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最近我又開始玩PUBG了。離上一次點開它已經有大半年了,而幾把打下來之後,除了感覺夕陽紅的手又抖了一些,也發現衝鋒槍在這個版本中近距離腰射加強了不少。
曾經我是最喜歡Vector的,爆發力很高,但自從改成9mm之後就缺了那點本味,畢竟這把槍的原型就只是.45的,那套轉移後坐力方向的槍機也主要是針對.45的高後坐。但我意外發現另一把衝,也就是MP5K非常有趣,有爆發,中距離短點可控性也還行,至少比Vector和uzi來的出色,所以這期和大家聊聊它。
咱們知道MP5K是MP5的短版,而這個K的意思就是德語的Kurz(短)。但市面上不乏短衝,那MP5K的特點表現在哪呢?先從MP5談
1977年10月的漢莎劫機案中,GSG9拿着MP5從前面和中門直接突入機艙。最終僅以3名乘客、1名乘務員、1名突擊隊員輕傷的代價拿下了4名劫機犯,其中2人當場擊斃,另外兩人均重傷,有1名傷重死亡。也正是憑着漢莎劫機案,讓MP5的名聲大振,其主要原因就是MP5採用的是滾柱式半自由槍機+閉膛待擊,而非當時其他衝鋒槍普遍採用的自由槍機+開膛待擊,這種半自由槍機的滾柱類似雙卡鐵閉鎖的變種,但它又不是剛性閉鎖,不需要藉助槍管後坐或者導氣結構這類外力來實現開閉。因此MP5具備了當時衝鋒槍少有的精度,尤其是短點的可控性也非常好。
當然,MP5K比漢莎劫機案還早一年。因為整個70年代,恐怖主義以及反政府極端組織紛紛崛起。一些需要在公共場合露面的安保人員壓力非常大。他們不能持全尺寸的衝鋒槍出現,因為這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他們也不能持手槍隱蔽攜帶,因為手槍的火力太弱。因此,當時各國都需要一款尺寸足夠隱蔽攜帶,但又得有自動火力的武器來應對恐怖襲擊。
Mini Uzi(Uzi的緊湊版本)、Mac10甚至是VP70(全自動手槍)、93R(三連發手槍)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現,其中也包括MP5K。
但前邊説了,當時大多衝鋒槍都是自由槍機,當他們的尺寸縮短之後,槍機的尺寸也得縮短,這就讓槍機質量減輕。而減輕後的槍機需要更硬的彈簧來讓它不提早開鎖,而輕槍機+硬彈簧就會導致槍的射速非常高,比如9mm的MAC10射速高達1250發/分。這別説不打開槍托了,就算用了槍托都很難hold住。而MP5K因為採用半自由槍機,雖然槍機和後坐行程同樣有一定的減輕和縮短,但它本身是靠滾柱來延遲開鎖,所以影響沒那麼大,射速僅比MP5高了100(從800到900r/m)。
槍管長度雖然從MP5的225mm降到了115mm,但初速僅是從400米/秒降到了375米/秒,我尋思這是因為9mm手槍彈本身就是一種發射藥速燃的彈,槍管長度更多是讓子彈自旋更穩定,因此115和225的長度並沒太多改變子彈的初速。
西方將MP5K和Mini Uzi、Mac10都歸為自動手槍(Automatic Pistol)而非衝鋒槍(Sub Machinegun),這種分類法雖然讓我們有點不習慣,但至少在用途上很明顯——它們就是一種特別便攜,適用於近距離作戰自動武器。而MP5K在其他衝鋒槍的基礎上更可控,更精準。雖然我並不覺得這種沒有槍托的玩意能準到哪裏去(沒錯,MP5K沒槍托,連摺疊的都沒有)
MP5K的垂直握把是護木的一部分,不像吃雞裏是個選配件,握把前方有個突出的阻手擋板,為的是防止射手不小心把手伸到槍口位置(主要是膛口燃氣燒手)。
結構緊湊、全自動,這兩個特點是不是讓人想到另一種武器?沒錯,就是PDW(Personal Defense Weapons)
這個概念在80年代興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P90。MP5雖然打的是普通手槍彈,沒有P90那種小口徑高初速的穿甲概念,但好歹在其他方面都滿足要求。因此到了1991年,HK公司基於MP5K推出了一款MP5K-PDW
不不過區別不算大,主要是加了個可摺疊的槍托以及將槍管略微延長。槍托好理解,畢竟抵託才能打準是個常識。而他延長的槍管並不是為了提高初速,而只是為了方便在槍口套消音器或者説補償器之類的戰術配件。
話説有人喜歡我多做點遊戲類的槍械解讀麼?考慮視頻化走一波~ 也可以組個夕陽紅描邊團,有人報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