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過,新學期就在眼前。估計這個週末,不少家庭會陷入“臨時抱佛腳”的忙碌之中:孩子寒假作業或有不少留白之處,得抓緊“刷”;放假前老師佈置的閲讀書單,讀後感未及時抒發的,最後一兩天還需趕趕;至於開學就要上交的各種小報,“小家庭編輯部”也正緊急頭腦風暴、加班加點編輯排版……
其實,在開學前補些“功課”、作些準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兒,這本身也是讓孩子“收心”的過程。但要友情提醒父母的是:趕作業不是終極目的,千萬不要讓補寒假作業的匆忙,演變為一種開學焦慮或開學壓力。要知道,新學期新開始,要讓孩子淡定從容地開啓下一階段的學習征程,沒什麼比營造穩定祥和的“小環境”更重要——寒假末了、開學之初這段時間,父母與其跟着孩子一起忙亂,不如換一種“手勢”:教會孩子管理時間,引導孩子自律生活。
每年過節,這種現象司空見慣:即便醫生再三提醒要合理膳食,但總有一些人因為過節期間放得太開,連續幾日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直至消化不良。不少孩子的寒假作業總要等到開學前再“突擊”,甚至不得不“家庭總動員”,本質上和暴飲暴食無異,都是因為生活缺乏自律和節制而造成的。
自律絕非天生,需要後天的習得與養成。自律不僅是一個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對自我的有效管理也往往意味着對無節制慾望的約束,對各種不良誘惑的抵擋。從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看,具備這種品質的意義不言而喻。
其實,日常生活中,因為缺乏自律而錯失的人生美好,例證隨處可見。比如,明明想減重,卻戒不了宵夜;想早起看日出,卻改不了熬夜晚睡……時下,不少人直到成年甚至成家,還要和“拖延症”、網絡成癮等不良習慣鬥爭,也是因為缺乏自律,掌握不了自己生活節奏的緣故。
所以,回過頭來看寒假作業,學生時代的這本小冊子其實不只是一本承載着題目和任務清單的“作業”,而是一次人生的修煉:在假期,在沒有老師監督和學校制度約束的情況下過有節律的生活,要比平時在校園裏的日常學習生活難得多——這也是家長需要教會孩子的人生重要一課。
如果這個寒假,“突擊作業”還是小家庭的壓力測試,希望下一次,它可以成為一個契機:幫助孩子按計劃完成寒假作業,就是在幫助他們習得良好的品性。
作者:樊麗萍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