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總是覺得孩子這裏不好、那裏不對,每天焦慮萬分。
希望這兩個孩子的故事,能讓父母面對孩子的缺點更加坦然。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和我聊天。她説自己是一個特別焦慮的媽媽,孩子電視看多了擔心、遊戲玩多了擔心、英語不學擔心、奧數不學擔心......
眼裏看到的總是孩子不好的地方,就算看到好的地方,也夾雜着不滿足。
我們聊了很多,她的焦慮我特別能理解。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無數的牛娃層出不窮地冒出來,自家娃總會有各種不如人的地方。我們總想讓孩子好一點、再好一點。
當我們過多地把目光聚焦在一個一個的“點”上,就很容易焦慮。要想擺脱這種焦慮,我們最需要想清楚的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在咱們的粉絲羣裏,我們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大家的答案各式各樣: 全心全意愛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性格習慣的培養......你可以停下來想一想,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孩子愛自己。
我想借一個紀錄片來聊聊這個觀點,這部紀錄片,它跟蹤拍攝了北京同一家幼兒園裏的幾個孩子,一直拍到上高中。
裏面有兩個孩子的對比,真的讓我感慨萬千。
從同一條起跑線出發,他們卻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從中我們可以特別清楚的看到,父母對孩子的深刻影響。跟着愛知教學園地,學做好父母!我們堅持每天更新好的教育理念,全面的學習資料、高效的學習方法,因為有您的關注,才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微信搜索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獲取更多教育經驗、學習方法、學習資料、考試政策.
一個科學育兒媽媽的悲傷故事紀錄片裏有一個男孩叫錫坤。他是那種好奇心、探索欲、自主性和行動力都很強的孩子。他會非常專注地嘗試自主地去做一件事。
有一次,他發現老師把東西扔進大垃圾桶,這些東西就不見了,他很感興趣。
小小的個子,開始想方設法把各種東西扔進垃圾桶,還摸索出了把蓋子蓋上的方法。
多棒的一個孩子啊。而她的媽媽呢?可以説是很愛很愛孩子、很科學育兒、很努力給孩子提供好條件的媽媽。首先,錫坤上的幼兒園,在北京以尊重孩子天性而著稱。相信錫坤的媽媽是經過了一番考察做的選擇,為此還搬了家。她努力按照育兒理論教的那樣去做。錫坤在廚房裏玩火,也不阻止不責怪,而是等孩子玩好之後打掃乾淨。
為了支持錫坤交朋友,她想辦法邀請小朋友到家裏來玩。
看起來,錫坤這個孩子,應該會成長得非常好。然而並非如此。在紀錄片裏,這個孩子,在日復一日裏,慢慢變得不愛自己,自卑而敏感。十幾歲的時候,他會把一牀被單當成避難所,躲在裏面不出來。錫坤説,躲在裏面的感覺像是在子宮裏,在那裏才覺得安全和舒服。
為什麼會這樣?從紀錄片裏可以窺得一二。錫坤的媽媽是一個異常焦慮的媽媽,她就像一瓶“修正液”,眼裏全是問題,不斷想着去“修正”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錫坤非常喜歡科學實驗,説起它就頭頭是道、滿臉放光。那種光芒和自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但媽媽看到的全是錫坤的缺點。她覺得錫坤與人交往的能力不行,要求兒子去報了一個語言訓練班。這是錫坤非常不擅長的領域,和他一起去的朋友都升入了高級別班級,只有他一直留在原地。這讓他自卑和壓抑。
她總是在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強迫他當眾表演、強迫他參加夏令營、強迫他參加各種早培考試。甚至回答記者的問題,錫坤自己的答案也總是不夠好,媽媽會不斷修正他的答案。對於兒子明顯表現出的抗拒、焦慮、自卑,一點點變得孤僻,媽媽並不是看不到。但她仍然一門心思地以為,這樣是在為孩子好。
在一次夏令營上,錫坤不想表演節目,撒謊説生病躲回房間,連教練員都能理解,讓他在房間裏躺一會兒。但媽媽聽説後,馬上趕到夏令營,“温柔而堅定”地想説服錫坤去表演節目。在這樣令人窒息的壓力下,終於把錫坤逼到崩潰。在這個紀錄片裏,我看到了一個被深深愛着,卻不被看見、不被接受的孩子。我看到了一個很努力很努力的媽媽,但她的孩子不愛自己。我很心疼錫坤,也心疼這個媽媽。這是一個讓我扼腕和嘆息的,悲傷的故事。
一個孤僻孩子的快樂成長紀錄片裏還有一個孩子叫一一。她在幼兒園裏獨來獨往,一個朋友都沒有。別人在外面做遊戲,她一個人在教室裏轉圈圈;別人在吃飯,她一個人坐在地上看書;別人都吃完飯了,她才願意坐上餐桌。
看起來是一個很讓人擔憂的孩子。她的父母也擔憂過。按照老師的要求,到幼兒園裏陪過園,帶着一一去串門,但是沒有用。他們選擇了接納孩子。他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女兒:一一不是強勢的孩子,總是被使喚來使喚去,她不喜歡那樣的感覺,所以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們沒有給孩子貼任何標籤,也並不認為這是問題。
因為父母的接納和支持,小小的一一,有非常強大的內心。她始終非常認可自己,可以堅定地説出:我就喜歡一個人玩,我有權利這麼做。
事實上,長大後的一一,並沒有成為一個孤僻的人。一個被愛和自愛的孩子,即使有些內向,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慢慢交到朋友。
但她仍然是一個享受獨處、不善於社交的孩子。而這並不影響她肯定自己、愛自己。她説:“內向的人也有自己的優勢,能更安靜的思考和沉澱。獨處能讓自己開心,所以很重要,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
我真的很喜歡一一這個孩子。她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認知和穩定的價值感,怡然自得,這不就是“舒展的靈魂”嗎?試想一下,如果父母強硬的去扭轉她,讓她變得更好,會發生什麼?父母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對世界“脱敏”,而不是“致敏”。
我知道,有些“缺點”看起來確實很重要,“應該”被“改正”:數學應該要好一些、表達能力應該要強一點、做人應該要外向一點、多點朋友......這樣孩子能發展的好一點。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儘可能科學地去引導。但是如果沒有用呢?像一一那樣。如果孩子變得“更好”,和“愛自己”起了衝突,怎麼選?
我會優先選擇讓孩子“愛自己”,我會優先保證我給予的愛是接納、是理解。
在《奇葩説》裏,有個心理諮詢師叫李松蔚,説過一句話:當我們發現一個活生生的人和書上寫的不一樣,我們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這本書寫錯了,而是這個人是不是長錯了,我們居然覺得是這個人有問題。
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來做諮詢,講到幼兒園的一件事。班上有一個孩子搶他的玩具,回去媽媽教訓他説:你怎麼這麼慫?
李松蔚問,現在的你會對自己的媽媽説什麼?
他説:我會告訴我的媽媽,我就是一個很慫的人啊。我不可以做一個很慫的人嗎?我作為一個很慫的人,你就不愛我了嗎?
他説這段話的時候,我居然看哭了。
我們每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沒有符合父母所有的期待。
可是,我們也依然在期待着一份完全的愛。
我們用這些愛,來愛自己。在這個喧囂的、焦躁的世界裏,我們需要學會對一些東西免疫,優先去看最根本的東西。這句話與所有的父母共勉:
改變我們能改變的,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並願我們擁有智慧,去分辨其中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