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以往的社會思想不夠開放,科學技術也遠沒有如今那麼發達,在中國古代又是農業社會,很少需要和其他地區交流。中華民族又是十分智慧勤勞的民族,孔聖人提出的儒家思想中,有不少提倡家庭和睦的説法,在儒學的影響下,中國民間一直保持着父慈子孝,鄰里互助的美好傳統。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中國又發明了不少先進的農業工具,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儒學和農業生產技術,就保證了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和長久發展。可是如今的時代,坐地日行八萬裏也不再是空談,普通人也能夠坐在家裏便知天下事,現如今的科技生活如此便捷,清華的心理學教授卻提出了現代人的生活,是否比60年代的人生活更美好的疑問。

一、以往時代的生活

彭凱平教授的提問不禁發人深省,人們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似乎也在失去一些最為淳樸的東西。在以往的小農經濟下,物質資源比較匱乏,每個人的家裏也沒有多餘的擺設,農民的生活相差並不高,在擁有自己土地的情況下,只要一家人勤勞能幹,就能滿足正常的生活需要,農民在這種條件下,非常容易滿足。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再加上中國長久以來受到複雜的思想影響,統治階級堅持着外儒內法的治國方式,在中國民間又盛行着道佛俠儒等多種思想。中國的古人有着多元性的精神追求,得意的時候可以一展身手,為國為民做出一番貢獻。失意的時候可以選擇淡泊名利,只在一畝三分地中勞作,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受到人們的支持。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這就使得當時的人民,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追求,只要不作奸犯科,就可以得到人們的推崇。人們求仙問道,徜徉山水之間,或者是兼濟天下,興旺於廟堂之上,都可以名垂青史萬古流芳。人們有了如此豐富的精神世界追求,就會對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規劃,並一直追逐着自己的選擇,這就會讓古代的人類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足。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以往的社會一直遵循着重農抑商的傳統,農民的辛勤勞動在整個社會都受到廣泛尊敬。統治階級的穩定需要農民的支持,所以農民的社會地位也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在古代的農村,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情況十分常見,農民身上艱苦樸素忠厚老實的品質,也一直被廣為稱讚,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淳樸品德。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在古代的中國也有一些士人階層,他們是整個社會的精英,入朝為官後,往往會積累下遠超農民的財產,士人們衣錦還鄉之後,農民們並沒有因為劇烈的貧富差異而心生不滿。士人們一般都是飽讀儒家經典的學者,內心不願招搖過市,不會引起農民們的反感。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而且在古代,知識分子往往樂善好施,當農民遇到災年的時候,衣錦還鄉的富豪,會主動開倉賑災,受到農民們的稱讚。這些獲得許多財富的人們,非但沒有引起社會矛盾,反而對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以往的時代在儒家思想影響下,富人低調慷慨,普通人淳樸善良,形成了樸素和諧的社會風氣,人們內心對社會十分滿足。

二、現代的科技生活

先進的生產需求促進科技改革,更加富足的生活狀態引發思想解放,人類的社會也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可以輕易的憑藉現代科技,做到以往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九天捉月開山填海這樣的壯舉,也可以用人力來完成,人類的足跡踏遍了整個地球,甚至在外太空也有人類探索過的痕跡。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現代農牧業也告別了以往的生產方式,一般都由工廠統一經營,飼料和放牧耕作方式也更加專業。科學家還會通過雜交等方式,根據不同的需求,培育更優秀的種苗,人們餐桌上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我國人民面臨的食品問題從以往的食不果腹,變成了如今的琳琅滿目應接不暇,這就是現代社會的優越之處。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人均年齡只有36歲左右,但是生活環境不斷穩定,醫療手段不斷髮展,現如今我國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了77歲。長壽一直是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連一代英豪秦始皇,命徐福東渡,也是為了追求長生,現代人憑藉自己的技術,正在改變年齡的平均上限,這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三、往今生活的對比

現代人享受着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物質資源極度豐富,就算對於普通家庭來説,生活的每個方面都達到了封建社會王公貴族的水平。我國的思想文化也得到了解放,多元的文化產物,正在豐富着我們的精神世界。就算是這樣,我國的年輕人還是會覺得,以往的生活更有滿足感。

根據心理學家分析,人類普遍都會有一種懷舊的心理傾向性,是指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不由自主的忘記以前生活的痛苦,只記得以前的美好生活。這是因為人類會不斷遇到嶄新的環境,這些環境往往不會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美好,面對新的環境回憶過往的時候,人腦就會進行自我安慰,覺得以前的生活更加安樂。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人們的懷舊感只是人腦的一種意識活動,並沒有太多的實際價值。客觀來講人類的社會正在不斷髮展,新的社會總是比以前的生活更加美滿,現代的社會信息傳播太快,社會一些負面信息,經過別有用心的人描述之後,展現出來的情況偏離事件本質太多,讓人覺得社會太過醜陋,這也是年輕人滿足感不夠的原因。

四、總結

中國以往的社會民風淳樸,人民也相對容易滿足,人們十分嚮往史書上安康穩定的生活。中國當今的社會發展太快,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太重,就不自覺的認為,以前的慢節奏生活更加快樂,對現代的科技生活不太滿足。

事實上中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和以前相比,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富足文化繁榮的社會更加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對以往生活的懷念,只是人腦的一種自我安慰,對如今社會的一些偏見,也只是無德媒體添油加醋的報道,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一定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35 字。

轉載請註明: 清華教授彭凱平,中國現在的社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