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觀察|遏止競賽“潛規則”孩子參賽需獨創
昨天教育部官網刊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復核。這也是“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技術獲一等獎被收回”後,教育部首次就青少年競賽的誠實參賽問題做出的重要政策規範。
家長熱衷“過度參與”
日前, 昆明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憑藉C10orf67技術研究結直腸癌的論文,獲得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大獎,經調查核實,該成果實為家長“過度參與”,大賽組委會已聲明要收回獎牌和證書,家長也做了書面道歉。“除了昆明這位小學生的研究課題,近日,武漢兩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成果、重慶中學生研究甲狀腺髓樣癌特異性的獲獎成果,都引發了人們的強烈質疑。這些被質疑的項目幾乎都集中在醫學和生物科技領域。按照人們的正常判斷,即便放到科研領域,有些項目也屬於突破性的。”寶山區青少年科普促進會會長吳強表示。
社會輿論更關注的是,為什麼普通網民都能看出“有假”、提出質疑,而這些出自小朋友之手的研究成果卻能經過一層層的專家評審甚至面試答辯最終獲獎呢?有基層科技指導老師表示,現在一些青少年科創比賽的評審都有“潛規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如果沒有成年人的“過度參與”,孩子的作品幾乎是獲不了大獎的。
孩子失去誠信品質
章老師是本市一家區級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科技指導教師。他説,近幾年,“基因”“抗癌研究”等前衞課題在青少年科創大賽中屢見不鮮,試問,一名十多歲的孩子,學業繁忙、知識儲備有限,怎有可能成為這些“高大上”實驗的主角?在篩選青少年科技創新課題時,是否符合年齡段認知水平、課題是否來源於生活,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標準。例如,該區規定小學生不允許進行動物實驗,一方面是出於安全和健康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解剖實驗對於一名小學生來説難度過高。
“父母從事科研工作,對孩子來説當然是好事,關鍵是父母要清楚,自己想給孩子的是什麼。”章老師認為,對這部分有輔導能力的家長來説,必須遏止他們的越俎代庖行為,而只需為孩子當好後援。例如,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如何選擇材料去構建一個好的作品,告訴孩子科研的步驟和要領是什麼,最要緊的是讓孩子參與創新的過程。
多年從事各級各類青少年創新大賽評委工作江教授坦言,功利化思想正在侵蝕着青少年科技類比賽。江教授提醒,即便父母幫助孩子“拼”回了大獎,孩子很有可能反而從小就失去了兩樣伴他一生的品質——誠信和獨立性。相反,如果認真參與了科技創新活動,其過程中的的認知、思維、視野、方法,都可以融合進學習,培養高階思維。
創新活動重在“五小”
江教授建議,在青少年科技比賽過程中,應適度安排一些動手操作的環節,例如現場實驗、現場設計實驗方案等,考驗同學們的真功夫。
“青少年科技比賽的宗旨是培養興趣,讓同學們在活動中體驗創新的樂趣、開發創新的思維、歷練創新的能力、學習創新的方法,結果並不重要。現在有些參賽項目幾天就拿出了實驗結果,根本沒有經過艱苦的探究歷程,老師或家長‘代勞’的痕跡很明顯,這與創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吳強説,青少年科技活動、創新比賽應當提倡“五小”,即小製作、小實驗、小種植、小觀察、小發明。比如,有的孩子用易拉罐、塑料瓶、舊紙張等變廢為寶做出創意手工作品,這種來自生活、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知識結構的探究,是十分值得發揚的。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陸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