多大成就。在1980、1990年代的二十年中,我致力於高速公路系統動力學方面的學習與研究,為道路交通工程與現代控制系統理論交叉融合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工作,在業界產生了一定的輻射效應。這離不開我國交通發展重大需求這一“天時”,同時離不開身居公路交通高校這一“地利”,更離不開學校及上級部門大力培養與提攜等“人和”因素。”

他還説:“信息化、智能化浪潮的已經到來,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回想五十多年前,我剛步入公路交通教育大門時,就懷揣着公路交通實現電氣化和自動化的夢想。如今,這些夢想開始逐漸變成現實,電動汽車已完全實用化,無線充電道路、車路協同紛紛開始進行示範測試。汽車動力及駕駛系統的智能控制、車路之間的能量變換和信息交換、人-車-路-環境交通大系統的優化管理與控制等研究領域如今都開始變得異常活躍、新理論和新技術日新月異。重任在前,前程似錦,希望全球交通運輸學者能夠一代一代地將接力棒傳遞下去,奮勇向前,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1 字。

轉載請註明: 長安大學交通信息學科開拓人荊便順教授榮獲COTA終身成就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