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
話説自赤壁之戰後,周瑜心裏就嫉恨上了諸葛亮。
周都督也多次跟魯肅説,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能,如不早日除去,乃是東吳一大患。
這一天,周瑜站在江邊,看着對岸的荊州,心情就像這波濤滾滾的江面一樣,難以平靜。
説好的兩家聯合共拒曹操,可這仗打完了,好處都被劉備和諸葛亮佔了。卻讓東吳白白損失了好幾千人馬不説,還得罪了曹操這一強敵,得不償失啊!
“哎!”
上次給吳侯獻了一計,把劉備騙到江東來,然後除之。誰想,又被諸葛亮給破了,還讓劉備抱得美人歸。讓我周瑜反道落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是越想心裏是越不該心,感覺心裏的火直往上冒,“哇,”從周瑜的嘴裏噴出了一口血。
這可嚇壞了身邊的士兵,“周都督,”一邊叫着,一邊趕緊把周瑜扶進軍帳,讓人傳魯肅前來。
屏退左右後,對魯肅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定好計策。
周瑜跟魯肅安排好計策後,安排了幾句軍營裏的事務,就感覺胸脯疼痛難忍,頓時嘴裏連連吐血不止,突然大叫一聲:“既生瑜,何生亮!子敬,為我報仇!”説罷,一頭栽倒在牀上,死了。
周瑜一代英豪,就這麼死了,一直以來認人很費解。在小説《三國演義》裏寫道,周都督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最後被諸葛亮給氣死了,土豆覺得不太靠譜。
土豆認為:周瑜一個身體強壯的帥小夥,有相貌有才華,能文能武,更是東吳的一名猛將。人常説:勝敗乃兵家常事。周瑜作為名將不可能不知道,更不可能因為諸葛亮借了點東風,還有草船借了幾支箭,就嫉妒的把自己氣死,這顯然不可能。
那麼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周瑜親自騎馬督戰,被飛箭射中右肋,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仁聞周瑜卧病在牀,親自督帥士兵上陣攻擊吳軍。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將士們深受感動,浴血奮戰,曹仁只好撤走。後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讓他屯兵於江陵。
建安十五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改編出來的小説,在小説裏,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渲染氣氛,就需要刻畫、誇張的一些手法,來襯托人物的高大、超人的形象。
所以,《三國志》記載周瑜是病死的,這比較準確一點。在古代醫療技術也並不發達,得個感冒都能要了人命的時代。當時的周瑜被箭射傷,又因為當時騎馬的時候不小心讓傷口裂開。
就是在現代,被利器劃傷都得打個破傷風,然而在東漢只能是簡單的包紮一下,連藥都缺乏,被感染了也很有可能,有些病菌感染是足以致命的。
魯肅一看周瑜就這麼死了,也很是難過,可事兒還得辦。急忙大喊一聲:“周都督,公瑾。來人啊!快來人啊!”
魯肅一切照周瑜的臨死計劃行事,召集文武將官,迅速起營拔寨,撤回東吳;一面派人準備棺材,將周瑜的靈柩送回柴桑口,要大辦喪事。
與此同時,魯肅還讓人散發消息,尤其是荊州。
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正坐在暖陽下喝酒,劉備是滿臉桃花開,別提有多高興了。諸葛亮相陪着,臉上也有幾分得意,但還是裝着一副高人的樣子,搖着扇子説:“小事,小事,這都是小事,主公的大計才剛剛開始。”
劉備是真的高興啊!自桃園結義,三兄弟東奔西跑,蹉跎了半輩子,才終於有了這大好的基業。這也多虧我慧眼識才,三顧茅廬啊!劉備心裏無限感嘆着。
“報!”
正在此時,忽聽外面有軍情來報。
只見一士兵快步走了進來:“報告將軍,東吳的周瑜死了,正在大辦喪事。”
“嗯?”
劉備挺直了身體,酒也醒了,他這會也發覺自己剛才,有些得意忘形了。
劉備轉頭看着諸葛亮,説:“軍師,這周公瑾還年紀尚輕,怎麼會突然死去?這裏面會不會有......”
“主公不必心憂。"
諸葛亮安慰着劉備,可在心中也不免暗自疑惑。他尋思着:周瑜是個將才,通曉兵法,懂得勝敗乃兵家常事,怎麼會輕易被氣死?説不定其中有詐,倒不如親自前去弔孝,以觀虛實。
於是,諸葛亮準備了祭奠之物,還寫了祭文,帶了二十名校衞,告別劉備,直抵柴桑口。
“報!”
聽得士兵來報,諸葛亮真的帶入來弔喪,魯肅是心中暗喜,也為周瑜的妙計而點贊。
魯肅當即遵照周瑜死前的計劃,派了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靈堂兩側,另派丁奉、徐寧二將,帶劍躲在祭台後面,聽號令行事。
一切按部就班的進行着,就等諸葛亮入套,只要一聲令下,這歷史勢必會改寫。
諸葛亮走進靈堂,兩眼往兩邊一瞅,發現守靈的文武將官,雖然面帶哀傷悲涼,但個個虎視眈眈,殺氣騰騰,甚至連周瑜的夫人小喬也對他橫眉冷對,心中頓覺不妙。
諸葛亮心裏説:壞了,這周瑜八成是真死了。但這也是個套,是為我諸葛孔明設的一個套,可事到如今怎麼辦呢?既不能退卻,又不能慌張,只能隨機應變了。
想到這裏,諸葛亮當即恭謹地焚香點燭,燃燒紙帛,跪在靈台前就放聲大哭。
諸葛亮是一邊哭,一邊拿眼在暗自張望,他覺得兩邊站立的武將離他太近了,不安全,心説:我不如進裏面去,哭靈算了,然後再作計議。
於是諸葛亮叩了三個響頭,一邊哭,一邊大聲朗讀祭文。這篇祭文寫得真摯動人,兩旁的文武將士,一個個聽得垂淚悲傷。諸葛亮也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魯肅更是感嘆,這諸葛亮對周公瑾可是真感情啊!
請看這份祭文,寫的真是感人肺腑啊: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
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嘗!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居。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丰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説;揮灑自如,雅量高致。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説下來,還真是這篇祭文,救了諸葛亮。這祭文唸的讓兩邊的武將是暗自神傷,魯肅也是不停的擦着眼淚。早已忘記要下命令,讓刀斧手動手了。
諸葛亮焚過祭文後,乾脆撲到棺材上,扶柩哭得更加傷心。
諸葛亮到了這會,其實是在拖延時間,他在思考怎麼才能安全的脱身。
與此同時,趙雲站在門外,也早就開始懷疑,軍師今天是一反常態啊!怎麼會為了東吳的一個大將哭的如此傷心呢?
想到這,趙雲趕緊走進靈堂,仔細一看,就發現了問題。
原來這後面都站着士兵,全部帶着兵器。
不好!軍師有危險。趙雲想到這,就大步走進了靈堂裏面,用手扶住了諸葛亮。
諸葛亮一見是子龍,就放心了,順勢就起來了,也不哭了。走到魯肅面前,就抓住了魯肅的手,一邊説着話,一邊就慢慢的往門外走。
魯肅也從悲痛中醒來了,心裏也有點埋怨自己,剛才太入戲了。可現在趙雲跟在他的身後,他又不敢讓人動手,只能陪着諸葛亮走出門外,一直送到江邊。
到了這會,魯肅也只好和諸葛亮揮手告別,
諸葛亮和周瑜的感情真的有那麼好嗎?
顯然不是,這一切都是裝出來的,因為在離開時,龐統出現了,並説:“汝氣死周郎,卻又來弔孝,明欺東吳無人耶!”而諸葛亮當時並沒有反對這句話,而是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