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
中國日報11月30日電(記者 王小予)11月28日一大早,張伯禮院士冒着嚴寒,從天津驅車來到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劇場裏來自全國高校、媒體和疾控部門的新聞工作者、衞生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翹首以待,期盼着他在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主旨演講《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
張院士演講前,大會組委會向他頒發了“人民科學家”的獎盃。張院士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手裏接過獎盃後説,“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的工作就是看好病、教好書,千萬不能當成一世英雄。”
張院士説,此次疫情全國500多萬醫務工作者在一線參戰,湖北省50多萬醫務工作者參戰,還有馳援武漢的4.2萬醫務工作者。基層的幹部在嚴格大排查的時候,武漢分了一萬多個網格。武漢很多老小區沒有電梯,基層的幹部、志願者和警察共同排查,逐門、户、棟排查,排查出來後放在隔離點,用了10天的時間、3次排查,遺漏的幾乎沒有了。這是我們打勝仗的原因。武漢有一句話“宅在家裏也是貢獻”,以實際行動來落實隔離的政策,這種嚴格隔離就是非常管用的。
如果武漢不封城、全國不是一個武漢,是若干個武漢,那種結局不可想象。一千萬人的城市封城意味着很多的事,全部都得停,生產停、交通停,很多人無法回家過年,近在咫尺不能相見,一隔離就是幾個月。封城降低了96%的感染概率,如果不採取這些措施,就不是一個武漢,而是若干個武漢。這是取勝的第一招。
全國新冠死亡率是5.5%,如果把湖北省刨除了,全國死亡率0.9%。武漢人民是實實在在真的犧牲,為新冠肺炎病情的治療提供一手經驗,經驗傳到全國,全國的疫情才被控制,給世界爭取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在武漢最困惑的時候就是什麼時間看到拐點,看到拐點就會看到希望。3月18號武漢新增病人清零,疑似病人清零是最高興的一天。那天恰恰是我的生日,4月26號最後一個病例出院,”張院士説。
“中國傳統文化平常不顯山不顯水,甚至我們認為自己的文化可能有點落後,不像西方文化那樣時髦。但中華文化融在中國人民的骨子裏和血液中,到了關鍵時刻迸發出的力量,顯示出的威力排山倒海,地震山河。這次真的體現了中國人民是英雄,健康宣傳和普及可以聽進去,並且可以落地執行,才保證了這次疫情抗疫勝利。一個半月阻斷疫情,兩個半月勝利在望,三個月的時候打道回府了,整個武漢清零了,沒有一個疑似出現的病人,”張院士説。
“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人民大於天,人民的生命高於一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救治每一個患者。只要是中國人,只要受過中國文化的教育,這些都在我們的骨子裏體現出來。禮讓、和諧、團結、誠信、仁愛,這些文明的積澱五千年來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骨髓裏,這是潛能。我們幾千年的儒家文明多麼值得珍惜,”張院士説。
本屆健康傳播大會出席的嘉賓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羣安,求是雜誌社原副總編輯、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潤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副院長、黨工組組長王凱波,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院長毛國強等。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主持大會。
向波濤説,清華大學作為黨和人民寄予厚望、給予大力支持的高校,在健康中國戰略這一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下,必將以服務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充分發揮在學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致力於為健康中國發展應對全球風險挑戰貢獻力量。今年4月,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的成立也離不開跨學科平台基礎,健康傳播大會便是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支撐。以李希光教授為代表的健康傳播團隊在乙肝、艾滋病、控煙科普宣傳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多年耕耘,為清華大學搭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國家公共衞生現代化建設、關注人民健康福祉的學術品牌和跨學科實踐平台。
柳斌杰説,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堅守初心、承擔使命,以對國家情懷和責任擔當,做好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堅持新聞立院的同時,非常重視新聞傳播的各個領域,在市政、經濟、文化、社會、健康、科學、國際、財經、國家形象等方面都有專業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新聞傳播人才。尤其是在當下,我們將更好地為健康中國的戰略服務,帶領同學們學習新聞傳播的知識,注重培養健康傳播方面的專業人才。
毛羣安説,國家衞健委與清華大學在健康傳播領域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了清華大學和部委共建的機制。健康中國的路徑就是共建共享,要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不斷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全人羣提供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的醫療衞生和健康服務,僅僅依靠衞生健康部門不行,需要全社會各個部門的聯動。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通過健康科普讓大家都終身學習衞生健康知識技能。
王凱波説,今年4月2日,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成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因此也被賦於特殊的時代使命,以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服務社會,服務人類為使命。學院成立的基礎是清華大學在公共衞生與健康領域以及相關學科多年的積累,以李希光教授為代表的涵蓋了醫學、社會、新聞學等跨學科的清華大學健康傳播團隊,立足學科實踐與發展,聚焦公民的健康素養提升,健康行為的改善等議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形成了學術、政策、媒體、產業等多邊互動機制和架構。
大會還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健康傳播好作品獎” 和“中國健康傳播十佳論文獎”,舉行了2020年度中國健康傳播十佳論文學術研討會。
大會還設置“關愛職場女性:免疫的魅力與迷思”“企業傳播和信任塑造:後疫情時代下醫療健康傳播趨勢和思考”“疫情防控的科學傳播”4個發佈環節,與會來賓分享了業界的探索經驗。
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由清華大學與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原衞生部)於2006年共同發起,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衞生與健康學院、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等主辦。歷年來,大會始終秉承着“倡導健康行為、共創健康社會”的宗旨,吸引了來自政界、醫藥界、學術界、媒體界、企業界的數百位領導、專家、學者、記者積極參與交流,成為公共健康領域最具權威的品牌盛會。