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屈子唱:帝高陽之苗裔兮。

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在帝嚳高辛時當火正,有功,帝嚳命他為祝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

共工氏作亂,帝嚳命重黎誅殺共工氏,重黎誅之不盡,於是帝嚳就誅殺了重黎,而讓他的弟弟吳回繼續做火正,為祝融。

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六個兒子。老大叫昆吾;老二叫參胡;老三叫彭祖;老四是會人;老五是曹姓;老六是季連,羋姓,就是楚的祖先。

值得一提的是,這六個名字並非本身的名字,多是封國所在。比如昆吾就在濮陽附近,是衞;參胡是韓;彭祖在彭城;會人,是鄶;曹姓,是邾。不過,這些是無從確切考證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陸終六子封在中國各地,繁衍生息,為百家姓貢獻了不少姓氏。

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這之後季連這一支就衰落了——實際上其他幾支也相繼衰落了——因此也就沒法紀錄這個譜系。

到了周文王時候,手下有個叫鬻熊的,是季連的後代,死得早。鬻熊生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

周成王時,提拔開國功臣的後代,就把熊繹封到了楚蠻,封的是子爵(公、侯、伯、子、男的第四級),姓羋氏,居丹陽。

和熊繹一起受成王重用的還有齊國姜太公的兒子呂伋、衞康叔的兒子姬牟、魯公姬伯禽、晉侯姬燮,這整個一功臣二代集團,當然了,熊繹是其中最屌絲的。

相比之下,楚國的祖先,最開始有封國,着實堪比秦國,都是“開局一條狗”的非人民幣玩家。

開局一條狗,但是帝國邊緣好開拓。就像玩三國系列遊戲,自建勢力通常找個邊緣城池,周圍全是空城,派兵過去佔領就是了,以《三國志》黃巾起義為例,開局一年,你可以佔領全天下一半的城池。

對楚國和秦國,他們開局的威脅只來自於蠻荒戎狄野蠻人的尚武好鬥。比如秦國,大駱一脈就被戎狄團滅,是愛養馬的非子頗偶然地躲過一劫,保住了秦國的火種。

不過,與秦在周王室衰微天下將亂之時才有了封地開始創業不同,熊繹被封在丹陽時,周王室還如日中天,蠻夷縱然有心反抗,也不敢輕舉妄動,這就給了羋氏在南方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而到了熊繹的五世孫熊渠之時,羋氏在江漢平原的經營已初見成效——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

與此同時,周王室統治力下降,諸侯開始有不朝拜王室、相互攻伐的現象。

熊渠就順應時勢進攻庸和楊粵,開拓地盤,並聲稱自己是蠻夷之地,周王室的諡法不適用於楚,並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

三個兒子都封了什麼王呢?長子康為句亶王,在江陵;次子紅鄂王,在武昌;小兒子執疵為越章王,封地不詳。這些地方都是長江沿岸的楚蠻之地。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不過熊渠並非要跟周王室對着幹,他自稱蠻夷之地也是打個擦邊球。到周厲王時,這是個殘暴無比的主,熊渠害怕被厲王討伐,就去了自己的王號。

熊渠之後,幾代楚人無所作為,他們的精力都用在內鬥上。

熊渠之後,楚武王之前,有兩次弒君,有一次兄弟爭立大打出手:熊渠的次子熊摯紅被弟弟熊延弒殺;熊霜死後,三個弟弟爭立,仲雪死,叔堪逃亡,最小的熊徇成為贏家;而楚武王熊通正是弒殺了侄子上位。

大略敍述了這些亂事之後,我們停一下,思考一下熊渠的“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熊渠一時滿足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實際上卻放棄了周朝建立的先進文化和穩定秩序。這大概是楚國曆史上弒父殺弟事件特別多的原因,“嫡長子繼承製”對楚國選君的約束力較差。

高層政治不穩定,就導致整個國家缺乏戰略穩定性,於是坐擁長江流域、江漢平原,一度讓蜀國臣服,擁有戰國七雄中最廣闊的大後方,卻成為戰國中後期最飽受屈辱的國家。

好了,回到楚武王。這是《史記》在記載楚國曆史時,第一個以王相稱的君主。看到這個諡號“武”你可能要想,楚國又要對外擴張了。

但是這個“武”的諡號根本上來自於楚武王在討伐隨國時,死在軍中而得。

楚武王在位五十餘年,有記載的只出了兩次兵,都是伐隨。第一次是逼隨尊楚為王。第二次是以為隨國背楚向周而討伐。

楚武王死後,兒子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楚文王幹了三件大事。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一是遷都,將都城從丹陽(今湖北秭歸縣東南)遷到郢。經歷了幾代開拓之後,終於可以將都城從山水之間遷到廣闊的江漢平原了。

二是立威江漢平原,凌虐江漢間的小國:文王二年,北上經過鄧伐申;六年伐蔡,俘虜了蔡哀候。十二年,伐鄧,滅之。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楚文王在位十三年,死後子熊囏(音jian)立。然後又內鬥了。這次是熊囏發難要殺弟弟熊惲。熊惲能耐也大,逃到隨國,聯合隨國襲殺了莊敖,自己也順理成章奪取王位,是為楚成王。

楚國封于丹陽以來,最狠的角色登場了。記住他,楚成王熊惲。

狠角色不代表莽撞。楚成王即位的第一件事兒是結好諸侯。目的則指向得到周天子的認可,結合諸侯是培養替自己講話的喉舌。這方面成王就比武王強,前者兩次伐隨,目的相似,但手段過於霸道。

結好諸侯有了好名聲之後,楚成王又派人向周天子進獻貢品。作為回報,周天子賜給楚祭祀的胙肉,並頒佈天子令:“平定你南方夷、越的戰亂,不要侵擾中國。”這相當於正式承認楚國為南方諸侯了,一如周平王東遷時對秦君的許諾。

楚成王達到目的之後,就又扔下週王室的號令不顧了。楚成王16年,管仲變法之後稱霸中原的齊國在齊桓公帶領下攻打楚國,在陘山這裏對峙。齊桓公發兵的理由就是楚國不給周王室納供賦。

不過強如齊國,也沒法跟楚國硬碰硬,齊桓公在楚國口頭服軟之後就撤兵回國。後世的史學家和小説家們就這事兒對齊桓公欺軟怕硬的作風頗有微詞。

而齊國退兵之後,楚國象徵性地向周室進獻一些供賦之後,繼續在江淮平原兼併小國:楚成王18年,以兵伐許,許君肉袒謝(脱掉或敞開上衣謝罪),才免於王國;22年,伐黃;26年,滅英;39年,滅同宗小國夔。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在這期間又有許多跟楚有關的大事發生。

著名的與宋襄公在盂地會盟,擄走了宋襄公。釋放了宋襄公之後,楚、宋又有泓之戰,楚軍射傷了宋襄公,宋襄公就此病死。——宋襄公稱霸之路,被不按套路出牌的楚成王徹底攪成鬧劇。

晉公子重耳過楚,楚成王用諸侯的規格接待他,又把他隆重地送到秦國,讓秦國幫助重耳歸國奪位。退避三舍、城濮之戰都是從這裏埋下種子的。最後以楚將子玉頑固請戰,最終戰敗被楚成王誅殺告終。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齊桓公死後,諸公子爭立。楚成王接受魯僖公的請求,帶兵幫助齊國平定內亂,派申侯帶兵伐齊,攻下了穀(今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這個地方,用以安置齊桓公的兒子姜雍。

以上。齊桓、宋襄、晉文之時,楚國多次北上中原爭霸,整體上有來有往、不落下風,而在南方、江淮一帶,楚國又拓地千里。楚成王的一生霸蠻如此。

不過,一代梟雄最後死在了選擇繼承人上。早先,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後來又打算立子職為太子。商臣得知了消息,於是先下手為強,帶領宮中的衞士包圍了楚成王,最後楚成王自殺。商臣代立,是為周穆王。

這裏有個小插曲。楚成王被圍後,提出要吃熊掌,結果商臣不答應,於是楚成王自己上吊自殺了。——西晉大儒杜預解釋説:之所以要吃熊掌,不是楚成王貪吃,而是熊掌難熟,可以拖時間,等待外援。

穆王繼位後,繼續着楚的滅國大業:三年,滅江;思念,滅六、蓼。

穆王在位12年去世,子熊侶繼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楚莊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85 字。

轉載請註明: 楚莊王之前的楚國:一邊內亂一邊野蠻生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