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相對於宗親,為何皇帝都更喜歡重用外戚,宗親有何不足之處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自秦漢以來,直到唐末,中國的政治都是貴族的政治。尤其是東漢形成大型門閥士族,政權本質就是大家族之間的聯盟,皇家本質就是貴族之間的盟主。

所以當權的貴族有三種情況:1、皇家當權;2、外戚當權;3、異族族當權。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皇帝個人夠牛逼,得到了地方士族的支持,至少成為名義上認可的盟主,這樣至少能坐穩自己的江山。比如,曹操得到北方士族支持,孫家得到江東士族,劉備得到荊益士族支持,都可以坐穩自己的江山。一旦皇帝個人能力不行,就必須努力獲得其他家族勢力的支持,形成政治聯盟,不然其他家族就會取而代之,淪為情況三,那麼自家的朝廷都沒了,比如董卓、曹操、司馬氏、劉宋、高歡、楊堅都是這個道理。

如果不和其他家族聯盟,就自家單幹就淪為情況一呢,重用宗室,最典型的就是司馬氏。在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後,雖然司馬家已經是最大的權臣,但是依舊無法取代曹魏。原因一,司馬家在曹魏的各大家族中地位不高,大量士族仍忠心曹魏,支持度有限。原因二,司馬家有嚴重的宗法繼承問題,家族內部矛盾導致了統治不穩。為了制約其他士族家族的反對,也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位子,更是吸取了曹魏宗室被翦除的教訓,司馬炎給了宗室諸王極大的權力,掌控地方軍政大權,拱衞中央。地方諸王履行拱衞中央的責任,也是為了私慾,導致了八王之亂,最終把自己玩完了。

當然,自家單幹的另一種路子就是重用家奴,那就是宦官專政,宦官本身是皇帝權力的一種延伸。宗室因為血緣,覬覦大位的動機太強。那如果和其他家族形成政治聯盟,政治聯姻就是最好的辦法了。相比宗室,不同姓,名不正言不順,增加了篡權的難度;相比外姓,外戚至少是下一任皇帝直接的親人,篡權動機弱於外姓。一般而言,皇帝重用外戚是因為皇帝年幼,暫無法主持朝政,因此需要力量予以扶持。這時候,皇帝只能依靠自己最親近的人,也就是自己的母親。而作為皇帝的母親,自己勢單力薄肯定也無法震住滿朝文武,這時候她也只能依靠自己最親近的人,這時候自家親戚(即外戚)當然比皇帝家的親戚(即宗親)來的靠得住。所以不是皇帝喜歡重用外戚,是皇帝的母親需要依靠外戚。

封建社會皇帝考慮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中央專權,換言之就是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裏,但皇帝不可能親自處理所有事物,也不能對接所有外臣,因此內臣(近臣)就成為了實質上的核心權力機構。(大家可以類比為現在的秘書處、書記處或者辦公室)。我國曆史上的文官制度變遷,背後的驅動因素大體如此。而誰最適合做內臣呢?歷史上皇帝最能倚重的就是外戚和宦官,而非宗親。

從理論上來講,皇帝的宗親對於皇位來説是有繼承權的合法來源的,重用宗親最容易讓自身的受到威脅,也就是説,宗親有時候是皇帝天然的敵人,也因為這個原因,各個朝代,皇帝都或多或少的防備宗親。而外戚則不然,首先外戚的沒有皇位繼承的天然合法性,二是外戚的權利來源一般都是來源於皇帝,所以一般來説,外戚對於皇權的威脅很小,再加上又是姻親加血親的關係,皇帝自然喜歡重用。

我國有一句説法:孃親舅大。為什麼呢,古代講究門當户對, 外甥的同姓親戚同屬一族, 往往存在利益牽扯, 需要外部支持的時候,舅舅往往是最優選。一是因為舅舅存在血緣關係,二是舅舅是孃家當家人,三是舅舅是外姓,無法參與本家的利益分配。道理放在皇家也是成立的。同姓宗親是能奪位的,玄武門之變, 燭影斧聲等等。外戚奪皇位的威脅要小很多。

用宗親而不用外戚一般是唐朝之前。北魏孝文帝託孤,設了六位輔政大臣裏,有四個都是宗室諸王;如北周宇文泰死前,授意其侄宇文護託掌國事等等。而自隋唐後,隨着科舉的興起,大量威脅小且更能幹的人才紛紛登入朝堂。外戚與宗室就逐漸符號化,不再具備更多的政治分量了。自武則天時期的皇族與外戚的最後一輪交鋒後,就此退出朝廷的大舞台。唐有牛李黨爭,宋有新舊黨爭,明有宦東黨爭。這些都已經跟宗室、外戚沒有絲毫干係了,外戚也就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