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評價,如何迴歸教育本質
日前,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老師邵春福和學生們進行交通調查,通過數據採集和分析得出交通系統的運行狀態。新華社發
日前,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老師邵春福和學生們進行交通調查,通過數據採集和分析得出交通系統的運行狀態。新華社發
在寧夏大學食品與葡萄酒學院葡萄系的實驗室內,教師(左)指導研究生開展試驗。新華社發
教師評價體系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盟中央等《關於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多元分類評價體系的提案》,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後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審定的76個重點提案之一。在全國政協召開的提案辦理協商會上,就完善高校教師評價體系進行了深入討論。為何評?評什麼?怎麼評?高校教師評價體系成為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英國完成學業並從事研究工作的張旭偉(化名),被國內一所大學引進,為了讓他和團隊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態,學校開通了“綠色通道”,在科研啓動經費和儀器設備上給予很大支持。入職不到兩年,張旭偉就已經初步組建起研究團隊。
是職業,更是理想。許許多多像張旭偉一樣的高校教師,以學術為志業,在思想文化的巔峯,在科技創新的前沿,追逐、馳騁。然而,現實並不完全是坦途,這些“築夢者”也會有“非升即走”的壓力,也會調侃頂級期刊和國家級課題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兩座大山”,也會有人因此在學術界“失眠”。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育人水平、創新能力的高低,深刻影響高等教育發展質量,影響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高校教師評價標準像一根指揮棒,為何評、評什麼、怎麼評,影響着高校教師創新創造的動力。
長週期考核,給予“十年磨一劍”制度安排
“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研究“大學問”就得坐得住冷板凳,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與覺悟。
但對大多數青年教師而言,在一項研究上投入“十年”是奢侈的。目前國內很多高校採用“非升即走”的“預聘—長聘”制度,即不再為新入職的教師提供編制,而是通過簽訂預聘合同,為青年教師提供3~6年的考察期。考察期滿、通過評審後,教師才能獲得長聘終身教職。
制度推行的初衷,是希望在預聘階段給青年教師以激勵,讓青年教師的學術潛力在最佳年齡段得到最大發揮。但也有人認為,這份帶着殷切期待的壓力,彷彿成了懸在青年教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提醒他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教師績效考核評價週期過短,催生學術浮躁現象,難以產生重大原始性創新”,這一問題引發了持續關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民盟中央帶來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多元分類評價體系的提案》。民盟中央啓真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浙江大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林成華提到,高校教師評價體系改革應當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加快建立教師長週期考核評價動態調整機制,同時對高層次人才、新進教師、在崗教師等實施不同考核辦法和考核週期。”
在《國家治理》週刊對高校青年教師的調研中,關於“您從事高校教師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些?”這一問題,47.51%的受訪青年教師表示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這也是獲選佔比最高的選項。好的評價體系,需要將教師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
“建立高校教師評價體系,是要藉此引導教師更好地潛心育人。在完善高校教師評價體系時,要注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的內生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郵電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孟洛明説。
“對於潛心於基礎研究,特別是正在鑽研重大原始性創新、原創性成果的優秀人才,應當給予‘十年磨一劍’的制度安排。在我們的大學裏有很多潛心教研、‘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人才,我們應當減少他們的績效考核壓力。”全國政協委員管培俊認為,當前的績效評價體制應當給予重大原創性創新更多的耐心和支持。
留存大學精神,多維評價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羣體思想觀念調查報告》中,71.40%的受訪高校青年教師認為,在量化指標占主導地位的評價體系下,“早出活兒、快出活兒、多出活兒”比厚積薄發“出好活兒”更重要,因此出現“大項目沒人要,操作性強的項目搶手”的情況,原創性科研由於其週期長、成果不確定性強,往往在課題項目申請中“遇冷”。
“看分數不如不為分數,看論文不如不為論文,看帽子不如不為帽子,不以數量而以質量論英雄。”管培俊指出,高校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應當改變絕對化、簡單化量化指標所導致的急功近利的現狀,引入發展性、過程性的質化評價,將定量和定性、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相結合。
“當初發放論文獎勵是為了提高科研能力,是一種進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張京澤談道,但這種評價機制在近幾年越來越有“企業化”傾向,讓科研成果與激勵成了“計件工資”。“如果大學的評價機制企業化,大學精神如何繼續存在呢?”
克服刻板的量化考核,需要從大學精神出發,制定多元、分類的評價考核體系。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不將論文數、專利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教師績效工資分配、獎勵直接掛鈎。意見的出台,為改變“量化為王”的評價邏輯指明瞭方向。
在一些政協委員看來,推進高校教師多元分類評價體系,要遵循高校教師的職業特點和發展規律,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應當考慮高校教師承擔教學、研究、社會服務職能程度的不同,注重理、工、農、醫、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學科類型的不同,按照這些原則綜合設定教師分類,在評價體系中適當考慮不同比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在提案中表示。
“高校教師多元評價的前提是高校多元評價。”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湧天認為,鼓勵高校堅持特色發展,形成更多小而精的專業,如此才能帶動更多專業頂尖人才的培養。
評價體系要回歸“樹人”“育人”本質
在北京大學一項關於“大學的模樣”的訪談中,圍繞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問題,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認為,要讓學生有一種“人格上的養育,氣局上的開闊,性情上的涵養”;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世強強調,教育是我們在忘掉了學習的東西之後,依然留在腦子裏的東西;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堅表示,大學是一個“求道”的地方,這個“道”不僅是知識,而且包括做人的道理、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
這些回答,都將“為師之道”迴歸到“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職責上來,迴歸到了“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的教育本質上來。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全國政協常委、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鬍剛在提案中提出,“堅持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把師德師風挺在高校教師評價的各類指標前面。”
錢鋒也認同要堅持德才兼備標準健全高校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對教師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從業操守等評價考核,倡導誠實守信,強化社會責任,抵制心浮氣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風氣,從嚴治理弄虛作假和學術不端行為。”
“傳道”之後,是“授業”,是“解惑”,是對教師教學和科研專業素養的考核。然而,為對標相關排名機構的指標需要,發表論文數量、科研經費多少等往往被賦予較大權重,而具有長週期特點的教學工作,在評價過程中往往更注重教學課時的評價,其他的評價標準較為模糊,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副校長王鋭認為,要提高教師教學業績在職稱(職務)評聘和年度考核等工作中的比重,對教學規範、教學運行、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獲獎等教學工作實績,實行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
民盟中央在提案中提出,要根據不同崗位教師的職業特點設置不同的考核評估要求,賦予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不同的權重,多維度系統考察教師的實際貢獻。
這幾項指標中,胡剛認為,應該把教師在課堂教學、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學生培養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成效,設為高校教師評價的核心指標;其次是科學研究,着重考察高校教師在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開展的創新性工作;最後是服務社會,注重高校教師在傳播社會文化、發展社會文明以及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等方面作出的貢獻。
(本報記者 俞海萍 本報通訊員 吳佳儒)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